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生专利>正文

苦茶与大黄组合物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246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苦茶与大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苦茶20-30、大黄60-90;苦茶与大黄研磨后合成散剂。本品用浓茶水泡15分钟后外敷患处,2-5天痊愈。是利用两者相辅相成的功用,治疗病毒引起的发于腰部“缠腰火丹”带状疱疹,既成群水疱,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中医学称“蛇丹”。能起杀菌、抗菌,抑制和治疗作用。区别于现有中草药复方制剂,通过实验及试验证实;该品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作用明显,不复发,经济简便,比较现在临床治疗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内服药及外用方法有本质的差异,从根本上解除病痛。治疗数十人,显效率25%,治愈率75%,有效率100%。该技术克服了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病毒应用限制和不足,为其广泛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宜于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苦茶与大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制剂,特别是苦茶与大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苦茶与大黄组合或其提取物的组合,是利用两者相辅相成的功用,治疗病毒引起的发于腰部“缠腰火丹”带状疱疹,既成群水疱,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中医学称“蛇丹”。能起杀菌、抗菌,抑制和治疗作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中草药医用少为单味,多为复方,讲究君臣佐使,往往以一、二味君药为主治疗疾病,但由于中草药成份复杂,除有效成份外,还有大量杂质,甚至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副作用,以致毒害,需要其他臣药佐使来消除影响,帮助吸收,因而方剂容积过大,不利使用,还存在消此复彼的毒副作用,以及相互抵消,降低药效,难以发挥主药的真正作用,特别是吸收慢、药效低,亟待改进。苦茶为山茶科植物茶的嫩芽、叶、带绿灌木或小乔木。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化学成分茶叶含嘌呤类生物碱,以咖啡碱为主。含量约1%-5%,并含微量的可可豆碱、茶碱和黄嘌呤,还含鞣质,以没食子酰—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为主,并含有少量左旋没食子儿茶精。没食子表儿茶精。咖啡碱在茶叶中大部分与鞣质结合而存在。我国所产的市售茶叶,一般含咖啡碱2%-4%,含鞣质约5%-15%,又含发挥油0.6%是茶叶的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β,r-乙烯醇,约占50%-90%,并含a-乙烯醛,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牻牛儿醇等,另含三萜皂苷及其苷元,茶皂醇,茶叶皂苷等。还含维生素C130-180毫克%,少量胡萝卜素,二氢麦角甾醇,槲皮素,山柰酚等以及黄酮醇与没食子酸所组成的一些脂;药理作用茶叶中所含的茶碱和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大的兴奋作用,小剂量能兴奋大脑皮层,睡意减少,疲劳减轻,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对心脏有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可致心律失常;有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作用;有明显的降压及抗动脉硬化作用;具有促纤溶,抗血凝及抑制血栓形成;茶叶尚有抗衰老作用;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有平喘作用,增强人骨骼肌活动能力;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茶叶及有效成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抗癌机制除能直接杀伤癌细胞外,可能与抑制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抗诱变,清除含氧自由基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茶叶提取物咖啡碱和鞣质,对牛痘,单纯性疱疹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药性味苦、甘、性凉。归心、肺、胃、肾经。功能清头目,提精神,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0克,泡茶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大黄常用异名将军、川军、黄良、蜀大黄、锦文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根径及根。掌叶大黄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粗壮肥厚。茎直立,中空,高达2米左右。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野生或栽培;唐古特大黄又名鸡爪大黄,北大黄,本种与掌叶大黄极相似,主要区别为叶片深裂,裂片常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狭线形,花枝紧密,向上直立,紧贴于茎。生于山地林缘较阴湿的地方;药用大黄又名南大黄,马蹄大黄,雅黄,本种与上两种主要区别基生叶与浅裂,裂片呈大齿形或宽三角形;托叶鞘膜质,较透明,上有短毛;花较大,淡黄绿色,果枝开展,翅果边缘不透明。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化学成分大黄含蒽醌衍生物,鞣质和有机酸等,游离蒽醌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结合蒽醌有大黄素甲醚-8-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苷,大黄酚-1-葡萄糖苷等;双蒽酮类成分有掌叶大黄二蒽酮、A、B、C、D等。还含树脂、表儿茶精,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酰葡萄糖等。药理作用大黄有下泻作用,这种作用受煎煮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大黄加热时间延长,则下泻作用减弱,故而煎煮30-60分钟为宜。大黄的下泻成分为番泻苷;大黄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大黄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等作用,大黄的抗菌谱广,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强;大黄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种动物实验表明,大黄有止血作用,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a-儿茶精和没食子酸;大黄酸和大黄素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动物实验表明,大黄还有降脂利尿保肝等作用。药性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功能攻积导滞,泻火解毒,青热利湿,凉血止血。临床应用用于实积便秘,脘腹胀满;用于湿热积滞泻痢,里急后重;用于湿热黄疸,淋病,水肿;用于火邪上炎诸症,如头痛,目赤肿痛,咽喉疼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伴有大便燥结着;用于热毒痈肿,丹毒,疮疡,烫伤等。此外,现大黄也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多单用大黄粉口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克,研末0.5-2克,或泡饮。外用适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利用现代生化技术及中医药学理论,提供一种苦茶与大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中草药苦茶与大黄研磨后合成散剂,利用这两味中草药相辅相成的功效,治疗病毒引起的发于腰部“缠腰火丹”带状疱疹。能起杀菌、抗菌,抑制和治疗作用。苦茶与大黄组合物,苦茶20-30、大黄60-90。苦茶可为提取物生物碱,以咖啡碱为主,含量约1%-5%,并含微量的可可豆碱、茶碱和黄嘌呤,还含鞣质,以没食子酰—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为主,并含有少量左旋没食子儿茶精;另含三萜皂苷及其苷元,茶皂醇,茶叶皂苷;大黄可为提取物蒽醌衍生物,鞣质和有机酸等,游离蒽醌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结合蒽醌有大黄素甲醚-8-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苷,大黄酚-1-葡萄糖苷等;双蒽酮类成分有掌叶大黄二蒽酮、A、B、C、D等,还含树脂、表儿茶精,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酰葡萄糖。苦茶与大黄组合物制备方法,苦茶与大黄研磨后合成散剂。苦茶与大黄组合物,区别于现有中草药复方制剂,通过实验及试验证实该品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作用明显,不复发,经济简便,比较现在临床治疗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内服药及外用方法有本质的差异,从根本上解除病痛,利用了大黄提取物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作用及苦茶提取物咖啡碱和鞣质的作用,能杀菌、抗菌,抑制和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治疗数十人,显效率25%,治愈率75%,有效率100%。该技术克服了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病毒应用限制和不足,为其广泛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宜于普及推广。用法本品用浓茶水泡15分钟后外敷患处,2-5天痊愈。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苦茶与大黄组合物,苦茶10克、大黄30克。本品用浓茶水泡15分钟后外敷患处,2-5天痊愈。实施例2 苦茶与大黄组合物,苦茶12克、大黄30克。本品用浓茶水泡15分钟后外敷患处,2-5天痊愈。实施例3苦茶与大黄组合物制备方法,苦茶10克与大黄30克研磨后合成散剂,研磨细度为50目。实施例4苦茶与大黄组合物,可根据不同目的加入各种药物,作为多种配方的载体。实施例5(典型病历)王X 男 60岁,曾在医院诊断为病毒性疱疹,用普而敏、苯海拉明、可的松软膏、病毒灵、双黄连胶囊、维生素B1、B2等药物均无效,后本品用浓茶水泡15分钟后外敷患处,2天痊愈。韩XX 女 62岁,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带状疱疹,医生要求打点滴,服药,费用约需1000-1500元,因经济状况原因,老人只要求开点内服、外用药,其中有双黄连、维生素B1、B2、牛黄解毒片、艾力克液。患者用药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加剧,患病处面积增大,疼痛加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苦茶与大黄组合物,苦茶20-30、大黄60-90。

【技术特征摘要】
1.苦茶与大黄组合物,苦茶20-30、大黄60-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苦茶与大黄组合物,苦茶可为提取物生物碱,以咖啡碱为主,含量约1%-5%,并含微量的可可豆碱、茶碱和黄嘌呤,还含鞣质,以没食子酰—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为主,并含有少量左旋没食子儿茶精;另含三萜皂苷及其苷元,茶皂醇,茶叶皂苷;大黄可为提取物蒽醌衍生物,鞣质和有机酸等,游离蒽醌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结合蒽醌有大黄素甲醚-8-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苷,大黄酚-1-葡萄糖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生王晓东王晓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