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世孝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111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中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生地3-5份、元参3-5份、山萸肉3-5份、泽泻3-5份、牛夕3-5份、柴胡3-5份、黄芩3-5份、知母3-5份、磁石3-5份、昌蒲3-5份、黄柏4-8份、郁金1.5-3份、当归1.5-4份、红花1.5份、全虫1.5份、蝉衣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16味中药材,精心混合,共为细末,炼密为丸,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结合耳聋、耳鸣病理特点合理组方,通过20年临床验证,有益肾活络助听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修复鼓膜、恢复咽鼓管功能,使药达病所,纠正变性的神经细胞,提高听力、消除耳鸣,最大优点适应各种耳聋耳鸣,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中药
技术介绍
耳聋、耳鸣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把耳聋分为传导性、神经性、混合性耳聋三种类型,临床上分为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聋、感染性耳聋等,对耳聋、耳鸣的认识,随着检查技术的进展,尤其电生理学、分子生物 学的发展,对其病理认识逐步提高,中国专利CN1321499A,《一种治疗耳聋的中成药》,主要是针对突发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采用“降脂、溶栓、去浊通窍”的组方原则;中国专利CN1173371A,《一种治疗耳聋的中药》,采用活血通络、滋肾聪耳的组方原则;目前治疗此病的中成药很多,由于认识局限,疗效不一,对咽鼓管功能、邻近器官炎症,音波传递等因素均涉及不够,还没有一种对各种耳聋耳鸣都有效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纯中药制剂,适应各种耳聋耳鸣,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生地3-5份、元参3-5份、山萸肉3-5份、泽泻3-5份、牛夕3-5份、柴胡3-5份、黄芩3-5份、知母3-5份、 磁石3-5份、昌蒲3-5份、黄柏4-8份、郁金1.5-3份、当归1.5-4份、红花1.5份、全虫1.5份、蝉衣1.5份。制法选取以上药材混合,粉碎成细末,过100目筛,炼蜜为丸,每丸约10-12克,为黑褐色大蜜丸,味甜微苦。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篇“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篇“肾气通于耳”,《丹溪心法·耳聋篇》“耳聋皆属热,少阳厥阴热多”,肾气充沛,听觉聪慧,髓海不足,脑转耳鸣,心虚血耗,产生耳病,以上说明耳聋耳病与心、肾、肝、胆有关。传导性耳聋耳鸣,与鼓膜、咽鼓管功能有关;感音性耳聋耳鸣,与螺旋器、听神经有关。少阴心肾,少阳肝胆经气通于耳,而且少阳主膜,故耳膜、神经鞘膜与少阳有关。基于以上对耳聋耳病的认识,本专利技术药物在组方上选药主重少阳经、少阴经用药,调整少阳少阴气机、气化功能,以补肾疏胆、清热散瘀、降泻去浊,使药达病所。下面详细予以说明柴胡苦平微寒,入肝胆心色络三焦四经,柴胡为少阳经药,在本组方中具有疏利胆气,能使胆气升发,胆气升,少阳经气通,元气运行正常,有利于降浊、降泻,以通耳窍。黄芩苦寒,入心肺肝胆大肠五经,在本组方中解少阳之郁,清透少阳之热,热气除,耳窍通。生地甘寒,入心肝肾小肠四经,补肾水真阴不足。山萸酸涩微温,入肝肾二经,酸以收涩温以固精。元参苦成微寒,入肺肾二经,色黑、性凉,补肾又能入肺,清肺家的燥热,与知母合用具有滋阴养胃降火的作用。生地、山萸、元参三味药,在本组方中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补肾阴以充肾气,肾气充沛听觉聪慧。知母苦寒,入肺、肾、胃经。黄柏苦寒,肾经药。以上两味苦寒药,具有清热散瘀,降浊的作用。当归味甘微辛,气香液浓,入少阴心经以生血,入太阴脾经以统血,入厥阴肝经以止血,为生血活血的主药,使气血各有所归,其力能升能降,内润脏腑,外达肌表,与红花、全虫合用具有舒展筋络的作用,利于咽鼓管通畅,听小骨传递声波。红花辛温,入心肝经,活血通脉。郁金辛苦寒,入心肺肝三经,长于活血又能利气。红花、郁金二味药在本组方中具有活血通脉,改善微循环,促进代谢,能使耳蜗的缺血、缺氧得到改善。牛夕苦酸平,入肝肾经。泽泻甘寒,入肾膀胱经,与黄柏合用具有利湿清热的作用。牛夕、泽泻二味药在本组方中具有降泻、降浊的作用,与活血通脉的药物合用,能解除粘连增厚的病理,以促鼓膜生长。蝉衣入肺肝经、疏风清热,解除痉挛。昌蒲秉芳香清列之气,辟秽浊不正之邪,与蝉衣合用具有调整咽鼓管功能的作用。磁石镇心安神,多用于耳鸣治疗。总观全方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调理升降,升清降浊,降以图升,结合耳聋、耳鸣病理改变合理组方,消除耳鸣,提高听力,柴芩结合,升中有透,苦寒降泻,另配辛温,辛散温通,不仅升降有序,而且能防止苦寒伤胃流弊。通过20年临床验证,有益肾活络助听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修复鼓膜、恢复咽鼓管功能,通畅少阳、少阴气机,使药达病所,纠正变性的神经细胞,提高听力、消除耳鸣,最大优点适应各种耳聋耳鸣,尤其是对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治疗机理为升降出入是人体的生理机能,亦是人体正常代谢,也是生命的特点。肝主升,肝胆经脉通畅条达,气机、气化正常,主升的功能正常;肺主降,肺朝百脉,肺经脉络通畅,气机、气化正常,主降的功能正常。升指升清、改善循环、促进代谢,使耳蜗的缺血、缺氧改善;降指降浊,使病理分泌物,肿胀、阻塞得以通畅。一、中医治疗资料性别男79例,女5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7岁。分类传导性耳聋63例,感音性耳聋67例。二、诊断标准及疗效,据中华耳鼻喉96年诊治标准为据。轻度听力下降30-40分贝,15例。中重度听力下降50-60分贝,76例。极重度听力下降>90分贝,39例。三、疗效统计治愈听力提高30-40分贝,82例,占63.08%。有效听力提高10-20分贝,24例,占18.46%。无效听力提高10分贝以下,24例,占18.46%。总有效率占81.53%。从应用情况看突发性耳聋疗效达95%,老年性耳聋疗效达83%;代谢性疾病比如由于糖尿病、动脉硬化造成耳蜗损害,疗效高于本总结;中耳炎,鼓膜穿孔有残余耳膜,其愈合理想;当鼓膜大穿孔,无残余鼓膜,其愈合失去支架其疗效差;药物性耳聋,病例82,早期治疗效果好。因此本专利技术可望临床推广。病例一,吴某,33岁,女性,已婚,1992年10月11日,主诉耳聋眩晕一年半。二年前患肺结核,在西安市结核病院住院半年,结核已治愈,住院期间曾有耳鸣,眩晕未在意,停药已一年(链霉素)双耳听力下降逐渐加重,语言分辩能力颇差,但闻其声,不解其意,到处治疗无效,配助听器无效果,四医大诊断中毒性耳聋。检查鼓膜完整。电测听125HZ下降30分贝,1KHZ下降40分贝,3KHZ-8KHZ下降55-80分贝,本例属中毒性耳聋,耳蜗受损,患者听力通常上功能不良,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汤剂30天,听力提高20-30分贝,后来改为丸剂,服药二月,基本治愈。病例二患者李某,男性,20岁,未婚,1989年3月2日主诉突然听力下降已半月,左侧重,追溯病前一周有感冒史,高频下降,语言辩听力差。鼓膜、鼻咽正常。音叉检查高频下降60分贝,本例属突发性耳聋,起病上感,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丸剂半月治愈。病例三、患者何某,男性18岁,未婚,1989年9月6日就诊,主诉突然听力下降一月。无耳鸣,无前症状。鼓膜、鼻咽正常,音叉检查高频下降65分贝,诊断突发性耳聋,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丸剂一月治愈。病例四、李某,女性,30岁,已婚,1990年3月2日,主诉眩晕突然发作半小时。无明显预感,以至突然跌倒,碰伤头部,但意识清楚,自己很快爬起来院就诊,自觉耳闷听力丧失。自发眼震(一),巴氏征(一),昂伯氏征(一),电测听,高频下降60分贝,本例神知清楚,不考虑癫痫,诊断迈尼尔病,小发作Tumarkin,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丸剂10日治疗,听力提高40分贝。病例五、赵某,男55岁,已婚,1990年10月12,主诉晨起突发性眩晕一周。几日来起床、上楼头部突然转动,眩晕,自身摇晃,闭目片刻自觉好转,他人发觉听力下降,伴高血压,动脉硬化,四医大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高频下降45分贝,由于颅内供血差,影响耳蜗,引起听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生地3-5份、元参3-5份、山萸肉3-5份、泽泻3-5份、牛夕3-5份、柴胡3-5份、黄芩3-5份、知母3-5份、磁石3-5份、昌蒲3-5份、黄柏4-8份、郁金1.5-3 份当归1.5-4份、红花1.5份、全虫1.5份、蝉衣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孝陈曼丽
申请(专利权)人:陈世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