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建仑专利>正文

折叠式多功能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6803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交叉支架、横杆、竖向支撑杆、活动支撑板以及软垫,所述交叉支架平行设置并且其下端部通过一对平行的横杆相连接,所述交叉支架上方的前臂上安装第一软垫,交叉支架的上方后臂与下方后臂之间设置一竖向支撑杆,所述交叉支架的上方后臂上还设有一活动支撑板,该活动支撑板的尾部通过转轴安装在交叉支架的上方后臂上,其头部连接在软垫支撑条的一端,软垫支撑条上安装有第二软垫,所述软垫支撑条另一端通过五档角度调节杆连接背部支撑条,背部支撑条上安装有第三软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块软垫的不同角度巧妙组合,可以实现坐、靠、躺、跪几种姿势的转换,达到防止身体疲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可折叠式椅子。
技术介绍
坐姿在人类工作生活中应用特别广泛,人在处于坐的姿势时,身体重量集中于臀 部,而臀大肌是人体最厚实的一块肌肉,因此除躺卧之外,坐姿是人类目前最省力的姿势。 然而人们也注意到,由于坐姿时身体的重心随时需要腰椎来完成调节、修正,尤其是伏案工 作、学习,久坐必然引起腰椎不适。在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椅子,一般都只有坐、躺两种功能,通过可翻转的支撑臂来实 现椅子的折叠和张开,以便实现坐或者躺靠的功能,因此传统结构的折叠椅,其功能上比较 单一,使用范围小,因此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椅,通过三块面积不大的 软垫的不同角度组合,分别承受人体臀部、腰背部、肩部、头部、膝部的重量,实现坐、靠、躺、 跪几种姿势的转换,达到防止身体疲劳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支架、座椅和 活动支撑板,所述活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座椅和交叉支架连接,所述座椅通过 活动支撑板沿转轴绕交叉支架前后翻转。所述交叉支架包括一交叉杆、若干轴杆、横杆以及一竖向支撑杆,所述交叉杆包括 小杆和大杆,小杆和大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轴杆相连接并以第一轴杆为轴转动,下端部通过 一对平行的横杆相连接,所述小杆和大杆的后臂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轴杆和第三轴杆连接, 第二轴杆和第三轴杆之间设置竖向支撑杆。所述座椅包括软垫支撑条、第二软垫、五档角度调节杆、背部支撑条和第三软垫, 所述活动支撑板的头部通过转轴连接在软垫支撑条的一端,软垫支撑条的另一端通过五档 角度调节杆连接背部支撑条,软垫支撑条上部安装有第二软垫,背部支撑条上安装有第三 软垫,所述活动支撑板的尾部通过转轴安装在大杆的后臂上方。所述横杆的底部设有若干可锁多向滚轮。所述小杆的前臂上部安装第一软垫。所述竖向支撑杆包括前倾角度调节杆和正反牙调节蜗杆。所述第二软垫的底部还设有高度调整拉带,该高度调整拉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软 垫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竖向支撑杆的上端部的第三轴杆上。所述第二软垫的底部还设有一垫块,所述高度调整拉带绕过垫块的底部后,两端 分别固定在第二软垫底部和第三轴杆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上述结构做成的折叠椅,可以有以下几种功能状态1、将活动支撑板向前往第一软垫的方向转动(如图1),可以实现作为坐椅的功能,可根 3据需要,随人体重心自动调整前倾和后仰,不用任何附加动作,适合办公、学习。2、将活动支撑板向后往贴紧交叉支架的上方后臂的方向转动(如图2),又可以实 现跪靠休息的功能,使用时将身体重心前移使膝盖顶在第一软垫上,这样部分体重移至膝 盖处,腰椎向后充分自然伸展,与坐姿交替使用可延缓疲劳周期。3、将活动支撑板向后往贴紧交叉支架的上方后臂的方向转动后,再将第三软垫调 节至水平位置(如图3),则可以实现仰靠或者侧躺的功能,仰靠时不是躺椅胜似躺椅,由于 腰部适当有依靠而特别舒适,适合看书或养神;侧躺时由于臀部、腰、肩部、头部相应分担全 身重量,易入睡,适合午休。4、折叠收藏方便,当不需要使用时,将第三软垫向下翻折调节至于第二软垫相对, 可以大大节省空间,便于收藏,且竖向支撑杆一端可拆卸,拆卸后及高度调整拉带完全放松 后整体可以完全折叠至非常紧凑,普通轿车后备箱可容纳四件该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 值。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多功能椅的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多功能椅的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多功能椅的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多功能椅的前视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多功能椅的后视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椅的整体结构示 意图,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椅,包括交叉支架1、座椅2和活动支撑板21组成,所述活动支撑 板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211和转轴212与座椅2和交叉支架1连接,所述交叉支架1由 一交叉杆、若干轴杆、横杆以及一竖向支撑杆3连接组成,交叉杆包括小杆12和大杆13,大 杆13的中部设有一长槽,小杆12穿过大杆13的中部长槽并通过第一轴杆11相连接,并可 以第一轴杆11为轴转动,所述交叉杆的下端部连接一对平行的横杆14,横杆14的底部设 有若干可锁多向滚轮141。所述小杆12的前臂上部安装第一软垫121,所述小杆12和大杆 13的后臂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轴杆31和第三轴杆32连接,第二轴杆31和第三轴杆32之间 设置一竖向支撑杆3,竖向支撑杆3的上端可拆卸,竖向支撑杆3包括前倾角度调节杆33 和正反牙调节蜗杆34,用以调节竖向支撑杆3的长短。所述活动支撑板21的尾部通过转轴 211安装在大杆13的后臂上方,所述座椅2包括软垫支撑条22、第二软垫23、背部支撑条 25和第三软垫沈,所述活动支撑板21的头部通过转轴212连接在软垫支撑条22的一端, 软垫支撑条22上部安装有第二软垫23,所述软垫支撑条23的另一端通过五档角度调节杆 24连接背部支撑条25,背部支撑条25上安装有第三软垫沈;所述第二软垫的底部还设有 一垫块27,垫块27的底部设有高度调整拉带观,该高度调整拉带观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软 垫23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竖向支撑杆的上端部的第三轴杆32上。使用时,若将活动支撑板21向前往第一软垫121的方向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状4态,就可以实现作为普通坐椅的功能,并可根据需要随人体重心自动调整前倾和后仰,适合 办公、学习等用途;若将活动支撑板21向后往贴紧大杆13的上方后臂方向转动至如图2所 示的状态,又可以实现跪靠休息的功能,使用时者可以将身体重心前移使膝盖顶在第一软 垫121上,这样就可以将部分体重移至膝盖处,腰椎向后充分自然伸展,与坐姿交替使用可 延缓疲劳周期;若将活动支撑板21向后往贴紧大杆13的上方后臂的方向转动后,再将第三 软垫沈调节至如图3所示的水平位置,则可以实现仰靠或者侧躺的功能,仰靠时由于腰部 适当有依靠而特别舒适,适合看书或养神,侧躺时由于臀部、腰、肩部、头部相应分担全身重 量,易入睡,适合午休。 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交叉支架1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构成稳定的底部支撑的结构进行 替代,如采用三角形的支架结构同样也可以实现本专利的专利技术目的,同样应当列入本专利 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支架、座椅和活动支撑板,所述活动支 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座椅和交叉支架连接,所述座椅通过活动支撑板沿转轴绕交叉 支架前后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支架包括一交叉 杆、若干轴杆、横杆以及一竖向支撑杆,所述交叉杆包括小杆和大杆,小杆和大杆的中部通 过第一轴杆相连接并以第一轴杆为轴转动,下端部通过一对平行的横杆相连接,所述小杆 和大杆的后臂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轴杆和第三轴杆连接,第二轴杆和第三轴杆之间设置竖向 支撑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软垫支撑条、第 二软垫、五档角度调节杆、背部支撑条和第三软垫,所述活动支撑板的头部通过转轴连接在 软垫支撑条的一端,软垫支撑条的另一端通过五档角度调节杆连接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支架、座椅和活动支撑板,所述活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座椅和交叉支架连接,所述座椅通过活动支撑板沿转轴绕交叉支架前后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仑
申请(专利权)人:史建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