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7318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泳镜,该泳镜包括:镜框本体、组装于镜框本体的镜片及组装于镜框本体左、右侧缘的扣具,该扣具包含: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及组装于第一、第二盖体间的操作件,该操作件包含相交呈L形的抵压板与作动板,并以杠杆式枢接于第一、第二盖体上;及由该作动板的轴向延伸的连动臂;以及分别由该连动臂的一端,往相反方向作倾斜延伸的第一挠性臂与第二挠性臂,且该第一、第二挠性臂分别设有按压部,当该按压部被同时按压,该第一、第二挠性臂被挤压而形变,迫使该连动臂推抵该作动板,令该抵压板往该作动板的反方向移位,如此,即可对该抵压板进行解除抵扣的控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Gogg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air of goggles, which include: frame body, assembled on the frame body and lens assembling fastener on the left and right edge of the frame body, the fastener comprises a first cover body and the second cover body, and assembled o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v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body, the operating member contains the intersection is L shaped plate and against the actuator plate, and lever pivotal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ver; and by the linkage arm extending axially movable plate; and one end of the linkage arm from the opposite direction for extending obliquely first flexible arm and a flexible arm second, and the first second, the flexible arm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part, when the pressing part is pre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flexible arm is extrusion deformation, forcing the linkage arm pushes the actuating plate, the plate to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 shift the actuating plate, so The offset plate can be relieved of th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泳镜,特别关于一种以上下按压方式调整头带长度,且能够 提供穿戴舒适的泳镜。
技术介绍
泳镜的扣具为用于提供头带穿引及调整的构件,现有与本技术有关的泳镜扣 具分别设置于镜框的左、右侧缘上,可与头带的两端组配并提供头带长度的调整,该种扣具 的构造具有用于对头带止退的抵压臂,可抵靠于头带的齿状槽上,而使得头带未被解除抵 止前,仅能够单向的调紧(即,头带长度仅可被拉引缩短),若要调松时,则必须先解除该抵 压臂的限位。因而,该抵压臂抵止与否的控制与头带的调整有直接关系。现有控制该抵压臂抵止与否的扣具设计,普遍是以第一杠杆原理将抵压臂的一端 施力,而令相对的另一端作反向作动来达到解除抵止的控制,同时,藉由一弹性组件在施力 端使得抵压臂得以回复作动前的状态。然而,不论该弹性组件是采用何种型式作搭配,皆必 须是以二个组件作间接抵触的方式来达到操控目的,因而,在制造与组装上的要求较高,相 对成本也高。综上,如何有效改善现有泳镜的头带扣具,达到便捷使用目的及便于制造,诚 为值得探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泳镜,其结构精简、组装便捷,且该泳镜的扣具 一体设有用于对头带进行抵止与解扣控制的操作件,可对头带的长度进行调整,其便于制 造与组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泳镜,与两自由端具有齿状槽的泳镜的头 带组接,该泳镜包括镜框本体、组装于镜框本体的镜片及组装于镜框本体左、右侧缘的扣 具,该扣具包含可相互组接一体并提供泳镜的头带穿引的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及组装 于第一、第二盖体间的操作件,该操作件包含抵压板与作动板,两者相交呈L形,枢设于第 一、第二盖体上呈杠杆式枢接;及连动臂,由该作动板的轴向延伸;以及第一挠性臂与第二 挠性臂,分别由该连动臂的一端,往相反方向作倾斜延伸,并分别设有按压部。当该第一、 第二挠性臂的按压部被同时按压,使得第一、第二挠性臂挤压变形,并迫使该连动臂朝该作 动板抵推,间而令该抵压板往该作动板的反方向移位,一旦解除对该按压部的按压,借由第 一、第二挠性臂形变的回复力,使该作动板被拉回原位,间而使得该抵压板回归原位,如此, 即可对该抵压板进行抵压与解除抵压的控制。其中该抵压板与作动板的相交处的侧缘设有轴柱,可以组接于第一盖体上相对设 置的轴接孔上。其中该连动臂以设于该作动板的近边缘为较佳。其中该第一、第二挠性臂的厚度以越靠近该连动臂越薄,于形变后产生较佳的回 复力。该第一盖体相对于连动臂的两侧,分别设有挡壁,借此对连动臂的左右作适当的 限位。同时,该第二盖体相对于连动臂,设有肋条,可于该第二盖体组装于第一盖体后轻压 该连动臂上方,借此作适当的限位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泳镜,其结构精简、组装便捷,且该泳 镜的扣具一体设有用于对头带进行抵止与解扣控制的操作件,可对头带的长度进行调整, 其便于制造与组装。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 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 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泳镜的立体分解图;图2-3为本技术泳镜的逐步组合的立体图;图4A为图3的正视图;图4B为图4A的4B-4B剖视图;图5A、5B为图2取下第二盖体的立体图及侧视图;图6A、6B为对应图4A、4B的正视图及剖视图,显示按压部被下压的状态;图7A、7B为对应图5A、5B的立体图及侧视图,显示按压部被下压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泳镜1包括镜框本体2、镜片30、31及扣具4,其中该 镜框本体2由不同软硬材质的第一组接框20与第二组接框21 —体结合而成,其中该第一 组接框20为较硬材质,选用聚碳酸树脂(PolyCarbonateresin) ;PP),而第二组接框21为 较软材质,选用硅橡胶(Silicone riAber),可借射出成型技术一体将第一组接框20包覆, 并可一体成型较舒适的贴脸部,且,第一组接框20与第二组接框21相对应设有卡接臂204 与卡槽214,以强化两者一体组接后的组接强度。另,该第一、第二组接框20、21相对应分别 设有用于容置镜片的收容槽201、211。另,该第一组接框20的外侧缘设有固接轴202,而第 二组接框21设有组配槽212用于与扣具4组接(参照图4B)。该镜片30、31组配时先组装于第一组接框20的收容槽201内,当第二组接框21 一体射出成型时再借以将第一组接框20及镜片30、31 —起包覆收容于第二组接框21的收 容槽211内。该扣具4包含可相互组接为一体并提供泳镜的头带穿引的第一盖体40与第二 盖体41,及组装于第一、第二盖体40、41间的操作件42,其中该第一盖体40上设有轴接座 401,可与该第一组接框20的固接轴202组接。另,第一盖体40上设有轴接孔402,可用于 组接该操作件42,且,于内侧设有两挡壁403,用于对该操作件42作适当的限位。又,该第 一盖体40 —端设有轴柱404,可供头带的穿引定位,且,远离该轴柱404的一端设有组接臂405,可组装于第二组接框21的组配槽212内,借此使得第一盖体40组接于第二组接框21 的下缘(参照图4B)。而该第二盖体41设有缺口 410。第一、二盖体40、41的结合,于第二盖体41的内侧设有卡柱411,而于第一盖体40 上相对于卡柱411设有卡槽406。另,第二盖体41的前缘设有数个卡块412,而第二组接框 21相对于卡块412设有嵌槽213,借此使得第二盖体41组接于第二组接框21的上缘,配合 第一盖体40组接于第二组接框21的下缘,可使得第一、二盖体40、41相互结合并稳固的组 接于第二组接框21的上下缘。该操作件42包含抵压板421、作动板422、连动臂423及第一挠性臂424,以及第 二挠性臂425,其中该抵压板421与作动板422,两者相交呈L形,且于相交处的侧缘设有轴 柱420,用于枢接于第一盖体40的固接轴202,使得第一、第二盖体40、41上呈杠杆式枢接。 该连动臂423由该作动板422的近边缘轴向延伸,组装于该第一盖体40的两挡壁403之间, 可借以对该连动臂423的左右作适当的限位。且,相对于连动臂的第二盖体41,设有肋条 411 (参照图2),可于该第二盖体41组装于第一盖体40后轻压该连动臂423上方,以作适 当的限位作用(参照图4B)。该连动臂423及第一、第二挠性臂424、425采用具挠性的尼龙 (nylon)材质,且该第一挠性臂424与第二挠性臂425分别由该连动臂423的一端,往相反 方向作倾斜延伸,且两者的厚度以越靠近该连动臂423越薄,以形变后产生较佳的回复力。 另,第一、二挠性臂424、425分别设有按压部426、427,利于手部按压操作。且,第一、二挠性 臂似4、425抵靠于第一盖体40的固定柱407,能够使得第一、二挠性臂似4、425被按压时稳 固的作动。续参照图1-3,本技术组装时,先将镜片30、31组装于第一组接框20的容置槽 201内,借射出成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泳镜,与两自由端具有齿状槽的泳镜的头带组接,该泳镜包括:镜框本体;镜片,组装于该镜框本体上;及扣具,组装于该镜框本体的左、右侧缘;其特征在于,该扣具包含: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可相互组接一体并提供泳镜的头带穿引;及操作件,组装于第一、第二盖体间,包含:抵压板与作动板,两者相交呈L形,枢设于第一、第二盖体上呈杠杆式枢接;及连动臂,由该作动板的轴向延伸;以及第一挠性臂与第二挠性臂,分别由该连动臂的一端,往相反方向作倾斜延伸,并分别设有按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丕林
申请(专利权)人:巍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