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创生专利>正文

鹰架固定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5072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鹰架固定器结构,包含一本体、一卡掣杆,该本体设有一固设于一鹰架直杆的固定部、一套合部,以及至少一套管、一卡掣槽,而该卡掣杆活动设于该套管;使另一鹰架的直杆套设于该本体的套合部后,将该卡掣杆卡固于该卡掣槽,并使该卡掣杆位于该另一鹰架的横杆上方,以限制该另一鹰架的直杆,藉此令使用者可便捷快速地将数鹰架结合,进而可组合成用以辅助建筑物施工的完整鹰架结构体,且可藉鹰架所承受的负载压力来增进各鹰架间的结合力,而使鹰架结构体具有极佳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固定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便捷快速地将数个鹰架组合 或拆卸,且可增进鹰架安全性的鹰架固定器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于建筑工地中,为使施工人员方便于外墙高处施做工程时,通常会于建筑物 的外墙架设由复数个鹰架所构成的鹰架结构体,以供施工人员上、下,并行走移动于鹰架所 设的平板。通常建筑物外墙面积很大,鹰架结构体必须由很多个鹰架来组成,所以鹰架的结 构必须便于施工人员进行组合、拆卸,以缩短工程施工时间及降低施工人员成本;再者鹰架 结构体是承载施工人员以及相关施工工具,需要有一定的负载强度,因此鹰架间的结合力 必须强大且稳固,以避免鹰架脱落、松动,造成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危害。因此,设计一种让使用者可便捷快速地将数个鹰架组合或拆卸,且可增进鹰架安 全性的鹰架固定器结构实为重要,今本创作人基于产品不断改良创新的理念,本着多年从 事该项产品设计开发的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致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便捷快速地将数个鹰架组合或拆卸,且可增进 鹰架安全性的鹰架固定器结构。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鹰架固定器结构,其包含有一本体,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固设于一鹰架 的直杆,该本体设一套合部,该本体至少一侧设有一套管、一卡掣槽;一卡掣杆,活动设于该 本体的套管;上述套合部可套设另一鹰架的直杆,并该卡掣杆卡固于该卡掣槽,使该卡掣杆 位于该另一鹰架横杆的上方。该卡掣槽包含有相互连接的一水平部、一倾斜部,该水平部具一缺口,该卡掣杆由 该缺口进入,该倾斜部与90度垂直线形成一预定角度的倾斜状。该卡掣槽具一缺口,该卡掣杆由该缺口进入,该卡掣槽与90度垂直线形成一预定 角度的倾斜状。该卡掣槽包含有相互连接的一水平部、一垂直部,该水平部具一缺口,该卡掣杆由 该缺口进入。该卡掣槽具一缺口,该卡掣杆由该缺口进入,该卡掣槽成垂直状。该卡掣杆包含有二可分别卡掣入该卡掣槽的杆体及一轴部,该轴部套设于该套 管,该卡掣杆可相对该套管转动及上下移动预定距离。该杆体分别由该轴部上下侧向水平方向延伸。该鹰架包含有数个活动状的横杆,该横杆端部设有一勾部,该横杆间设有一可供 折合、展开的连杆组。该鹰架的直杆设有突部。本技术的鹰架固定器采用上述结构,可令使用者便捷快速地将数鹰架结合, 进而组合成用以辅助建筑物施工的完整鹰架结构体,并可藉鹰架所承受的负载压力来增进 各鹰架间的结合力,而使鹰架结构体具有极佳的安全性。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由另一侧观视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本体与鹰架直杆组接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设于一鹰架,用以组接另一鹰架的立体图;图5为应用本技术使二鹰架组合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图(一);图6为应用本技术使二鹰架组合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图(二);图7为本技术应用倾斜部以增进卡掣杆杆体、卡掣槽间卡掣固定力的平面放 大示意图;图8、8A为应用本技术使数组鹰架组合成一完整鹰架结构体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较佳构造实施例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较佳构造实施例由另一侧观视的立体图;图11为应用本技术第二较佳构造实施例使二鹰架组合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图 (一);图12为应用本技术第二较佳构造实施例使二鹰架组合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图 (二);图13为本技术第二较佳构造实施例的卡掣杆卡掣入卡掣槽的局部平面放大 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本体11固定部12套合部13套管14卡掣槽141水平部142倾斜部15卡掣槽20卡掣杆21杆体22杆体23轴部80鹰架81直杆82横杆83连接架90鹰架91直杆92横杆93勾部94连杆组IOa本体14a卡掣槽141a水平部142a垂直部15a卡掣槽20a卡掣杆90a鹰架91a突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所示,为本技术鹰架固定器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固 设于鹰架的本体10以及一以可活动状设于该本体10的卡掣杆20。下文将作详细说明所述本体10设有一供固设于鹰架的固定部11,以及一外径等于或大于鹰架杆体 的套合部12,供容设鹰架杆体;该本体10于一侧(图中所示为右侧)设有一套管13,供设置该卡掣杆20 ;并该本体10于二侧各设有数个供卡固该卡掣杆20的卡掣槽14、15,其中该 卡掣槽14略成一勾状并包含有相互连接的一水平部141、一倾斜部142,该水平部141具有 缺口,以使该卡掣杆20可由该缺口进入,该倾斜部142与90度垂直线形成一 θ角(请配 合参阅图7)的倾斜状,以使该卡掣杆20于该倾斜部142向上移动时,可产生更大的摩擦阻 力,该卡掣槽15具有缺口,以使该卡掣杆20可由该缺口进入,并该卡掣槽15与90度垂直 线形成一 θ角的倾斜状,以使该卡掣杆20于该卡掣槽15向上移动时,可产生更大的摩擦 阻力。卡掣杆20略成一C状,该卡掣杆20包含有二可分别卡掣入该卡掣槽14、15的杆 体21、22及一轴部23,其中该轴部23套设于该套管13,以使该卡掣杆20形成可转动、并可 上下移动预定距离的活动状,该杆体21、22分别由该轴部23上下侧向水平方向延伸,该杆 体21、22外径可分别与该卡掣槽14、15成紧配合状,以增进该杆体21、22与该卡掣槽14、15 间的卡掣力。请参阅图3、4所示,本技术使用时是预先将该固定部11与一鹰架90所设的 一直杆91组接(可利用焊接),该鹰架90包含有数个可呈活动状的横杆92,该横杆92端 部设有一勾部93,该横杆92间另设有一可供折合、展开的连杆组94 ;该鹰架90可运用本实 用新型固定器结构而与另一鹰架80结合,该鹰架80包含有二相对应的直杆81,以及设于该 直杆81间的横杆82。请参阅图5、6所示,该卡掣杆20未卡掣于该卡掣槽14、15时,该轴部23下移而保 持于最低位置,使该鹰架80的直杆81套设于该套合部12后,将该卡掣杆20朝该卡掣槽 14、15方向转动,其中当该杆体21位于该倾斜部142起始端、该杆体22相对应该卡掣槽15 缺口时,将该卡掣杆20依该套管13为轴心上拉,该杆体21、22分别紧密地卡掣于该倾斜部 142、该卡掣槽15,且该杆体21、22 二侧皆受到止挡,可以防止该杆体21、22水平方向移动, 并因该杆体21、22分别位于该鹰架80的横杆82上、下方,可以限制该鹰架80的直杆81固 设于该套合部12,藉此令使用者可便捷快速地将该鹰架80、90结合。请参阅图7所示,当该杆体21卡掣于该倾斜部142时,因该倾斜部142与90度垂 直线形成一 θ角的倾斜状,而该杆体21向上垂直移动,故该杆体21越向上移动,该杆体21 与该倾斜部142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越大,亦即可增进该杆体21、该倾斜部142间的卡掣固 定力;而该杆体22与该卡掣槽15间的增进卡掣固定力原理与该杆体21、该倾斜部142相 同,兹不再加以叙述。再者,若该鹰架90承受负载压力时,该本体10会朝下移动、该杆体21会抵顶该鹰 架80横杆82,亦即该杆体21会于该倾斜部142中越向上垂直移动,如此亦会增进该杆体 21、该倾斜部142间的卡掣固定力,以增进鹰架80、90间的结合力,而使结合后的鹰架具有 极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鹰架固定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固设于一鹰架的直杆,该本体设一套合部,该本体至少一侧设有一套管、一卡掣槽;一卡掣杆,活动设于该本体的套管;上述套合部可套设另一鹰架的直杆,并该卡掣杆卡固于该卡掣槽,使该卡掣杆位于该另一鹰架横杆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创生
申请(专利权)人:杨创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