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76721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杀虫剂,由吡蚜酮与乐果组成,所述吡蚜酮与乐果的有效含量浓度比为1:2~10。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治桑蓟马,减少农药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并减缓了害虫的抗药性。??

An insecticid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sticide, consisting of Pymetrozine and dimethoate, th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of Pymetrozine and dimethoate is 1:2 ~ 10.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Mulberry Thrips, reduce the dosage of pesticides, reduce the cost of prevention and cure, and slow down the resistance of pests. ??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剂,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桑园中的杀虫剂。
技术介绍
桑蓟马(Mulberry thrips),属缨翅目、蓟马科。是各地桑园中的主要害虫,一年发 生8 10代不等,秋季高温干旱时达到危害高峰。桑蓟马成虫、若虫均以锉吸式口器刺破 桑叶叶背或叶柄表皮,吸取汁液,受害桑叶失水卷曲、枯焦,甚至落叶。由于桑蓟马繁殖快, 虫体小,成虫活动力强,因此,田间防治难度大。目前大多采用吡蚜酮或乐果作为防治桑蓟 马的主要农药品种。吡蚜酮(pymetrozine)是高效低毒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及 甘蓝上的飞虱和蚜虫。其杀虫作用方式独特,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 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且持效期长。而对鳞翅目昆虫毒性很低, 因此在桑园中使用对家蚕安全性较高,但成本较高。乐果(dimethoate)是中等毒杀虫杀螨 剂。具有内吸、触杀和一定的胃毒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内的乙酰胆碱脂酶,阻碍 神经传导而导致死亡。乐果对家蚕毒性较低,但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抗药性,且田间防治持 效期过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虫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吡蚜酮与乐果组成,所述吡蚜酮与乐果的有效含量浓度比为1∶2~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国朱复星董瑞华徐镇孙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