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鞋底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381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鞋,包括鞋面和一体成型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鞋底的接地一侧上具有沿着垂直于鞋长度方向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中空结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中空结构的横截面为弓形,并且其弓形面朝向接地方向,并且,在鞋跟部位处的中空结构之间,进一步增设横截面为弓形的中空结构,并且其弓形面朝向脚底方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ole and shoes with shock-absorb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oe, shock-absorbing shoe sole includes an upper and a one-piece, characterized in that one side of the ground shock sole has a plurality of hollow structure along the perpendicular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parallel shoes. In a preferred embodiment,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hollow structure for the bow, and the bow toward the ground, and between the heel part of the hollow structure, further additional cross section is a hollow structure arch, and the arch foot toward the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类制品,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鞋底。
技术介绍
鞋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运动鞋来说,人们希望双脚在运动中能够 得到有效的保护,减少震动带来的伤害,以实现锻炼或者竞技的目的。减震鞋的出现满 足了这一需求,减震结构不仅能够缓冲运动中地面对脚的剧烈冲击力,还有助于提高舒 适感、减轻疲劳感。目前使用的减震结构主要是通过放置于鞋底中的材料或结构来实现的,包括内 置气垫、中部EVA、发泡PHYLON以及TPU等化工材料。这样的结构需要在后期工序 中进行组装,在接地面贴合橡胶或耐磨材质的外底。气垫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减震手段,其原理主要是将特殊、高压的大分子气体注 入由聚氨酯、合成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气囊内来制成气垫,其中注入的气体分子较气囊本 身的空隙大,以保证气体不会流失。当气垫受到外部冲击时,它能够迅速变形以提供缓 冲作用。例如,在W09639884A1中公开了一种鞋用气垫。消费者会发现,气垫鞋的价 格往往比普通运动鞋要高出很多,这是由于生产这种气垫的成本较高,工艺比较复杂, 为了保证气垫正常工作,有时还需设置例如W003000083 Al中所公开的气垫过滤器等辅 助装置,这将进一步增加了气垫鞋的成本。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各种减震材料通常以简单的形状(例如,楔形或片状)或涂层 的形式设置在中底的鞋跟部位,因此制作工艺不像气垫那样复杂。但是,通过材料本身 形变达成的减震功能受限于材料本身的性质,且一般减震性能和反弹性能难以并存。在 这种情况下,减震结构没有形变空间,最终会导致材料强制形变,所以减震效果和耐久 性并不出色。在兼顾成本和减震效果的情况下,在鞋底上设置呈一定几何形状的减震结构成 为了一种很好的选择。其原理一般是将弹性材料设计成某些结构使之受力形变来产生减 震效果。减震结构的一个例子是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的ZL200720073774.2中所公 开的减震装置,主要由拱形构件和拉伸构件构成,拉伸构件设置在拱形构件的凹面任意 两点之间或两端之间。在鞋的特定部位,例如,鞋底的前掌或后跟处,可以使用嵌入在 中底或大底内的单个的这种拱形结构,也可以采用多个有序排列或叠加的拱形结构,来 有效吸收震动能量。另一个例子是K-Swiss公司的美国专利申请12/117824,其中公开了 一种减震鞋底,包括外底和中底两部分,中底有多个空腔,外底具有多个“半圆管”形 的减震单元,这些半圆管形的减震单元沿着垂直于鞋长度方向以一定间隔平行排列,外 底还设置有多个固定部,用来与中底的相应空腔相匹配,通过粘合、缝合或模压等方式 将中底与外底固定在一起。但以上的减震结构还存在着改进的空间。由于单独的减震结构需要另外的工序 来装配到鞋底中,K-Swiss公司的减震单元虽布置在外底上,但外底与中底之间需要复杂的结构来互相结合,而且需要使用粘合剂等材料,这在生产过程中无疑增加了复杂度和 成本。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仅由单一材质(如,橡胶、 发泡PHYLON以及TPU等)制成的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并且减震功能出色的新型 减震鞋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鞋,包括鞋面和一体成型的减震鞋底, 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鞋底的朝向地面的一侧上具有沿着垂直于鞋长度方向彼此平行排 列的多个中空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鞋 底的朝向地面的一侧上具有沿着垂直于鞋长度方向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中空结构,其 中,每个中空结构的一侧与鞋底相连接,另一侧与地面接触,所述中空结构的与地面接 触一侧的横截面为弓形,其弓形面朝向地面方向弓起;并且,在鞋跟部位处的中空结构 之间,进一步设置增强中空结构,其一侧与鞋底相连接,另一侧朝向地面,朝向地面一 侧的横截面为倒置弓形,其弓形面朝向脚底方向弓起。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鞋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具有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鞋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具有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鞋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具有根据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鞋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具有根据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鞋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具有根据本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鞋的示意图;以及图7示出了具有根据本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传统上,鞋主要包括鞋面和鞋底,鞋底可分为上底、中底和下底三个部分。许 多现有减震鞋的减震功能集中于中底,上底是与穿着者的脚底相接触的部分,下底是与 地面接触的部分,一般由耐磨材料制成,这三个部分需要被组装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 鞋底。与此不同,本技术的鞋底是一体成型的,其减震功能部件由耐磨材料制成并 位于鞋底下方,可直接与地面接触。因此,本技术的鞋底结构简单,能够减少加工 流程。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的鞋包括鞋面和一体成型 的减震鞋底,减震鞋底具有沿着垂直于鞋长度方向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中空结构C。由 于弓形结构的减震性能优于圆形、半圆形等其它结构,因此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使用横 截面为弓形的中空结构C。在该实施例中,这些中空结构C是彼此间隔排列的。由于这 种鞋底是一体成型的,每个中空结构C是从鞋底向外向下延伸,在与地面接触的一侧形 成弓形的面,如图1中的弓形面A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使用弓形减震结构的方式不同,这里的弓形面不是朝向脚底弓起,而是朝向地面方向E。并且,弓形面A直接 与地面接触,形成不平坦的接触面,具有类似于车轮表面的效果。优选的是,在鞋跟部位设置增强减震部件。在此实施例中,在鞋跟处的相邻两 个弓形中空结构C之间,增设横截面呈倒置弓形的中空结构,作为增强减震部件,其弓 形面朝向脚底的方向D弓起,如图1中的弓形面B所示。虽然图中举例示出了两个这样 的增强中空结构,但应理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择其数目。鞋底的中空的结构有 利于减轻鞋的重量。优选地,可以选用任何业界已知的较轻的材料,以进一步减轻鞋底 重量。根据本技术,鞋底的中空结构也可以是连续排列的。例如,图1所示的横 截面为弓形的中空结构C也可以是连续排列的,这种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 理解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 于,所采用的是横截面为圆形的中空结构F。图3示出了采用横截面为六边形中空结构 G的第三实施例。实质上,根据本技术的概念,按照实际需要的减震强度或者对外 观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形状的中空结构,包括弓形、圆形、半圆形、弧形、矩形、菱 形、六边形等常见形状,也可以运用任何其它形状,甚至不规则形状。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除以上所描述的单一形状的中空结构 外,本技术还可以使用不同形状的中空结构的组合。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使用了 圆形1、半圆形3和由四段反向弧组成的形状2这三种形状的组合。可选地,根据需要, 可以将圆形1和半圆形3设置为中空结构,而将形状2设置成实心的;或者,仅圆形1为 中空结构。图5示出了另一种形状组合方式。如图所示,使用横截面为菱形4和三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包括鞋面和一体成型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鞋底的朝向地面的一侧上具有沿着垂直于鞋长度方向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中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庆风左智越徐信铭傅豪杰余本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