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点以及使用了该电气接点的电力开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6144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接点以及使用了该电气接点的电力开闭器,该电气接点是气体中的滑动性优良的电气接点,作为耐电弧成分使用适合的耐火性金属,维持能够实现致密化的高焙烧性,并且能够通过低强度化降低熔敷分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气接点包含耐火性金属、高导电性金属、以及易氧化性金属,所述耐火性金属是C、Mo、W中的某一种,所述高导电性金属是Cu,所述易氧化性金属是从Co、Be、Fe、Si、Ti、Zr、B、V以及Nb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Electrical contact and power switch using the sam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al contact and the electrical contact of the power switch is used, the electrical contact sliding electrical contact is excellent in gas, as the arc resistance of refractory metal components used for maintenance, to achieve a high baking densification, and can reduce the low intensity by cladding separation force. The electrical conta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a refractory metal, highly conductive metal, and easy oxidation of metals, the refractory metal is C, Mo, W in one, the high conductivity of the metal is Cu, the oxidation of the metal is at least one selected from Co, Be, Fe Ti, Si, Zr, V, B, and N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气体中进行滑动接触而使电流通电/切断的电气接点和使用了该电气接点的电力开闭器。
技术介绍
在电力受配电系统的保护机器即各种切断器、开闭器中,其电流开闭部在多数的情况下被设置在绝缘性、电弧的扩散消灭性优良,且对电流切断有利的真空中。为此,需要用于维持真空气氛的真空容器等,构造、制造工序变得复杂。但是,对于这些机器,要求小型、轻量化、廉价化等,需要使构造简化,期望不需要气氛维持容器且构造单纯的大气体中的电流开闭。另外,对于机器的小型化,使进行电气接点的开闭动作的操作机构部小型化是有效的,因此,需要减小电气接点彼此由于焦耳热而熔敷时的分离力。此外,在电气接点间的接触中伴随有不少的滑动(磨擦),所以期望电气接点的耐磨耗性优良,且由于滑动引起的损耗少。因此,在电气接点中,要求能够在气体中无障碍地进行通电/切断,熔敷分离力小、且耐磨耗性优良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致密且电气性能以及滑动性优良的气体电气接点。其通过对Cu-W、Cu-M0类的焙烧体溶融浸渍Cu并致密化,而提高了通电性等电气性能,并且添加 BN等滑动性提升成分,实现了气体中滑动性的改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113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问题)电流开闭机器的接点材料一般由包含耐火性金属和高导电性金属的复合材料构成。此处,耐火性金属是指,用于赋予耐电弧性、耐电压性能的成分,是熔点1800°C以上的比较高熔点的金属。另外,高导电性金属是指,用于带来通电性的成分,是以室温中的电阻率为3μ Ω · cm以下的Cu为代表的良导体金属。包含这些成分的接点材料为了维持良好的通电性,需要无缺陷且健全的致密体,另一方面,要求在通过通电焦耳热而相互熔敷时易于分离,因此优选为低强度。此外,针对气体中的良好的滑动性、耐磨耗性的要求,添加了 BN等滑动性提升成分的专利文献1的接点材料由于包含BN等化合物,所以其焙烧性降低,难以仅通过低成本的焙烧制法来实现致密化。为此,在焙烧后对Cu进行溶融浸渍,但这导致制造成本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中的滑动性优良的电气接点,作为耐电弧成分, 使用适合的耐火性金属,维持能够实现致密化的高焙烧性,并且能够通过低强度化降低熔敷分离力。(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接点,其特征在于,包含耐火性金属、高导电性金属、以及易氧化性金属,所述耐火性金属是C、Mo、W中的某一种,所述高导电性金属是Cu,所述易氧化性金属是其氧化物生成自由能量比所述耐火性金属以及所述高导电性金属的氧化物生成自由能量低的元素。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接点,其特征在于,包含耐火性金属、高导电性金属、以及易氧化性金属,所述耐火性金属是C、Mo、W中的某一种,所述高导电性金属是Cu,所述易氧化性金属是其氧化物的晶体构造为六方晶的元素。所述易氧化性金属是从Co、Be、狗、Si、Ti、Zr、B、V以及Nb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气体中的滑动性优良的电气接点,作为耐电弧成分,使用适合的耐火性金属,维持能够实现致密化的高焙烧性,并且能够通过低强度化降低熔敷分离力。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接点杆的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气体中电流开闭部的构造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 电气接点;2 通电杆;3 接通电极;4 断路电极;5 接地电极;6 绝缘筒;7 主电路导体;8 绝缘连接接头;9 操作杆;10 反密闭空间;100 接点杆;200 气体中电流开闭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者发现,为了赋予气体中的优良的耐磨耗性(滑动性),将接点的滑动面的磨耗方式设为“氧化磨耗”是有效的。即,在气体中滑动时的接点表面中,与由于磨擦热引起的温度上升相伴的氧化层形成量越多,磨耗量(损耗量)越少,其原因为成为通过磨擦仅去除了表面的氧化层的“氧化磨耗”方式。相反,如果接点表面的氧化层形成量少,则滑动面中的与对方材料的接触变得直接,易于产生接点或者对方材料的粘合、剥离、脱落等,由此, 磨耗方式成为“粘合磨耗”、“磨损磨耗”,磨耗量变大。因此,气体中滑动时的接点表面优选易于通过磨擦热形成氧化层。另外,发现了为了同时实现电气接点材料的致密化和低强度化,在耐火性金属粒子与高导电性金属基体的界面产生物理的失配是有效的,产生该界面失配的耐火性金属与高导电性金属的组合能够实现低强度化以及与其相伴的熔敷分离力的减小。根据这些发现,本专利技术的电气接点包括耐火性金属、高导电性金属、以及易氧化性金属,耐火性金属是C、Mo、W中的某一种,高导电性金属是Cu,易氧化性金属是其氧化物生成自由能量比耐火性金属以及高导电性金属的氧化物生成自由能量低的元素。通过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物生成自由能量低于耐火性金属以及高导电性金属的氧化物生成自由能量, 利用滑动时的磨擦热而在接点表面容易地生成氧化层,使磨耗方式成为氧化磨耗,能够抑制磨耗量。另外,C、Mo、W都不与Cu反应、固溶,所以由于耐火性金属是C、Mo、W中的某一种,且高导电性金属由Cu构成,比较容易地产生两者间的界面失配而使界面强度降低,能够减小接点熔敷时的分离力。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气接点处的易氧化性金属是其氧化物的晶体构造为六方晶的元素。如果氧化物的晶体构造是六方晶,则利用通过晶体的六角平面层的层间剪切而得到的自我润滑效果,能够减轻接点表面的磨擦电阻,提高滑动性。本专利技术的电气接点处的满足所述的某一个条件的易氧化性金属是Co、Be、Fe、Si、 Ti、Zr、B、V、Nb。通过将它们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用作易氧化性金属,在滑动时的接点表面通过磨擦热容易地生成氧化层,或者,在接点表面生成具有六方晶的晶体构造的氧化层,能够发现所述磨耗量降低、滑动性提高等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气接点处,耐火性金属的含有量是1 60体积%。如果耐火性金属的含有量少于该范围,则通过耐火性金属粒子与高导电性金属基体的界面失配得到的低强度化效果并不充分,熔敷分离力的效果不足,如果多于该范围,则由于致密化不充分、电阻增大等而使使耐熔敷性、通电性能降低。另外,耐火性金属的C、Mo、W由于各自比重不同,所以期望的耐火性金属的含有量根据元素不同而不同,C优选为1. 0 4. 0体积%,Mo优选为 8. 0 32. 0体积%,W优选为15. 3 60. 0体积%。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气接点处,易氧化性金属的含有量是0.3 6体积%。如果易氧化性金属的含有量少于该范围,则接点表面的氧化层形成不充分而得不到滑动性的提升效果,如果多于该范围,则电阻大的表面氧化层的厚度变得过大,而对通电性能造成障碍。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气接点的制造方法中,在混合了耐火性金属、高导电性金属、以及易氧化性金属各自的粉末之后,加压而形成相对密度65 %以上的成形体,将该成形体加热至 Cu的熔点(1083°C)以下的温度而焙烧。通过该方法,得到耐火性金属和高导电性金属以及易氧化性金属均勻地混合的组织,能够得到在耐火性金属和高导电性金属的界面中形成了空隙的失配状态,能够大幅降低熔敷后的分离力。由于在焙烧过程中的冷却时根据耐火性金属与高导电性金属的热膨胀差产生的收缩差,产生该界面处的空隙。S卩,由于与所述耐火性金属相比,Cu的热膨胀率更大,所以在冷却时,Cu大幅收缩,在界面附近的Cu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接点,其特征在于,包含耐火性金属、高导电性金属、以及易氧化性金属,所述耐火性金属是C、Mo、W中的某一种,所述高导电性金属是Cu,所述易氧化性金属是其氧化物生成自由能量比所述耐火性金属以及所述高导电性金属的氧化物生成自由能量低的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池茂森田步佐藤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