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传运专利>正文

烧烫创疡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242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对烧烫创疡油专利名称的保护。(*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营养型抗感染外用物及其配制方法,该药对烧伤、烫伤、电击伤、化学灼伤、创伤创面、感染创面、脉管炎、褥疮、口舌溃疡、中耳炎、外耳道炎、带状疱疹、脓疱疮及一切皮肤粘膜破溃感染性、化脓性疾患,疗效卓著。当今所有的外用抗感染药物均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只强调杀菌消炎,这就好象庄稼枯萎,只用农药不施水肥是一样道理。本药临床应用时既做到创面的灭菌消炎,又做到了创面的祛腐生肌,同时改善创面的微循环,并提供创面肌肤营养供给。现有烧创伤外用抗感染药均存在抗感染力度低,无法对创面修复提供必要的营养,所以在遇到中重度烧创伤患者时,虽然使用大量好的抗生素,但创面感染也难免发生。创面感染导致疤痕或挛缩性瘢痕,瘢痕挛缩又会引起致畸致残,这往往需要植皮手术,患者痛苦大,医疗费高。其实即使植皮也免不了疤痕形成。与此同时,机体在受到严重烧创伤时会产生单器官或多器官衰竭,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此时创面感染,极易引起烧创伤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大剂量抗生素应用,不但达不到控制创面感染目的,药物产生毒副作用又进一步加重机体器官的损害,加重病情。烧伤创面感染至今仍是世界医学难题,和其他创面感染一样都要依靠口服、肌注或静滴抗菌消炎药来控制。实际上许多患例即使大量、好的抗生素应用也未必能达到目的,由于抗生素毒副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创面久拖不愈,形成疤痕或瘢痕挛缩致畸致残,甚至危及生命。本药的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这一世界医学难题。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烧伤、外用抗感药相比有如下优点1、因为该药属营养型,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抗感染时不但不损伤机体,而且通过创面、皮肤提供营养,起到扶正强身作用。2、抗感染力度强,烧创伤创面用该药不会发生感染,已经感染化脓的创面用该药可以消炎、祛腐、排脓生肌,直到创面愈合,一般无需用其他抗菌消炎药,有效地解决了烧伤创面感染医学难题。这对于因创面感染引起的疤痕或瘢痕挛缩致畸致残起到积极预防作用,大大避免或减少烧伤败血症的发生和手术植皮的痛苦。3、使用方便,临症时就好像泥工粉墙一样,只需干净鸭毛一根沾药外涂创面,日数次直到痊愈。无生命体症患者均可在家治疗,节约人力、物力、财力。4、不论是医保费或患者自己的开支费用将会大大减少,其费用为常规用药的十分之一。5、可外涂、可含服、可滴入,用途广,深受患者喜欢。该药不但对烧、创伤创面疗效卓著,凡是一切皮肤、粘膜破溃、感染化脓性疾患用该药均可做到药到病除。6、传统雷佛奴尔纱条(俗称黄纱布)处理伤口时不但易干、粘伤口,控制炎症效果也不好,换药时患者疼痛明显,且易造成创面出血,肉芽组成增生,形成瘢痕。烧烫疮疡油是油性,故制成油纱布可以解决此弊端,用此药代替黄纱布换药将是医学界外科换药的一次变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营养型直接作用于创面抗感染力极强的烧伤创疡外用新药,在无需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不需口服、肌注、静滴抗生素)的情况下,就可以控制中重症烧创伤创面感染,在抗感染同时又不损伤机体,从而避免由于烧创伤创面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瘢痕挛缩致畸致残,避免或减少创面植皮手术。构成烧烫创疡油的药物组方当归10g,红梅消10g,瓦松10g,茜草10g,地榆10g,大黄30g,黄芩30g,黄柏30g,连翘20g,虎枚20g,田七5g,冰片3g,石灰适量,可食性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茶油等)。配制方法将前十二味中草药晒干或烘干加工成极细粉末备用,石灰加常水适量搅拌后沉淀,24小时后取上清液备用。取石灰的上清液加入植物油中,其比例为1∶1得出乳化液;将中草药粉末加入乳化液中即可(其比例为10g中草药粉末加入乳化液100毫升)。深II°以上的烧烫伤和顽固性溃疡创面的修复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单靠杀菌消炎是达不到目的。究其主要原因除杀菌消炎外还必须考虑到创面坏死组织的液化清除,微循环功能的改善,特别是营养的供给,而本方组合正是满足了这些需要,特别是可食用植物油作基质,极大地满足创面修复时所必需的营养供给。烧烫创疡油混匀后用鸭毛一根涂于创面,形成一层油糊状态药膜暂时代替已损伤的肌肤,使肌肤内外环境相对恒定,祛腐生肌药不断将坏死组织液化排出;凉血、活血化瘀药不断地改善创面的微循环;可食用植物油不断地供给创面修复所必需的营养;具有极强杀菌消炎的中草药粉末直接作用于创面,对细菌起到包杀作用,所以创面不感染,即使已经感染的创面外涂烧汤创疡油三至五天,感染迅速得以控制。通常在创面不感染或感染迅速被控制的情况下,创面愈合后不会留下疤痕或挛缩性瘢痕,无瘢痕挛缩就不会致畸致残,这样就可以避免或减少植皮手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创面不感染,就会有效地防止败血症的发生。由于烧烫创疡油贮存时分为二层,上层为油液层,下层为中草药粉末与乳化油混合后沉淀物层。因而在空腔器官感染时采用上层油液行滴入法,如治疗中耳炎等疾病。权利要求1.对烧烫创疡油的保护。2.对烧烫创疡油制备方法的保护。3.对在制备烧烫创疡油过程中用可食用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茶油等)加入中草药粉末混合配方的保护。4.对烧烫创疡油在配制时先将植物油进行乳化取石灰加入适量常水搅拌澄清,取其上清液按比例加入可食用植物油取得乳化液的方法进行保护。5.对烧烫创疡油贮存时的特征贮存时分为二层,上层为油液层,下层为乳化液与中草药粉末混合物层的保护。6.对烧烫创疡油摇匀时的特征为油糊状的液体的保护。全文摘要深II°以上烧伤创面感染至今仍是世界医学难题,肌肤溃疡久治不愈也是医学界棘手问题。现有的外用抗感染药物均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只强调抗菌消炎而忽视一个特别关键问题—创面组织营养供给。这些创面的修复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除抗菌消炎外还必须考虑到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清除,微循环的改善,营养的供给,这就好象庄稼枯萎时既考虑到喷洒农药杀虫又要施给水肥的道理一样。本专利技术从药物的配方设计上均给创面修复满足必要条件。较好地解决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和医学界棘手问题。烧烫创疡油对烧伤、烫伤、电击伤、化学灼伤、创伤创面、感染创面、脉管炎、褥疮、口舌溃疡、耳炎、带状疱疹等一切皮肤粘膜破溃、感染、化脓性疾患疗效卓著。文档编号A61P17/00GK1546128SQ20031011664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范传运 申请人:范传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传运
申请(专利权)人:范传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