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伏瑞修专利>正文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酊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954 阅读:5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炎止痛中药酊剂,包括主药和溶剂,主药的配比重量为:红花50-150份、桃仁50-150份、乳香30-100份、当归50-150份、川芎10-75份、赤芍150-350份、地龙10-200份、穿山甲60-180份、川乌10-90、川羌活10-90份,溶剂的重量配比为酒精(95%)2000-6000份、米醋2000-70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酊剂主治:风湿病、脊柱炎、关节炎、坐骨骨疼、腹泻、便秘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等症。该酊剂和现有技术的各种外用酊剂相比,具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治愈率高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外用消炎止痛中药酊剂的制备方法。2、技术背景目前用于内病外治的中草药制剂种类很多,主要可分三种一种是中草药干粉制剂,也就是说将中草药方剂直接粉碎成粉装于布袋之中制成中袋,使用时将中袋放于患病处或对所患疾病起作用的经络穴位之上,如广为熟知的“505神功元气袋”、“肾复春神功保健袋”等等,另一种是中草药方剂的浸出剂,如传统的“红花油”外用擦剂,“伤湿按摩乳剂”等等,第三种则是外用酊剂,将中草药方剂制成各种外用酊剂贴于患病处,如通常使用的“伤湿止痛膏”等等。中药袋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佩戴麻烦,如“505神功元气袋”需要天天携带较为累坠,给人以不舒服之感觉夏季则无法使用;用中草药浸出液制成的外用擦剂在使用中存在的不尽人意之处是疗效较差、药物品种多、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要外用酊剂的制备方法,该酊剂功能是疏风活络,通理关节,活血化瘀,软化组织,消除骨质增生。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国医学对风寒湿邪凝滞于脉道,壅涩不通则痛,三邪合而交结经脉而更缠绵难愈,遵照“内经”、“寒者热之”之大法温经散寒,活络止痛化瘀为原则。方解川乌、川芎、赤芍大热,能通十二经脉,纯阳燥烈,其性温通,走而不守,外通皮腠而除表寒,内达下元而温痼冷,善祛表里之风寒湿邪,转搜筋骨阴狸之邪气,散风寒而止痹痛,治风寒湿邪所致之百节拘挛疼痛。地龙、穿山甲功能祛风胜湿,活血止痛兼能软坚消痞。当归、川羌活辛温气锐,性善走散,能豁痰利气机、通经络止疼痛。本专利技术的消炎止痛中药酊剂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主药和溶剂,主药有红花、桃仁、乳香、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穿山甲、川乌、川羌活;辅药有松香和香油,溶剂是酒精和米醋的混合物。其中主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红花50-150份 桃仁50-150份 当归70-100份 乳香30-100份川芎10-75份 赤芍150-350份 地龙10-200份 穿山甲60-100份川乌10-90份 川羌活10-90份溶剂的重量配比是酒精(95%)2500-5000份、米醋2500-5000份。其中主药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是红花70-100份 桃仁70-100份 当归70-100份 乳香40-80份川芎15-60份 赤芍160-300份 地龙10-180份 穿山甲80-100份川乌18-80份 川羌活20-70份溶剂的重量配比是酒精(95%)2000-6000份、米醋2000-7000份其中主药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红花100份 桃仁100份 当归100份 乳香60份 川芎50份 赤芍250份地龙160份 穿山甲100份 川乌50份 川羌活50份溶剂的重量配比是酒精(95%)3000份、米醋3000份本专利技术的酊剂的制作方法为将红花、桃仁、乳香、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穿山甲、川乌、川羌活粉碎与溶剂混合装密闭透明容器中于阳光下照射7日,过滤去渣,取滤液包装即为成品。4、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称取主药原料红花120份 桃仁100份 当归100份 乳香80份 川芎50份 赤芍200份地龙150份 穿山甲120份 川乌50份 川羌活40份备用;称取酒精(95%)2500份、米醋3500份备用。酊剂的制作方法按比例称取红花、桃仁、乳香、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穿山甲、川乌、川羌活各原料,粉碎混合均匀,与溶剂混合在一起装进密闭透明的容器中于阳光下照射7日,过滤去渣,取滤液包装即为成品。实施例二、称取主药原料红花80份 桃仁80份 当归100份 乳香50份 川芎40份 赤芍250份地龙120份 穿山甲100份 川乌60份 川羌活60份备用。称取酒精(95%)3500份、米醋2500份备用。酊剂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称取主药原料红花60份 桃仁60份 当归120份 乳香40份 川芎40份 赤芍300份地龙160份 穿山甲140份 川乌60份 川羌活60份备用。称取酒精(95%)3500份、米醋3500份备用。酊剂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本专利技术外用酊剂的功效为疏风活络,通理关节,活血化瘀,软化组织,消除骨质增生。主药治疗风湿性脊椎炎;退行性病变;颈、胸、腰、椎间盘突出、澎出、滑脱症及颈间胸腰软组织钙化、风寒湿痹、痛经、胃脘痛、中风偏瘫等疾病,具有疏风活络,通理关节,活血化瘀,软化组织,消除骨质增生之功能。兼治便秘、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等症。本专利技术在临床中效果明显,通过对风湿病患者12例;风湿性脊椎炎30例;胃脘痛、腹泻、便秘60例;月经不调、痛经80例;小儿疳积48例。退行性病变,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等230例的治疗结果统计表明,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80%,治愈率为66%。典型病例病例一、麦哈塞尔男,12岁 籍贯阿联酋医院诊断患小儿疳积,患病10年,曾去德日英等国家求医均未见疗效。检查患者形体明显消瘦,面色微黄,肚腹膨胀,内有巴掌大小硬块,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处方腹部硬块处敷以酊剂,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每次半小时,每日一次。5日后检查患者腹部硬块明显变软,食欲增强,面色渐转红润,继续用上方治疗。10日后检查患者腹部硬块继续变软,食欲增强,面色渐转红润,继续用上方治疗。15日后检查患者腹中无硬块,食欲正常,面色红润,体重增加,精神佳,疳积治愈。病例二、姓名刘建中 年龄42 性别男 籍贯中国病历检查腹泻4年,大便时淌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饮食减少,脱腹胀闷不舒,面色微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处方酊剂敷中下腹,外用药物治疗仪,每次半小时,每日一次。治疗10天后腹泻明显减轻,大便稍成形,治疗20天后,大便成形,诸症治愈。病例三常丛义,年龄82腰痛十余年,近月余加重,自觉闷痛,固定不移,直腰弯腰时有骨摩擦音。查按腰椎第二、三、四节肥大、触痛明显、X片示腰椎二、一、四节骨缘呈唇型改变,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症。处方腰椎部外敷酊剂,外加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每次半小时,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三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治疗二个月后,腰不痛,腰部屈伸如常,无骨摩擦音。病例四姓名盖恒斌年龄48病情抬重物时,突然腰痛,前后不敢弯腰,行走时疼痛,往右下肢放射。检查右腿直腿抬高试验50cm,右腿“4”字检验(+),腰椎3、4节右侧压痛明显,腰椎第3、4节右侧椎间盘突出症。处方将酊剂敷于患部,外用药物治疗仪配合手法按摩,半小时后上述症状均无,唯腰部肌肉疼痛,继续上方治疗,1周痊愈。病例五姓名何学芳 性别女 年龄22病情13天前作人工流产手术,休息6天后进厨房工作,当天晚上觉得腰骶骨疼痛,伴小腹下坠感,次日早晨症状减轻,工作一天后病情再度加重,至今腰骶骨疼痛严重,不能长时间站立,疼病时感觉向双腿放射。诊断为坐骨骨痛症。处方腰骶部处敷酊剂加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每次半小时,每日一次。治疗一周后上述症状消失,建议休息十天。病例六姓名薛宏伟 性别男 年龄45病情双膝关节疼痛,不能屈伸,遇风湿冷天气疼痛加重,得热痛减,多年从事海上作业,病情呈逐年加重趋势。诊断痹症(风寒湿痹)。处方双膝外敷酊剂,加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每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炎止痛中药酊剂,包括主药和溶剂,主药中各味药物的重量配比为:红花50-150份、桃仁50-150份、乳香30-100份、当归50-150份、川芎10-75份、赤芍150-350份、地龙10-200份、穿山甲60-180份、川乌10-90、川羌活10-90份,溶剂的重量配比为:溶剂各成份的重量配比为酒精(95%)2000-6000份、米醋2000-70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瑞修孙开蓬董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伏瑞修孙开蓬董绍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