太阳能热水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542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水筒,包括外筒、内筒、进水管和出水管,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支撑块支撑,内筒上涂有吸热涂层,内筒和外筒之间为真空,所述内筒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电加热装置与温控装置电连接;进水管上具有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供热水稳定,传热效果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的热水筒。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水筒有如下的缺点;由于太阳光不是时刻都有,往往在阴雨天时,由于太阳光不足,很难使得太阳能热水筒吸收太阳光,加热热水筒中的冷水,而热水筒长 时间进水出水后,由于水中会有污垢,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热水筒中堆积大量水垢,影响 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时刻可以使用、传热稳定的太阳能热水筒。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热水筒,包括外筒、内筒、进水管和出 水管,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支撑块支撑,内筒上涂有吸热涂层,内筒和外筒之间为真 空,其创新在于所述内筒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电加热装置与温控装置电 连接;进水管上具有滤网。内筒与外筒之间各个方向之间都均勻布置有支撑块。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技术具有电加热器和温控装置,只要热水筒内温 度达不到温控装置设定的温度时,系统会启动电加热装置加热热水筒内的水,以便能供 应热水,而在进水口设置滤网,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和细小颗粒,防止水垢污物的产 生,影响集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热水筒,包括外筒1、内筒2、进水管3和出水管4,内 筒2和外筒1之间通过支撑块5支撑,内筒2上涂有吸热涂层6,内筒2和外筒1之间为 真空,所述内筒2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7和温控装置8,电加热装置7与温控装置8电连 接;进水管3上具有滤网9。如图1所示,为了能使得内筒2和外筒1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的移动,内筒2与外 筒1之间各个方向之间都均勻布置有支撑块5。本技术在使用时,由于具有电加热器和温控装置,只要热水筒内温度达不 到温控装置设定的温度时,系统会启动电加热装置加热热水筒内的水,以便能供应热 水,而在进水口设置滤网,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和细小颗粒,防止水垢污物的产生,影响集热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热水筒,包括外筒(1)、内筒⑵、进水管(3)和出水管⑷,内筒(2) 和外筒⑴之间通过支撑块(5)支撑,内筒⑵上涂有吸热涂层(6),内筒⑵和外筒⑴ 之间为真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⑵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7)和温控装置(8),电加 热装置⑵与温控装置⑶电连接;进水管(3)上具有滤网(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筒,其特征在于内筒(2)与外筒⑴之间各个 方向之间都均勻布置有支撑块(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水筒,包括外筒、内筒、进水管和出水管,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支撑块支撑,内筒上涂有吸热涂层,内筒和外筒之间为真空,所述内筒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电加热装置与温控装置电连接;进水管上具有滤网。本技术供热水稳定,传热效果好。文档编号F24J2/46GK201803472SQ20102018364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同伟, 汪涌, 祁国平 申请人:江苏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热水筒,包括外筒(1)、内筒(2)、进水管(3)和出水管(4),内筒(2)和外筒(1)之间通过支撑块(5)支撑,内筒(2)上涂有吸热涂层(6),内筒(2)和外筒(1)之间为真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7)和温控装置(8),电加热装置(7)与温控装置(8)电连接;进水管(3)上具有滤网(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伟汪涌祁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