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晓丽专利>正文

输液管避光外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341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管避光外罩,由黑色塑料筒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拉链(2),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上端口设有系带(3),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中部设有滴速观察窗(4)。该输液管避光外罩,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在防止药物见光的同时,也便于观察药液滴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脉输液管的辅助用品,特别是一种输液管避光外罩
技术介绍
在静脉输液中,有多种药物是不能见光的,如注射用甲钴胺,给药时,本品见光易 分解,应注意避光,而医院中用的输液器和输液瓶又都是透明的,不能有效地遮光,因此医 院中对需要避光的药物进行静脉滴注时,一般是用黑色塑料袋将输液器和输液瓶包裹起 来,但这样不但遮光效果不佳,操作麻烦,而且很难测定滴速和看到液位,不知何时滴完,目 前,市场上虽然有专用于遮光的避光输液器,但价格较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在防止药物见 光的同时,也便于观察药液滴速的输液管避光外罩。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输液管避光外罩,由黑色塑 料筒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黑色塑料筒体的一侧壁上设有拉链,在黑色塑料筒体的上端口 设有系带,在黑色塑料筒体的中部设有滴速观察窗。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黑色塑料筒体的内直径与一次性输液管 的外直径一致,其长度也与一次性输液管的长度一致;所述的滴速观察窗为茶色窗,设在与 滴壶相对应的膨大管上,使用时,可将滴速观察窗套在输液管的背光面,以便观察药液滴速 情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在防止药物见光的 同时,也便于观察药液滴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制作本技术。该输液管避光外罩,由黑色塑料筒体1构成,其特征 在于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拉链2,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上端口设有系带3,在 黑色塑料筒体1的中部设有滴速观察窗4。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黑色塑料筒体1的内直径与一次性输液 管的外直径一致,其长度也与一次性输液管的长度一致;所述的滴速观察窗4为茶色窗,设 在与滴壶相对应的膨大管上,使用时,可将滴速观察窗4套在输液管的背光面,以便观察药 液滴速情况。权利要求一种输液管避光外罩,由黑色塑料筒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拉链(2),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上端口设有系带(3),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中部设有滴速观察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避光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色塑料筒体(1)的内 直径与一次性输液管的外直径一致,其长度也与一次性输液管的长度一致;所述的滴速观 察窗(4)为茶色窗,设在与滴壶相对应的膨大管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管避光外罩,由黑色塑料筒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拉链(2),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上端口设有系带(3),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中部设有滴速观察窗(4)。该输液管避光外罩,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在防止药物见光的同时,也便于观察药液滴速。文档编号A61M5/14GK201664445SQ20102016070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吴晓丽, 李秀娟 申请人:吴晓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管避光外罩,由黑色塑料筒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拉链(2),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上端口设有系带(3),在黑色塑料筒体(1)的中部设有滴速观察窗(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丽李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吴晓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