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立新专利>正文

治疗阑尾炎的局部外敷药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727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阑尾炎的局部外敷药,它采用常规的贴膏基质与含有白花蛇舌草、大黄、南星、陈皮、芙蓉叶、生甘草、僵蚕、冰片、天花粉、白芷、黄芩、乳香、姜黄、黄柏、没药为原料,根据不同特性,分别以粉碎及浓缩干燥后制成细粉,经与贴膏基质混合得到膏剂,与敷料制膏切割即为成贴膏。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对于年老、儿童、妊娠妇女均可适用,具有消炎杀菌、清热解毒、散淤止痛、排脓消肿,治疗效果独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阑尾炎的局部外敷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外敷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医治阑尾炎的方法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法。手术治疗法本身就是一种创伤,还会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紧张和心理上的恐惧。而且手术治疗需要住院,手续繁琐,停工误时,还要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术后并反症很多。老年人体弱多病再加上阑尾手术后易产生其它器官的并发症和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不宜手术治疗。小儿患阑尾炎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达70%。而且发病急,病势发展快,穿孔发病率高,同时小儿恐惧打针,服药开刀,很难与医生配合,所以不宜手术疗法。如果病人全身健康状况不良,又有严重的其它疾病不能手术或在诊断中尚不能确认的阑尾炎,均应采取保守疗法。打针吃药抗炎治疗阑尾炎仍是有效的疗法。但小儿的恐惧心理,服药困难,不好合作。孕妇用药对胎儿不安全。另外患者打针、服药易发生过敏及其它药物反应和禁忌。服中药治疗阑尾炎很有效。但周期长,而且药物多为攻下剂,过量耗伤气血。所以内科中西医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都存在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阑尾炎的局部外敷药,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外贴使用,具有安全、不痛苦、使用简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阑尾炎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人体体表与内脏有着特殊的关系,因而内病外治乃中医治疗之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患处局部、穴位的贴敷,可起到全身的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的作用,以被祛病邪,止痛散结而达到治愈病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外敷药是选用常规的贴膏基质与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白花蛇舌草15-50克芙蓉叶15-25克天花粉45-55克姜黄35-45克 大黄35-40克 生甘草15-20克白芷15-20克 黄柏15-20克 南星5-20克僵蚕25-30克 黄岑35-40克 没药15-25克陈皮20-30克 冰片10-30克 乳香15-25克本专利技术的外敷药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白花蛇舌草20克 芙蓉叶20克 天花粉50克 姜黄40克 大黄40克生甘草10克 白芷10克黄柏20克 南星5克 僵蚕20克黄岑40克没药10克陈皮20克 冰片5克 乳香10克将上述各原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外敷药的制备方法是1、首先取上述除乳香、没药、冰片之外的原料,加水浸泡2-4小时,再加水煎煮2次,药液合并,浓缩至1∶1浓度后,加2倍的95%的乙醇搅匀,常温静置48小时,过滤弃渣、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比重1.23-1.28备用;2、将上述的浓缩液在80℃下烘干48小时,每隔24小时搅动一次,干燥后过筛160目细粉备用;3、将乳香、没药、冰片粉碎成120目细粉备用;4、将上述全部细粉混合后,加入药用透皮剂和贴膏基质搅匀后即得到膏剂,与敷料制膏后切割即制得贴膏成品。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制备方法是将原料中加水1500-2500ml,加热煎熬至800-1000ml后弃渣,用慢火煎至550-600ml后浓缩成膏,加2%的氮酮50ml,干燥后制成细粉,与医用透皮剂和贴膏基质充分混合得到膏剂,与敷料上制膏后切割即制得贴膏成品。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上述的原料加水1500-2500毫升,加热煎熬至800-1000毫升后弃渣,继续在慢火上煎熬至550-600毫升后,浓缩成膏加2%氮酮50毫升,经火烘干制成细粉,加入贴膏基质混匀,与敷料制膏后切割即为成品。上述的贴膏基质是选用医用压敏胶或巴布剂。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机理是由于人体皮肤表面各层组织尤其是角质层表面,有很强的半渗透性,皮肤有大量的毛孔和汗腺管是药物进入人体的一种途径。腹壁比较松软,表面角质薄嫩,药物易于穿透而被吸收。此贴膏性能有很强的消炎消肿和止痛作用。由于急性阑尾炎属于中医学中的肠痛范围,多数由饮食不节,累急奔走,情志不畅、外感六淫、外邪浸入等导致气滞血瘀、经络阻隔、郁久化热、热腐成痈、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尾炎症状,而外敷膏药后局部病变的作用则易行气活血,清热去邪、通经活络,散瘀止痛从而使患者康复。本专利技术的贴膏具有下述优点1、本专利技术选用的中草药原料,各组份符合药政法规,通过局部的贴敷疗法,达到治疗目的,对人体无毒副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贴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导滞之功效,对治疗阑尾炎有独到的疗效。而且适于各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使用、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为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外敷药对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该阑尾炎膏贴敷于局部能与皮肤紧密接触,不易滑动,在病灶处皮肤形成密闭状态,汗水难以蒸发、扩散,使皮肤角化层含水量由5%-15%左右,增加至50%,角化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使药物的透皮率可增4-5倍;同时由于皮肤温度从30度增至37度,促进了药物的透皮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改变阑尾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从而改善局部病理变化促进炎症的消退吸收,达到治愈之目的。使用方法及用量此贴膏直接贴于洗净之右下腹麦氏点,每12-24小时换一次;急性单纯性、慢性阑尾炎2-4贴即可。经对450例患者作了疗效统计观察,治疗组单纯以局部外用阑尾炎膏药,对照组以中西医保守疗法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表1为疗效比较 表2为治愈时间比较 以上观察结果表明阑尾炎贴膏有效率达98.4%。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按下述配比选取原料(千克)白花蛇舌草2 芙蓉叶2天花粉5姜黄4 大黄4生甘草1 白芷1 黄柏2 南星0.5僵蚕2黄岑4没药1 陈皮2 冰片0.5乳香1其制备方法如下1、先取白花蛇舌草、大黄、南星、陈皮、芙蓉叶、生甘草、僵蚕、天花粉、白芷、黄芩、姜黄、黄柏加水浸泡清洗3次去除杂质,再加水浸泡2-4小时后再加水煎煮2次,药液合并浓缩至1∶1浓度后,加2倍的95%的乙醇搅匀,常温静置48小时过滤弃渣,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比重为1.23-1.28备用;2、将上述的浓缩液在80℃下燥干48小时,且每隔24小时搅动一次,待干燥后制成干粉过筛160目细粉备用;3、将乳香、没药、冰片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筛120目细末备用;4、将上述全部细粉加入药用透皮剂及医用压敏胶或巴布剂搅均后即得到膏剂,上机与布敷料制膏后切割即为成品阑尾炎贴膏。实施例2按实施例1配比选取的原料,加水1600毫升,加热煎熬至850毫升后弃渣,继续用慢火上煎至560毫升后,浓缩成膏,加2%氮酮50毫升,进行干燥制成药物细粉,与医用压敏胶混合得到膏剂,在上机与布敷料制膏后切割即为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局部外敷药,其特征是它选用常规的贴膏基质与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白花蛇舌草15-50克芙蓉叶15-25克天花粉45-55克姜黄35-45克大黄35-40克生甘草15-20克白芷1 5-20克黄柏15-20克南星5-20克僵蚕25-30克黄岑35-40克没药15-25克陈皮20-30克冰片10-30克乳香15-25克。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4-3-31 20041001882711.一种治疗阑尾炎的局部外敷药,其特征是它选用常规的贴膏基质与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花蛇舌草15-50克 芙蓉叶15-25克天花粉45-55克姜黄35-45克 大黄35-40克 生甘草15-20克白芷15-20克 黄柏15-20克 南星5-20克僵蚕25-30克 黄岑35-40克 没药15-25克陈皮20-30克 冰片10-30克 乳香15-25克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阑尾炎的局部外敷药,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白花蛇舌草20克 芙蓉叶20克 天花粉50克 姜黄40克 大黄40克生甘草10克 白芷10克 黄柏20克 南星5克 僵蚕20克黄岑40克没药10克 陈皮20克 冰片5克 乳香10克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治疗阑尾炎的局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君杨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杨立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