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果树水肥一体化的孔下滴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35336 阅读:5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地下滴灌和地表滴灌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果树水肥一体化的孔下滴灌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在每行果树地表布置一根无滴头输水毛管(1),然后在每株果树附近的输水毛管上打孔(2),将导流小管(3)的进水口插入输水毛管上的孔(2)中与输水毛管(1)连接,再将导流小管(3)的出水口上安装一个压力补偿式滴头(4),然后在每株果树树冠下地表打若干个竖直的孔洞(5),将戴滴头(4)的导流小管(3)插入孔洞(5)中,用疏松物质将孔洞(5)填塞以固定导流小管(3)。该方法具有维护方便、费用低、水肥利用效率高、防止土壤表层积盐、调控根系生长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林果的高效种植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生产的滴灌技术主要有2种类型一种是地表滴灌技术,其主要技术 特征是,灌水器(滴头)及输水毛管布置在地表,水肥从灌水器流出后,通过土壤入渗进入 下层土壤,然后被果树根系吸收。另一种是地下滴灌技术,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灌水器(滴 头)和输水毛管设置在地下,水肥从灌水器流出后,直接供应果树的根系。地表滴灌技术的主要优点是,灌水器和输水毛管容易维护、费用低。其主要缺点 是,水肥必须通过土壤入渗进入果树根系分布土层,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由于肥料入渗受 到土壤的吸附固定,入渗深度受到限制,特别是磷肥受土壤吸附固定的作用强烈,入渗下移 深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而果树大部分根系分布在10-80厘米土层范围,使果树根系难以 吸收到磷肥,从而限制了地表滴灌水肥一体化的应用。地下滴灌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把植物所需的水肥直接输入根系土层,极有利 于植物吸收,减少水分的土壤蒸发和养分的土壤固定;同时可调控、引导植物根系生长,使 果树根系向深层生长,避免冬季冻死、冻伤根系。其主要缺点是,灌溉系统埋于地下,系统故 障排查困难,维修费时费力,费用高。针对目前地下滴灌和地表滴灌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肥直接输入根系土 层、水肥利用效率高、维护方便、费用低的用于果树水肥一体化的孔下滴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地下滴灌和地表滴灌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 肥直接输入根系土层、水肥利用效率高、维护方便、费用低的用于果树水肥一体化的孔下滴 灌方法。采用该方法即有地表滴灌容易维护、费用低的优点,又有地下滴灌把水肥直接输入 根系土层、水肥利用效率高的优点;即克服了地表滴灌水肥一体化磷肥不能到达果树根系 分布土层的缺点,又克服了地下滴灌系统故障排查困难、维修费时费力、费用高的缺点。该 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果树的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接下列步骤进行a、首先在果园中地表布置无滴头输水毛管(1),每行果树布置一根输水毛管,其余 灌溉施肥系统的首部、施肥罐、干管和支管布设、连接模式均与现有地表滴灌相同;b、在每株果树附近的输水毛管上打孔O),将导流小管(3)的进水口插入输水毛 管上的孔O)中与输水毛管(1)连接,将导流小管(3)的出水口上安装一个压力补偿式滴 头⑷;C、在每株果树树冠下地表打若干个竖直的孔洞(5),将戴滴头(4)的导流小管(3) 插入孔洞(5)中,然后用疏松物质将孔洞(5)填塞以固定导流小管(3)。步骤a中的输水毛管(1)的直径为1. 5 IOcm0步骤b中,每株果树附近的输水毛管上打孔O)的数量为2-12个,导流小管(3) 的长度为30-200cm,直径为0. l_lcm,数量与输水毛管上打孔O)的数量相一致。步骤c中,每株果树树冠下地表打竖直孔洞(5)的数量与导流小管(3)的数量相 一致、深度为10-80cm、直径为2-15cm,滴头(4)插入孔洞(5)的深度为10-80cm,疏松物质 可以是细砂、粗砂、秸杆、泥碳、油渣、羊粪或牛粪。维修时,只需将地下滴灌部分从孔洞中拔出,检查、修复或更换发生故障的部件, 再重新埋设。针对目前地下滴灌和地表滴灌方法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方案是(1)现有地下滴灌系统之所以存在故障排查困难、维修费时费力和费用高的缺点, 是由于灌溉管路和滴头都埋在深层土壤,地表难以发现故障发生点,既是发现故障点,也需 要深挖出管路进行修理。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输水毛管布置在地表,灌水器埋于孔洞中。(2)现有地下滴灌之所以具有水肥利用效率高,是由于直接将水肥输入果树根系 土层,植物吸收快,还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减少养分的土壤固定。虽然本专利技术的输水毛管 布置在地表,但灌水器埋于地下孔洞中,水肥通过具有一定深度的灌水器输入到较深的果 树根系层,从而实现地下滴灌的目的。(3)现有地表滴灌系统之所以存在果树根系难以吸收到磷肥的缺点,是由于水肥 必须通过土壤入渗进入果树根系分布土层,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由于磷肥受土壤吸附固 定的作用强烈,入渗下移深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而果树大部分根系分布在10-80厘米土 层范围,使果树根系难以吸收到磷肥。而本专利技术灌水器埋于地下孔洞中,可将水肥直接输入 果树根系土层。(4)现有地表滴灌系统之所以具有容易维护、费用低的优点,是由于灌水器和输水 毛管布置在地表。而本专利技术灌水器埋于地下孔洞中,维修时,只需将地下滴罐部分从孔洞中 拔出,检查、修复或更换发生故障的部件,再重新埋设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并给出实施例。实施例1 a、首先在果园中地表布置无滴头输水毛管(1),每行果树布置一根输水毛管,输水 毛管的直径为5cm,其余灌溉施肥系统的首部、施肥罐、干管和支管布设、连接模式均与现有 地表滴灌相同;b、在每株果树附近的输水毛管上打2个孔O),分别将2个导流小管(3)的进水口 插入输水毛管上的孔O)中与输水毛管(1)连接,将每个导流小管(3)的出水口上安装一 个压力补偿式滴头G),导流小管(3)的长度为100cm、直径为0. 5cm ;C、在每株果树树冠下地表打2个竖直的孔洞(5),将戴滴头的导流小管(3) 插入孔洞(5)中,然后用细砂将孔洞(5)填塞以固定导流小管(3),竖直孔洞(5)的深度为 25cm、直径为6cm,滴头(4)插入孔洞(5)的深度为20cm。维修时,只需将地下滴灌部分从孔洞中拔出,检查、修复或更换发生故障的部件, 再重新埋设。实施例2 a、首先在果园中地表布置无滴头输水毛管(1),每行果树布置一根输水毛管,输水 毛管的直径为7cm,其余灌溉施肥系统的首部、施肥罐、干管和支管布设、连接模式均与现有 地表滴灌相同;b、在每株果树附近的输水毛管上打4个孔O),分别将4个导流小管(3)的进水口 插入输水毛管上的孔O)中与输水毛管(1)连接,将每个导流小管(3)的出水口上安装一 个压力补偿式滴头(4),导流小管(3)的长度为90cm、直径为0. 5cm ;C、在每株果树树冠下地表打4个竖直的孔洞(5),将戴滴头的导流小管(3) 插入孔洞(5)中,然后用羊粪将孔洞(5)填塞以固定导流小管(3),竖直孔洞(5)的深度为 30cm、直径为8cm,滴头(4)插入孔洞(5)的深度为25cm。维修时,只需将地下滴灌部分从孔洞中拔出,检查、修复或更换发生故障的部件, 再重新埋设。实施例3 a、首先在果园中地表布置无滴头输水毛管(1),每行果树布置一根输水毛管,输水 毛管的直径为8cm,其余灌溉施肥系统的首部、施肥罐、干管和支管布设、连接模式均与现有 地表滴灌相同;b、在每株果树附近的输水毛管上打6个孔O),分别将6个导流小管(3)的进水口 插入输水毛管上的孔O)中与输水毛管(1)连接,将每个导流小管(3)的出水口上安装一 个压力补偿式滴头G),导流小管(3)的长度为120cm、直径为0. 5cm ;C、在每株果树树冠下地表打6个竖直的孔洞(5),将戴滴头的导流小管(3) 插入孔洞(5)中,然后用油渣将孔洞(5)填塞以固定导流小管(3),竖直孔洞(5)的深度为 35cm、直径为10cm,滴头(4)插入孔洞(5)的深度为30cm。维修时,只需将地下滴灌部分从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果树水肥一体化的孔下滴灌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首先在果园中地表布置无滴头输水毛管(1),每行果树布置一根输水毛管,其余灌溉施肥系统的首部、施肥罐、干管和支管布设、连接模式均与现有地表滴灌相同;b、在每株果树附近的输水毛管上打孔(2),将导流小管(3)的进水口插入输水毛管上的孔(2)中与输水毛管(1)连接,将导流小管(3)的出水口上安装一个压力补偿式滴头(4);c、在每株果树树冠下地表打若干个竖直的孔洞(5),将戴滴头(4)的导流小管(3)插入孔洞(5)中,然后用疏松物质将孔洞(5)填塞以固定导流小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智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