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中强专利>正文

香榆胃舒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130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香榆胃舒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地榆、木香、白及等药物制备而成,具有清热和胃,理气止痛的功能,用于寒热错杂所致的胃脘疼痛,反酸嗳气,口苦,口嗅,纳呆食少等症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了有关试验,经临床验证,治疗组100例,对照组(胃疡灵组)40例,结果证实,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显效率为64%。(*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属于中药的

技术介绍
寒热错杂所致的胃脘疼痛,反酸嗳气,口苦,口臭,纳呆食少等症状是人体常见病、多发病,现有技术中利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主要有健胃消食方面的药品或者是如霍香正气制剂这样的药物;这些药品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特别明显,特别是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选用不同的药品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药物选择地榆、木香、白及、白茅根、苍术、毕澄茄制作本专利技术的制剂,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用于寒热错杂所致的胃脘疼痛,反酸嗳气,口苦,口嗅,纳呆食少等症状的治疗。其中方中以木香,毕澄茄为君药,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功能为行气止痛。毕澄茄,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健胃消食。二者配伍,既能行气止痛,又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健胃消食。对因气滞、积食、寒邪客胃所致的胃脘腹痛之主证,能体现主治之功。方中取苍术、白及为臣药。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健脾。莱菔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功能消食除胀,泽气化痰。此药能燥湿健脾,消食除胀,助君药理气和中止痛。白及,苦、甘、涩。归肺、胃、肝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及,对久病损伤胃络以致出血者,能助君药收敛止血。方中地榆、白茅根为佐药,地榆、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能凉血止血,此二者共为佐药。能佐制方中药性之温燥,并能协助君、臣药止血之力。甘草,甘平。归肝,脾、胃经。功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故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和胃,理气止痛之功能。适用于因寒热错杂所致的胃脘疼痛,反酸嗳气,口苦,口臭,纳呆食少,恶心欲吐等症。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还与木瓜、莱菔子、甘草组合。这时因为莱菔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功能消食除胀,泽气化痰。此药也能燥湿健脾,消食除胀,助君药理气和中止痛;甘草,甘平。归肝,脾、胃经。功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故为使药;木瓜能使胃消食、增强胃的蠕动功能。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专利技术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根据专利技术人提供的各组份用量都具有较好疗效。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香榆胃舒合剂,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组份的药物制作成的它由地榆80-120份、木香40-80份、白及20-60份、白茅根20-60份、苍术20-40份、毕澄茄10-30份。准确的配比是地榆100g、木香60g、白及40g、白茅根40g、苍术30g、毕澄茄20g。所述的合剂还可以为所有医学允许的口服制剂,包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浓缩丸、滴丸、口服液、糖浆剂、散剂、合剂。所述的香榆胃舒合剂的制备方法是称取各原料药地榆、木香、白及、白茅根、苍术、毕澄茄备用,地榆加7倍量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备用,苍术、木香加水提取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备用;其余药材与上述药渣合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7倍量的水,煎煮2至1.5小时,第二次加7——5倍量的水,煎煮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苍术,木香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8——1.1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5-75%,静置24小时,滤液与得到的地榆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13,就制备成了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活性组分。本专利技术中还加有木瓜20-40份、莱菔子20-40份、甘草20-40份。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地榆100g、木香60g、白及40g、白茅根40g、苍术30g、毕澄茄20g、木瓜30g、莱菔子30g、甘草30g。它的制备方法是地榆加5-9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5小时,滤过,滤液备用;苍术、木香加水提取挥发油3小时,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备用;其余药材与得到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7倍量的水,煎煮2至1.5小时,第二次加7——5倍量的水,煎煮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苍术,木香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测为1.08——1.1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小时,滤液与地榆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测为1.10——1.13,加入适量的蔗糖,再加入先用乙醇30——50ml溶解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5g和挥发油,加水制成1000ml,就制备成了含有本专利技术活性组分的口服液制剂。本专利技术中,将制得的活性组分与胶囊剂常用辅料混合制作成胶囊剂。在制得的活性组分中加入常用甜味剂、蔗糖混合制作成口服液;采用别的常规方法可以制备不同的剂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清热和胃,理气止痛的功能。用于寒热错杂所致的胃脘疼痛,反酸嗳气,口苦,口嗅,纳呆食少等症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香榆胃舒合剂主要功能为行气止痛、和中健胃,用于胃脘疼痛,反酸嗳气,口苦口臭,纳呆食少及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本专利技术制作成合剂后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了有关试验,经临床验证,治疗组100例,对照组(胃疡灵组)40例。结果证实,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显效率为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62.5%。两者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使用的胃疡灵属国家中药基本药,由此可以充分肯定了香榆胃舒合剂的疗效。临床资料表明,在两组的性别,年龄比较,治疗组年龄(X±SD)42.09±8.6,对照组年龄(X±SD)41.60±8.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从治疗前两组的病种及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急性胃炎占30%,慢性胃炎占40%,消化性溃疡占30%,而对组分别为30%、30%、40%。在中医证型上治疗组气滞证占35%,定凝证占33%,食积证占32%,与对照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从主要临床指针疗效比较香榆胃舒合剂对胃脘痛临床指证的改善较对照组相比有较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香榆胃舒合剂的改善病人胃脘痛指针上更为显著。由此可以证明,香榆胃舒和剂在治疗胃脘疼方面是确有疗效的药品,而其服用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及毒性反应。典型病例例1、陈××,男,53岁,水电九局职工,2001年3月26日初诊。患者年前,因食生冷而致腹泻,服药后腹泻好转,但未坚持治疗,以后时发,证见;胃脘疼痛,反酸嗳气,口苦口臭,纳呆食少,大便稀溏, 神疲懒言,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按此系寒湿凝滞中焦,脾虚不能健运,胃气不宜,当以行气止痛、和中健胃。给服香榆胃舒胶囊制剂,每日3次,每次2粒,服药1周后,胃脘疼痛大减,食欲增加,但大便仍有稀溏,食后略有胃区饱胀感,令其继续服用香榆胃舒合剂,2周后神疲乏力,体倦懒言现象消失,溏便减轻,继续服此药4周后,诸症消失如常人。例2、李××,男,21岁,时逢仲夏,因与友人外游,途中饥饿,而又遭淋雨,归来即觉身重体倦乏力,胃部疼能,即来我院求治,证见;胃脘压痛,恶心欲吐,大便溏泻,口淡而不思饮,舌结红,中根部黄腻苔,脉滑而数,诊为急性胃脘痛(寒凝证),给服香榆胃舒合剂,每日三次,每次30ml,连服3周,诸症悉愈康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称取各原料药地榆100g、木香60g、白及40g、白茅根40g、苍术30g、毕澄茄20g备用,地榆加7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香榆胃舒合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述重量组份的药物制作成的:它由地榆80-120份、木香40-80份、白及20-60份、白茅根20-60份、苍术20-40份、毕澄茄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中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