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控制的海底藻场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45779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控制的海底藻场构建方法,它包括海藻附着基的选择和处理、海藻育苗和插播等步骤,所述海藻附着基为红棕绳编织成的苗帘,所述海藻育苗包括海藻采苗和育苗管理,所述海藻采苗放散中采孢子水密度达到10-15个游孢子/100倍显微镜视野下后,将海藻附着基放于海水中附着,附着密度为20-30个胚孢子/100倍显微镜视野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海底藻场的种类、密度、地点、播种时间、实现了人工控制;把藻类固定的C、N、P等物质通过收获海藻从海洋中拿到陆地,解决生态问题的效果更加长久;成本远远低于人工鱼礁的成本;不破坏海底自然地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海底藻场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可以快速增加资源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森林对陆地环境的影响早已为人所重视,海洋藻类作为海洋中的林木对海洋生态 环境的影响也同样为海洋工作者所重视。大型海藻对海洋生态的生物修复作用是海洋生态 学界的共识藻类吸收水体中的CO2,参与全球碳循环,起到消耗大气(X)2的效果,达到控制 温室气体的目的;藻类光合作用排出的A提高了水体溶解氧含量,改善了水质;藻类吸收 N、P等无机盐,可以解决海洋富营养化问题,减少由此导致的赤潮、浒苔爆发式增殖等海洋 生态危机;另外海底藻场起到了人工鱼礁的作用可以增加渔业资源。但我国近岸海底包括海草等海洋高等植物的水生植物资源长期以来呈减少趋势, 为解决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展开了海藻(草)床、人工藻礁等研究工 作。但现在海藻床和藻礁的建设,除了大叶藻(不属于藻类,是一种水生高等植物可以产生 种子)可以撒播种子以实现向指定海域海底投放种子增殖外,在藻类中都是通过投石、筑 礁等方式以改变藻类附着基质,使本海域的野生藻类在人工鱼礁上附着生长的模式。传统的人工藻礁是先筑礁、后有野生藻类附着,因此人工藻礁的藻类种类繁杂,优 势种类不明显,藻类难以收获,从固C和固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控制的海底藻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海藻附着基的选择和处理;(2)海藻育苗;(3)插播;所述海藻附着基为红棕绳编织成的苗帘,所述海藻附着基的处理为:先晒干红棕绳,然后干锤3-5分钟,用淡水浸泡红棕绳一个月到两个月,湿锤5-8分钟,然后开始编织苗帘,所述苗帘编织方法为:红棕绳缠在苗帘架子上编织苗帘,所述苗帘架长108cm,宽50cm,在其短边框上均匀钉28个钢钉,苗帘编织结束后,用火燎毛后,把苗帘从苗帘架子上取下用淡水蒸煮苗帘24-36小时,期间每隔2小时换水一次,接着向淡水添加0.5%-1%的碳酸钠蒸煮12小时,随后开始每隔2小时换水一次,继续蒸煮12小时,水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升平赵迎春杨宁王春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