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英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静脉炎,脉管炎的中药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32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治疗静脉炎、脉管炎的纯中药胶囊制剂。方剂由连翘、野菊花、公英、地丁、天葵子、川黄柏、生地黄、丹皮、丹参、川芎、寒水石、白芍、鸡血藤、当归、苍术、独活、草河车、冰片、甘草组成。诸药拣净后共研细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即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遵循中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之法则,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消肿散结、解毒止痛之功效。服用方法为温开水冲服,每次8-10粒,日服3次。20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可见显著疗效。本品常服无副作用,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治疗静脉炎、脉管炎的纯中药胶囊制剂。脉管炎在中医学中称之为“脉痹”,其致病机理在于体虚之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侵于血脉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血瘀阻脉而至血行不通,血液回流受阻,水湿内停,瘀而化热、生湿、生瘀,脉络痹阻不通而形成脉痹。临床治疗以清热、化湿、消瘀等方法治疗。本专利技术根据脉痹的发病机理“瘀、热、湿”邪,确立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散结、解毒止痛之疗法施治。在数十年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有效率达95%。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如下连翘30克、野菊花6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天葵子30克、川黄柏20克、生地黄45克、丹皮30克、丹参60克、川芎30克、寒水石60克、白芍30克、鸡血藤30克、当归30克、苍术30克、独活30克、草河车30克、冰片5克、甘草20克。方中连翘、野菊花、公英、地丁、天葵子清热解毒;川黄柏清热燥湿;生地黄、丹皮性凉清热,辛寒泻火;丹参、川芎、白芍、鸡血藤、当归活血化瘀、养血止痛;苍术、独活燥湿祛风。群药同用共奏清热化湿、活血消瘀之功效。综观全方组方严谨,用药精当,遵循中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之法则。于大量寒凉药物之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使热邪得清,湿邪得利,瘀邪得解,脉络通畅,血流正常。在清泻实邪的同时,加入少量养血之品,以防耗散太过伤及血分而延长病程。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为精选地道药材,拣净后共研成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分装入瓶,每瓶100粒,密封贮存。服用方法为温开水冲服,每次8-10粒,日服3次。20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可见显著疗效。本品常服无副作用。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权利要求,系治疗静脉炎、脉管炎的纯中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组方配伍的重量比为连翘30克、野菊花6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天葵子30克、川黄柏20克、生地黄45克、丹皮30克、丹参60克、川芎30克、寒水石60克、白芍30克、鸡血藤30克、当归30克、苍术30克、独活30克、草河车30克、冰片5克、甘草20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治疗静脉炎、脉管炎的纯中药胶囊制剂。方剂由连翘、野菊花、公英、地丁、天葵子、川黄柏、生地黄、丹皮、丹参、川芎、寒水石、白芍、鸡血藤、当归、苍术、独活、草河车、冰片、甘草组成。诸药拣净后共研细粉,过80目筛,装入胶囊即成。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之法则,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消肿散结、解毒止痛之功效。服用方法为温开水冲服,每次8-10粒,日服3次。20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可见显著疗效。本品常服无副作用,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文档编号A61P9/00GK1456333SQ0312154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田英 申请人:田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消栓通脉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系治疗静脉炎、脉管炎的纯中药胶囊制剂。其特征在于组方配伍的重量比为:连翘30克、野菊花6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天葵子30克、川黄柏20克、生地黄45克、丹皮30克、丹参60克、川芎30克、寒水石60克、白芍30克、鸡血藤30克、当归30克、苍术30克、独活30克、草河车30克、冰片5克、甘草20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英
申请(专利权)人:田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