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颖敏专利>正文

一种长跳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8085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长跳绳,包括一绳体和绳体两端的圆筒状手柄,绳体中部穿设有若干节软管;手柄末端的管径大于头部的管径,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固定扣,通过固定扣将绳体卡在手柄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小绳子甩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和阻力,减少磨损,甩动时更省力且顺畅,并易于折叠且可有效地增加绳体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 long rope skipp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ng rope, a cylindrical handle includes both ends of a rope and a rope, the rop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entral wear hose end of the handle section; the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head, both ends of the rop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xed buckle, buckle by fixing the rope body card in the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friction force and the resistance produced by the rope swing motion, reduce the abrasion, make the movement more labor-saving and smooth, and is easy to fold, and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op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长跳绳,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在设计上更人性化、便于使用并能延长使用寿命的长跳绳。
技术介绍
体育运动中,跳绳是一项大众化的运动,受到大家的普遍喜欢。而长跳绳不仅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大家的团结合作的精神。但是用的时间长了以后长跳绳往往会磨损坏掉,而且玩过长跳绳的人都知道,甩绳是一件体力活,经常是甩不多长时间就会手臂酸痛。市面上也有一些跳绳,中间加了保护软管,但是基本上都是一条长的软管,折叠的时候不方便,且用不多久,软管就会弯曲,无法拉直,或者直接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长跳绳,其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一种长跳绳,包括一绳体和绳体两端的圆筒状手柄,绳体中部穿设有若干节软管;手柄末端的管径大于头部的管径,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固定扣,通过固定扣将绳体卡在手柄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手柄上设有若干凹凸痕。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固定扣为不规则的圆柱状,且其内设有锯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固定扣为塑料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绳体的两端部设有一小细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软管的长度设为8到13厘米。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长跳绳可减小绳子甩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和阻力,减少磨损,甩动时更省力且顺畅,并易于折叠且可有效地增加绳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绳体;2,手柄;3,软管;4,凹凸痕;5,固定扣;6,小细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长跳绳,包括一绳体1和绳体1两端的圆筒状的手柄2,绳体1中部穿设有若干节软管3,可有效延长绳体1的使用寿命及增加绳体1中间位置的重量,市面上部分长跳绳中间也会有保护软管,不过都是整体一条的,在跳绳折叠后或长时间放置材料硬化后,会出现软管弯曲、无法拉直的情况,多节式保护软管3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每节软管3设为8到13厘米左右,折叠时无需弯曲软管,方便折叠;手柄2设有多段凹凸痕4,可增加摩擦力和抓力,且手柄2末端的管径大于头部的管径,本实施例中, 手柄2的末端的截面设为加粗的椭圆状,可有效地保证手柄2不易脱手;绳体1的两端各设有一固定扣5,通过固定扣5将绳体1卡在手柄2内,固定扣5为不规则的圆柱状,且其内设有锯齿,该固定扣5为塑料的,其可避免对手柄2内壁的磨损,可灵活的调节绳体1的长度, 操作简单。本实施例中,绳体1的两端部还设有一小细绳6,在需要调整绳体1长度是可方便的从手柄2末端拉出绳体1,同时也不影响美观。本实施例中,手柄2后部的椭圆设计能让固定扣5的固定点保持在手柄2的末端, 即长跳绳甩动时受力点保持在手柄2的末端,能有效地保证绳体甩动时的平滑性、稳定性, 且更加省力。本实施例中,手柄2的前端内外壁及内壁经过圆角处理,能有效减少绳子甩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和阻力,减少绳体1与手柄2前端接触时的磨损,甩动更顺畅,并可有效地增加绳体1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长跳绳,包括一绳体和绳体两端的圆筒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中部穿设有若干节软管;所述手柄末端的管径大于头部的管径,所述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固定扣, 通过所述固定扣将所述绳体卡在所述手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有若干凹凸痕。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为不规则的圆柱状,且其内设有锯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为塑料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的两端部设有一小细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长度设为8到13厘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长跳绳,包括一绳体和绳体两端的圆筒状手柄,绳体中部穿设有若干节软管;手柄末端的管径大于头部的管径,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固定扣,通过固定扣将绳体卡在手柄内。本技术可减小绳子甩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和阻力,减少磨损,甩动时更省力且顺畅,并易于折叠且可有效地增加绳体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A63B5/20GK201939930SQ20112005392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蔡颖敏 申请人:蔡颖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跳绳,包括一绳体和绳体两端的圆筒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中部穿设有若干节软管;所述手柄末端的管径大于头部的管径,所述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固定扣,通过所述固定扣将所述绳体卡在所述手柄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颖敏
申请(专利权)人:蔡颖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