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706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是以肉桂、砂仁、延胡索、高良姜、牡蛎、白芍、小茴香、炙甘草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分别以粉碎、浓缩提取干燥再粉碎等方法处理后,按比例配制,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型剂制成各种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及制作方法独特,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无毒副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目前虽有许多治疗胃脘痛的药物,获得了一些疗效,但是治愈率仍不理想,尤其远期反弹性高,由于缺乏临床随机、盲法以及实验病理研究,实际有效率并不明显,亦欠确实。所以,人们仍在寻找一种能治疗胃脘痛效果更好并且无远期反弹的没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实现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试验研究认为胃脘痛的基本病机是由脾胃虚寒,寒凝气滞而导致的,脾胃虚寒,寒凝气滞则见胃部冷痛,食欲不振、完谷不化、嗳气、呕吐酸水或清水等,所以创立了散寒止痛和理气的治疗法则,在该治疗法则的指导下加以组方。本专利技术药物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肉桂15-40份 砂仁5-10份 延胡索10-30份高良姜0.5-5份牡蛎10-30份 白芍20-60份小茴香8-15份 炙甘草15-40份。本方用延胡索、砂仁行气、活血、止痛,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高良姜、肉桂、小茴香、炙甘草温中散寒止痛。从而达到功能理气解郁,温中散寒,健胃止痛的目的。且临床研究证明组方中的砂仁味辛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的药剂: 肉桂15-40份 砂仁5-10份 延胡索10-30份 高良姜0.5-5份 牡蛎10-30份 白芍20-60份 小茴香8-15份 炙甘草15-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玉德
申请(专利权)人:亚宝药业大同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