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首次间伐年龄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5736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林首次间伐年龄的确定方法,利用人工林林木之间的平均距离与冠幅的比值与年龄的曲线方程的拐点确定人工林的首次间伐时间。对应于杉木人工林,造林密度分别为1667、3333、5000、6667和100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时间分别为14年、10年、9年、7年和6年;对于马尾松人工林,造林密度分别为1667、3333、5000和6667株/hm2的马尾松人工林,首次间伐时间分别为9年、8年、7年和6年。计算简单、可直接通过造林密度确定首次间伐年龄。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first thinning age in plan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first thinning plantation age, the ratio of inflection point curve equation of the average distance and the age and the crown by artificial forest between the plantation thinning time determined for the first time. Corresponding to the Chinese fir plantation, afforestation density were 1667, 3333, 5000, 6667 and 10000 plants /hm2 Chinese fir plantation thinning first time was 14 years, 10 years, 9 years, 7 years and 6 years; for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afforestation density were 1667, 3333, 5000 and 6667 strains of /hm2 the Masson Pine plantation, the first thinning time were 9 years, 8 years, 7 years and 6 years. Simple calculat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thinning age directly through afforestation d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森林经营中,间伐是贯穿林分整个生长过程的重要措施,也是利用木材的方式之一。在间伐技术体系中,间伐时间是重要的技术要素。为使间伐获得最佳的效果,使林分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必须确定适宜的间伐时间。适时的间伐通过调整林木组成和林分密度扩大保留木的营养空间,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既能显著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和质量, 维持林分的稳定性,又可提供部分小径材和薪材,加快后续资源的培育,进而提高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有技术中,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就间伐起始期、间伐方法、间伐强度、间隔期及其生长效应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确定首次间伐年龄的方法。如黄家荣根据林分断面积连年生长量曲线的几何特征,提出林分断面积连年生长量曲线的下降速度与过峰点和右拐点的直线斜率相等的点作为间伐起始点,以右拐点作为间伐终点。据此,在推导了确定间伐时间一般方法的同时,具体给出了以Richards生长函数为基础的间伐时间确定方法。除此模型方法之外,还有根据林分生长量确定、根据林木自然整枝强度确定、 根据林木分化程度确定、根据自然稀疏率来确定、根据林分郁闭度确定、根据冠高比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林首次间伐年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人工林林木之间的平均距离与冠幅的比值与年龄的曲线方程的拐点确定人工林的首次间伐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刚盈张连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