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马鞋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135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罗马鞋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中间连接板、鞋楦状模芯和边模,其中间连接板夹设于上述上模与上述下模之间,且上模、下模和中间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鞋楦状模芯固定于中间连接板的另一端上位于上模与下模盖合的空间内,上模与下模的分型面垂直于鞋底,在上模、下模与鞋楦状模芯三者之间形成与鞋面相对应的溶料腔;其边模活动铰接于下模的侧沿上,且鞋楦状模芯与边模之间形成与鞋底相对应的溶料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一体成型制造罗马鞋,省去了鞋底和鞋面之间的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成品率高,而且所制造出来的罗马鞋的鞋面与鞋底不易分离开,使用寿命较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模,尤其是一种制造罗马鞋的鞋模。
技术介绍
现有的罗马鞋鞋模包括鞋底模具和鞋面模具,鞋底模具和鞋面模具一般包括上模 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型腔,在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与罗马鞋 的鞋底或鞋面的形状相对应的溶料腔,上模上开设有由上模的外侧面通至此溶料腔的下料 孔,物料从上模的下料孔流入溶料腔内,从而成型得到鞋底或鞋面,鞋底和鞋面分别成型后 再将鞋底与鞋面通过手工缝合或粘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罗马鞋模具制造出来 的罗马鞋,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鞋面经常会不对称,产品的成品率较低,增加生产成 本;而且通过这种罗马鞋模具制造出来的罗马鞋,其鞋底和鞋面的连接不牢固,罗马鞋的鞋 面与鞋底容易分离开,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罗马鞋鞋模,其可一体成型制造罗马鞋,不仅省 去了鞋底和鞋面之间的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所制造出来的罗马鞋成品率 较高,鞋面与鞋底不易分离开,使用寿命较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罗马鞋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 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型腔;还包括中间连接板、鞋楦状模芯和边模,上述中间连接板夹设于 上述上模与上述下模之间,且中间连接板的一侧沿与下模铰接,上述上模与中间连接板的 同一侧沿铰接,并且上述中间连接板与下模之间设有翻转限位装置,上述上模与中间连接 板之间设有翻转限位装置;上述鞋楦状模芯固定于上述中间连接板上位于上述上模与上述 下模盖合的空间内,且上述上模与下模的分型面垂直于鞋底,在上述上模、下模与鞋楦状模 芯三者之间形成与罗马鞋的鞋面的形状、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上述上模上开设有由上模 的外侧面通至此溶料腔的入料孔;上述下模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供上述边模容纳的凹槽,上 述边模活动铰接于此凹槽内,且上述凹槽与上述下模的型腔相连通,上述边模面向上述下 模的型腔的一侧面开设有与罗马鞋的鞋底相对应的型腔,在上述鞋楦状模芯与上述边模之 间形成与罗马鞋的鞋底的形状、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上述凹槽与上述下模的外侧沿相连通,上述边模的一侧沿活动铰接于上述下模的 外侧沿上。上述边模的外侧沿为斜面,上述凹槽上设有与上述斜面相吻合的坡面。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一种罗马鞋鞋模,在上模、下模与鞋楦状模芯三者 之间形成相连接通的、与罗马鞋的鞋面的形状及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并开设有由上模的 外侧面通至此溶料腔的入料孔,且在边模与鞋楦状模芯之间形成与罗马鞋的鞋底的形状、 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且模具上鞋面的溶料腔与鞋底的溶料腔相连通,使用时,流体状的物 料从入料孔流至模具的溶料腔内,一体形成罗马鞋的鞋底和鞋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3新型的一种罗马鞋鞋模,可一体成型制造罗马鞋,不仅省去了鞋底和鞋面之间的连接工序,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而且所制造出来的罗马鞋的鞋面与鞋底不 易分离开,使用寿命较长;由于边模的外侧沿为斜面,且凹槽上设有与斜面相吻合的坡面, 这样通过斜面与坡面的斜度配合,使边模较牢固地定位在下模的凹槽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打开状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罗马鞋鞋模,如图1、2所示,包括上模1、下模2、中间连接板3、 鞋楦状模芯4和边模5,上模1和下模2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型腔11、21,中间连接板3夹 设于上模1与下模2之间,且中间连接板3的一侧沿与上模1的后侧沿铰接,位于该铰接位 置,下模2与中间连接板3的一侧沿也在后侧沿铰接,鞋楦状模芯4垂直固定于中间连接板 3上位于上模1与下模2盖合的空间内,上模1与下模2的分型面垂直于鞋底,在上模1、下 模2与鞋楦状模芯3三者之间形成与罗马鞋的鞋面的形状、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上模1上 开设有由上模1的外侧面通至此溶料腔的入料孔12。上模1和下模2的内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型腔11、21相连通的凹槽13、22,且凹槽 13与型腔11和凹槽21与型腔22间分别具有间隙,此间隙的间距与罗马鞋的鞋底厚度相 同,边模5活动铰接于下模2的外侧沿上位于上模1与下模2盖合时凹槽13和凹槽22形 成的空间内,且边模5的外侧沿为斜面,凹槽13和凹槽22位于与边模5的外侧沿相贴合的 内壁上设有与斜面相吻合的坡面,边模5面向下模2的型腔2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罗马鞋 的鞋底的形状、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51,且鞋楦状模芯4与边模5之间形成与罗马鞋的鞋底 厚度相对应的溶料腔。同时下模2位于与中间连接板3铰接部分设有一限位杆23,中间连接板3位于与 上模1铰接部分设有限位块31,当上模1翻转到一定的角度如110°时,限位块31碰到限 位杆23上部并被限位,当上模1相对于中间连接件3翻转到一定的角度如30°时(此时上 模1相对于下模2翻转140° ),即上模1的后侧沿碰到限位块21并被限位,此时中间连接 板3和鞋楦状模芯4被提起,而随着中间连接板3和鞋楦状模芯4的提起,鞋底带动边模5 设有型腔的一侧沿模具的开模方向转动,即鞋底就可轻松脱模。制作时,流体状物料从上模1的入料孔12相连通过鞋面的溶料腔内,并通至与鞋 面的溶料腔相连通的鞋底的溶料腔内,最后将整个溶料腔灌满,经冷却形成一体式的罗马 鞋。开模时,将上模1与下模2分开,此时中间连接板3和鞋楦状模芯4被提起,而随着中 间连接板3和鞋楦状模芯4的提起,鞋底带动边模5设有型腔的一侧沿模具的开模方向转 动,鞋底就可轻松脱模了,即成型的罗马鞋“穿”设在鞋楦状模芯4上,这样通过弹性变形可 轻松地从鞋楦状模芯4上脱下罗马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罗马鞋鞋模,可 一体成型制造罗马鞋,不仅省去了鞋底和鞋面之间的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 使产品的成品率高,而且所制造出来的罗马鞋的鞋面与鞋底不易分离开,使用寿命较长。权利要求一种罗马鞋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型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连接板、鞋楦状模芯和边模,上述中间连接板夹设于上述上模与上述下模之间,且中间连接板的一侧沿与下模铰接,上述上模与中间连接板的同一侧沿铰接,并且上述中间连接板与下模之间设有翻转限位装置,上述上模与中间连接板之间设有翻转限位装置;上述鞋楦状模芯固定于上述中间连接板上位于上述上模与上述下模盖合的空间内,且上述上模与下模的分型面垂直于鞋底,在上述上模、下模与鞋楦状模芯三者之间形成与罗马鞋的鞋面的形状、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上述上模上开设有由上模的外侧面通至此溶料腔的入料孔;上述下模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供上述边模容纳的凹槽,上述边模活动铰接于此凹槽内,且上述凹槽与上述下模的型腔相连通,上述边模面向上述下模的型腔的一侧面开设有与罗马鞋的鞋底相对应的型腔,在上述鞋楦状模芯与上述边模之间形成与罗马鞋的鞋底的形状、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马鞋鞋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凹槽与上述下模的外侧 相连通,上述边模的一侧沿活动铰接于上述下模的外侧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马鞋鞋模,其特征在于上述边模的外侧沿为斜面,上 述凹槽上设有与上述斜面相吻合的坡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罗马鞋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中间连接板、鞋楦状模芯和边模,其中间连接板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罗马鞋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型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连接板、鞋楦状模芯和边模,上述中间连接板夹设于上述上模与上述下模之间,且中间连接板的一侧沿与下模铰接,上述上模与中间连接板的同一侧沿铰接,并且上述中间连接板与下模之间设有翻转限位装置,上述上模与中间连接板之间设有翻转限位装置;上述鞋楦状模芯固定于上述中间连接板上位于上述上模与上述下模盖合的空间内,且上述上模与下模的分型面垂直于鞋底,在上述上模、下模与鞋楦状模芯三者之间形成与罗马鞋的鞋面的形状、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上述上模上开设有由上模的外侧面通至此溶料腔的入料孔;上述下模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供上述边模容纳的凹槽,上述边模活动铰接于此凹槽内,且上述凹槽与上述下模的型腔相连通,上述边模面向上述下模的型腔的一侧面开设有与罗马鞋的鞋底相对应的型腔,在上述鞋楦状模芯与上述边模之间形成与罗马鞋的鞋底的形状、花纹相对应的溶料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厚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