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路设备用吸嘴及其扫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921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路设备用吸嘴及其扫路设备,该吸嘴包括吸嘴本体,顺着正常行走方向为前方,还包括一个以上能让吸嘴本体前端抬高以增大离地间隙的顶升组件。该扫路设备,包括底盘以及固定于底盘上的垃圾箱和一个以上的扫盘,所述底盘上装设有上述扫路设备用吸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清扫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路面清扫设备领域,特指一种扫路设备用的吸嘴及具有该 吸嘴的扫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功能的清扫设备逐步得以推广,例如扫路车。由 于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座城市不同区域不同路段,其路面状况、路面上垃圾物的成份千差万 别。这就需要扫路车在进行清扫作业时,对不同路面的适应性、对不同成份垃圾物的适应性 有更高的要求。现有吸扫式扫路车在清扫作业时,吸嘴的最佳离地间隙一般控制在5 10 mm左 右。因为,若间隙过大会严重降低吸嘴体吸口附近的负压,影响吸嘴对路面垃圾物的抽吸效 果,导致抽吸后的路面不干净。在这种情况下,路面上的轻漂垃圾物、体积密度较大的垃圾 物等无法吸入吸嘴体内部,遗漏在路面上,需要人工第二次重复清除这些残留垃圾。特别 是在秋、春落叶集中的时节,成片成堆的树叶等掉落在路面上,人工清理这些垃圾物,不仅 没有完全发挥机械化道路清扫作业的优势,而且还需要第二次重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 力,清除这些残留垃圾,造成不必要的二次资源浪费。而现有的纯扫式扫路车没有吸嘴,仅能清扫路面上的轻漂垃圾物,不能清除路面 上粉尘、小体积垃圾物等,其适用范围太小。有从业者提出采用多种车型组合作业的方式,完成对多种垃圾成份的清扫、收 运。如先用纯扫式扫路车对轻漂垃圾物、体积较大的垃圾物进行第一次清扫,然后再用吸扫 式扫路车对粉尘、小体积垃圾物进行第二次清扫,但是这种方式的作业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清扫效果好的扫路设备用吸嘴及其扫路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扫路设备用吸嘴,包括吸嘴本体,其特征在于顺着正常行走方向为前方,还 包括一个以上能让吸嘴本体前端抬高以增大离地间隙的顶升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摆动件以及分别与摆动件相连的顶升驱动件和行走件,所述摆 动件与吸嘴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摆动件的中段铰接于吸嘴本体上,所述行走件连接于摆动件的前端,所述摆 动件的后端与顶升驱动件的驱动端相连。所述顶升驱动件的非驱动端通过后支承座连接于吸嘴本体上,所述顶升驱动件与 后支承座之间为铰接。所述顶升组件为两个以上,所有顶升组件之间通过同步轴相连。所述吸嘴本体的前端装设有前弹性密封板。一种扫路设备,包括底盘以及固定于底盘上的垃圾箱和一个以上的扫盘,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盘上装设有上述扫路设备用吸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 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能适应不同城市、不同区域(路段)、不同路面状况、多种垃圾成份共 存的作业环境。本技术能够达到在一次作业中,同时完成对多种垃圾物的清扫、收运, 从而摆脱现有吸扫式扫路车清扫作业后仍需要人工第二次重复清理这些残留垃圾物的窘 境,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机械化清扫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处于非顶升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处于顶升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扫路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行走件;2、销轴;3、摆动件;4、同步轴;5、前支承座;6、顶升驱动件;7、后支承 座;8、吸嘴本体;801、吸嘴体前行走轮;802、吸嘴体后行走轮;803、前弹性密封板;804、吸 嘴体吸管;9、底盘;10、扫盘;11、垃圾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扫路设备用吸嘴,包括吸嘴本体8,吸嘴本 体8安装于扫路车的车体上,由底盘牵引前进。顺着车体正常工作时的行走方向为前方(图 中的箭头方向),还包括一个以上能让吸嘴本体8前端抬高的顶升组件。通过顶升组件,可 以抬高吸嘴本体8的前端,以增大离地间隙,从而调整吸嘴本体8前部的开口,即图中吸嘴 的开度A,这样不仅可以令吸嘴本体8能够抽吸路面粉尘、小体积垃圾物,同时还能够抽吸 树叶等轻漂垃圾物或体积密度较大垃圾物。进一步,在吸嘴本体8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用来行走的吸嘴体前行走轮801和 吸嘴体后行走802,吸嘴本体8中设有用来吸收垃圾物的吸嘴体吸管804。吸嘴本体8的前 端装设有前弹性密封板803。进一步,本实施例中,顶升组件包括顶升驱动件6、摆动件3以及行走件1,摆动件 3的中段铰接于吸嘴本体8上,行走件1通过销轴2连接于摆动件3的前端,摆动件3的后 端通过销轴2与顶升驱动件6的驱动端相连。顶升驱动件6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气缸、油缸 或电动推杆等。摆动件3的中段通过前支承座5连接于吸嘴本体8上,摆动件3与前支承 座5之间通过销轴2铰接。顶升驱动件6的非驱动端通过后支承座7连接于吸嘴本体8上, 顶升驱动件6与后支承座7之间通过销轴2铰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顶升驱动件 6的伸缩杆端或者固定缸体端连接于吸嘴本体8上。本实施例中,顶升组件为两个,所有顶 升组件之间通过同步轴4相连,从而能够保证顶升调节时间的同步性和一致性,进而保证 行走时的平稳性。顶升驱动件6与扫路车的控制系统相连,以控制顶升驱动件6的顶升距离,进一步控制吸嘴本体8前部的开度。当本技术的扫路设备用吸嘴采用非顶升状态工作时,吸嘴本体8的吸嘴体前 行走轮801和吸嘴体后行走802支承在路面上,由底盘牵引行走。两个顶升驱动件6均处 于非顶升状态,两个行走件1悬空。此时吸嘴本体8的离地间隙一般控制在5 10 mm左 右,在这种情况下,本技术的吸嘴主要用于抽吸路面粉尘、小体积垃圾物等。当本技术的扫路设备用吸嘴采用顶升状态工作时,两个顶升驱动件6均处于 顶升状态,将摆动件3上与顶升驱动件6相连的一端顶起,由于行走件1通过销轴2铰接于 摆动件3的前端,因此行走件1被放置于地面上,同步轴4保证了 2个行走件1同时放置 于地面,使吸嘴体前行走轮801悬空。此时,吸嘴本体8处于前后倾斜状态(即前高后低), 由两个行走件1以及吸嘴体后行走轮802支承在路面上,由底盘牵引行走。在车体上风机 负压的作用下,将扫路车旋转扫盘归集在吸嘴本体8正前部的路面粉尘、小体积垃圾物、树 叶、轻漂垃圾物、体积密度较大的垃圾物等,同时从吸嘴本体8前部开口处抽吸到吸嘴本体 8内部,再经吸嘴体吸管804送入扫路车上的垃圾箱中。吸嘴本体8前部开口度的大小可根 据路面上垃圾物的成份、多少、体积密度的大小,由顶升驱动件6的行程大小换算关系,通 过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液压电气回路,在底盘驾驶室内进行操作。具体操作时,先由驾驶 员对路面上垃圾物的成份、多少、体积密度大小进行目测,根据目测结果,转动吸嘴前部开 度值控制旋钮确定开度值的大小。若目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的误差,可通过前弹性密封 板803得到避让补偿,避免垃圾物无法进入吸嘴或碰坏吸嘴。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扫路设备,包括底盘9以及固定于底盘9上的垃圾箱11 和一个以上的扫盘10,底盘9上装设有上述扫路设备用吸嘴。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 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 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扫路设备用吸嘴,包括吸嘴本体(8),其特征在于:顺着正常行走方向为前方,还包括一个以上能让吸嘴本体(8)前端抬高以增大离地间隙的顶升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庆麟辛绪早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