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衣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579 阅读:8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马铃薯种衣剂涉及农药领域,蚜虫和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发生最为普遍,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病虫害,近年来使用的较新防治方法是用化学药剂拌种进行防治,但是普遍存在脱落率高、持效期较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悬浮剂加工工艺制成的水基性悬浮马铃薯专用种衣剂,原料包含有农药活性成分甲霜灵和吡虫啉和多种辅料:生长调节剂、分散剂、抗结剂、助悬剂、成膜剂、填料、防腐剂、着色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效、缓释作用在生长期中长期持效,低毒、无公害,有利环保、省工省时、生产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领域,尤其是马铃薯用农药。技术背景蚜虫和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发生最为普遍、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病虫害,常常混合发 生危害。蚜虫不仅可以刺吸汁液,造成植株局部坏死,更为严重的是可以通过取食传播病毒 病,引起品种快速退化,目前在无有效抗蚜品种的背景下,其防治主要是化学药剂适期喷雾 和利用天敌;晚疫病菌是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带菌种薯目前被认为是病害传播和流行的重要 环节。种衣剂是由农药、微肥、成膜剂、填料、相关助剂组合而成的一种农药剂型,是一种 新的种子处理技术,在小麦、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飞播牧草等作物上已经得到广泛 应用,对防治地下害虫、蚜虫、蓟马、叶蝉等农业昆虫以及土传性病害效果显著,而且省时 省工,与其它施药技术相比污染相对小。目前国内外对于马铃薯种薯处理的研究报道不多, 生产上常用的方法除了常规的草木灰拌种外,还有利用梯度磁场处理种薯,911生根粉、AF 液浸泡种薯等方法,其目的主要是起到调控生长的作用。利用化学药剂拌种近年来有报道, 如利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晚疫病、病毒A拌种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吡虫啉可湿 性粉剂拌种防治马铃薯种薯苗期蚜虫。上述药剂拌种后普遍存在脱落率高、持效期相对较短 的缺点。有关马铃薯的专用种衣剂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铃薯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根据防治对象的发生特点,有针 对性地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为活性成分,采用相应的悬浮剂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的一种水基性悬 浮马铃薯专用种衣剂,用于马铃薯苗期蚜虫和晚疫病的防治。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马铃薯种衣剂,具有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生长调节剂是赤霉素或ABT 5号生根粉或黄腐酸或石油助长剂或上述多种物质组成。分散剂是壬基酚聚氧乙烯氧乙烯醚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 醇聚氧乙烯醚或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或上述多种物质组成。抗结剂是硅铝酸钠或磷酸三钙或二氧化硅或上述多种物质组成。助悬剂是黄原胶或白炭黑或聚乙烯醇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吡烙垸酮或上述多种 物质组成。成膜剂是聚乙烯醇或聚酯酸乙烯酯或改性淀粉或上述多种物质组成。填料是高岭土或膨润土或凹凸棒矿粘土哉硅藻土哉滑石粉或上述多种物质组成。防腐剂是甲醛或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着色剂即警戒色是酸性火红或酸性红B。马铃薯种衣剂制备方法如下A、 在高剪切乳化分散机内,按配比加入计量的甲霜灵原药、吡虫啉原药、生长调节剂、 分散剂、抗结剂、成膜剂、填料、防腐剂、着色剂和补足的水,搅拌混合。B、 将上述混合液在真空密闭条件下均质分散30分钟左右。C、 再将上述混合液匀速匀量加入带有循环水冷却装置的砂磨机内研磨1小时左右,加 入助悬剂配成的水溶液调节粘度,混合搅拌均匀后出料。D、 称重、包装。配方中作为杀菌剂的甲霜灵,分子式为C15H21N04,化学名称N-(2,6-二甲苯基)-N-(2-甲氧乙酰基)-DL-氨基丙酸甲酯,ISO通用名称Metalaxyl,属新型高效内吸性杀菌剂, 可以透入亲脂性小的卵菌的细胞膜,起杀菌作用,所以对卵菌纲中的霜霉菌和疫霉菌具有选 择性特效,如对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啤酒花霜霉病、甜菜疫病、油菜白锈病、烟草 黑胫病等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作为杀虫剂的吡虫啉,化学名称1- (6-氯吡啶-6-吡啶基甲 基)-1^-硝基亚咪唑垸-6-基胺,分子式C9H1()C1N502,烟碱类超高效内吸性杀虫剂,是烟酸 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对人、畜、植物 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在土壤和水体中不移动,不会淋渗入深层土中。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 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如蚜虫、叶蝉、粉虱、飞虱、蓟马等。这两种农药的原药与配方中的农 药助剂、成膜剂、辅料、水等经混合、高剪切分散乳化、循环砂磨、调节粘度、分装后得到 成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绛红色的由多种原料经混合、分散、砂磨等工艺制成的悬浮液体;在马铃 薯播种前将本专利技术按照与马铃薯种薯l: 100的药种比包衣后,自然晾干后能够在马铃薯种薯 表面形成药膜,通过药物的内吸作用和植物的传导,在作物生长期间,能够持续不断的到达作 物的各个组织,从而起到促进生长、防病治虫的作用。经室内测试和田间应用表明可提早出苗和提高出菌苗率,对马铃薯早期晚疫病和蚜虫控 制作用明显,可明显减轻后期病早害的暴发和流行。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高效、缓释,在马铃薯生长期中长期有效;2、 低毒无公害,有利于环保;3、 使用省时、省工、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现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一)第一组实施例 选用的原料为1、 农药活性成分甲霜灵和吡虫啉选用含量为90%以上的原药;2、 生长调节剂为赤霉素;3、 分散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 抗结剂为硅铝酸钠;<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2) 将甲霜灵、吡虫啉、生长调节剂、填料、着色剂、抗结剂等粉体原料加入装有水 的均质机中混合30min后,依次加入分散剂、成膜剂、防腐剂等液体原料,再混合10 15min, 形成预混浆料。(3) 将预混浆料抽提到的高剪切乳化分散机内,在密闭、加压的条件下充分乳化、分 散,使预混浆料更加均匀、细化。然后将此浆料通过管道和隔离泵泵入砂磨机内,加入助悬 剂,研磨2 3次后出料。(4) 经过筛、分装后得到绛红色的可流动的悬浮液体,称重、包装即得成品。 (二)第二组实施例选用的原料为1、 农药活性成分甲霜灵和吡虫啉选用含量为90%以上的原药;2、 生长调节剂为ABT 5号生根粉;3、 分散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1;4、 抗结剂为磷酸三钙;5、 助悬剂为白炭黑;6、 成膜剂为聚酯酸乙烯酯;7、 填料为膨润土;8、 防腐剂为苯甲酸钠;9、 着色剂为酸性大红。(2)各实施例按照下列表中的配比,称取各原料。表各实施例中原料E向重量百分比(%)实施例序号678910甲霜灵51271215吡虫啉12.511.52生长调节剂0.20.40.10.50.4分散剂352.467抗结剂23.6234助悬剂1.521.533.5成膜剂21.5231填料103742防腐剂11.5131着色剂0.52135水73.866.5756159.1(2) 将甲霜灵、吡虫啉、生长调节剂、填料、着色剂、抗结剂等粉体原料加入装有水 的均质机中混合30min后,依次加入分散剂、成膜剂、防腐剂等液体原料,再混合10 15min, 形成预混桨料。(3) 将预混浆料抽提到的高剪切乳化分散机内,在密闭、加压的条件下充分乳化、分 散,使预混浆料更加均匀、细化。然后将此浆料通过管道和隔离泵泵入砂磨机内,加入助悬 剂,研磨2 3次后出料。(4) 经过筛、分装后得到绛红色的可流动的悬浮液体,称重、包装即得成品。 (三)第三组实施例选用的原料为1、 农药活性成分甲霜灵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马铃薯种衣剂,具有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特征为各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如下:农药活性成分甲霜灵5-15%吡虫啉1-2.5%生长调节剂0.1-0.5%分散剂2-7%抗结剂1-4%助悬剂1-6%成膜剂0.1-3%填料1-10%防腐剂1-3%着色剂0.5-5%水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马铃薯种衣剂,具有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特征为各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如下农药活性成分甲霜灵5-15%吡虫啉 1-2.5%生长调节剂 0.1-0.5%分散剂 2-7%抗结剂 1-4%助悬剂 1-6%成膜剂 0.1-3%填料1-10%防腐剂 1-3%着色剂 0.5-5%水 余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衣剂,其特征为生长调节剂是赤霉素或ABT 5号生 根粉或黄腐酸或石油助长剂或上述多种物质组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衣剂,其特征为分散剂是壬基酚聚氧乙烯氧乙烯醚 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或上 述多种物质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衣剂,其特征为抗结剂是硅铝酸钠或磷酸三钙或二 氧化硅或上述多种物质组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衣剂,其特征为助悬剂是黄原胶或白炭黑或聚乙烯 醇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吡烙烷酮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刚郭建国张海英吕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