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泛达公司专利>正文

可逆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464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再端接的、无卷曲的ST型光纤连接器组件包括弹簧加压的套箍架组件和用于组件端接的可再用的触发系统。光连接器可通过合适的凸轮触发工具进行端接。连接器包括外壳,诸如与匹配的适配器相匹配的卡销、保持在外壳背面内的脊柱、位于脊柱内的套箍架以及位于套箍架和脊柱之间的凸轮。套箍架包括对准键,暴露对准键来与凸轮触发工具相匹配,来相对于其他连接器组件锁定套箍架的旋转。凸轮包括位于其前表面上的凸轮触发切口,其与凸轮触发工具界面相匹配并能使凸轮在逆触发和触发位置之间旋转,凸轮触发切口还接收通过其的套箍架的对准键。凸轮还包括促动现场光纤夹的第一凸轮轮廓和促动缓冲夹的第二凸轮轮廓。连接器还可包括对准平面和防止各个部分的旋转和轴向运动的特征。因为这种凸轮在使用时是没有暴露在外的,因此可以防止不小心产生的逆触发。

Reversi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A reusable, non crimp ST typ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es a spring loaded ferrule assembly and a reusable trigger system for termination of the component. The optical connector can be terminated by means of a suitable cam trigger. The connector includes a housing such as a pin that matches the adapter, a spine resting in the back of the case, a ferrule within the spine, and a cam between the ferrule and the spine. The ferrule includes an alignment key that exposes the alignment key to match the cam triggering tool to lock the rotation of the ferrule with respect to the other connector components. Located i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cam includes a cam activation cutout with cam activation tool interface matching and enables the trigger and trigger cam in the inverse position between the rotating cam activation cutout also receiving through its hoop frame alignment key. The cam also includes a first cam outline for actuating the field optical fiber clip and a second cam contour for actuating the cushion clip. The connector may also include features for aligning the plane and preventing rotation and axial movement of the respective portions. Because the cam is not exposed when used, it prevents the reverse triggering caused by careless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再次端接的、无卷曲的(n0-Crimp)ST型光连接器组件包括装有弹簧的套 箍架(ferrule holder)组件和用于端接组件的可再用的触发系统。该光连接器可被适宜 的凸轮触发工具端接。
技术介绍
光纤网络在远程通讯应用中由于相对于铜线网络具有较大的带频宽度和远程能 力而变得越来越普及。然而,与铜线网络相比,纤维光缆的连接以其更加挑剔和困难的接线 著称。在光纤接口中毗连的玻璃芯的对准对于连接的性能至关紧要。另外,标准“筒和 抛光(pot and finish)”光纤连接器的现场安装是及其耗费工时和专家力量的。在大多数 应用中,安装者需要预备纤维端部,将纤维端粘结在连接器中,除去从连接器端面多余的纤 维,并且抛光连接器端面以获得光学性能最佳的几何形状。端面抛光是一项困难而耗费时 间的步骤,尤其在使用单模光纤时,通常使用自动抛光机器才能获得最佳性能。然而,自动 抛光机器通常是庞大而昂贵的,不宜在现场使用。光纤尾纤(pigtail)连接器消除了如此冗长的步骤,并且可在工厂内用一定长度 的光纤预备好。然而,这些需要昂贵的熔接机和保护套箍。光纤梢头(stub)连接器设计来消除熔接设备和冗长的端接步骤。光纤梢头采用 的是在连接器中从现场光纤剪成的较短的光纤梢头。光纤梢头一般需要一个卷曲(crimp) 来触发粘结(splice)或保持现场光纤,或两者兼有。然而,发生在接口点或其他点上保持 现场光纤的卷曲操作可能有拉动现场纤维与梢头纤维分开的倾向,或者损坏接口的信号通 过能力。此外,由于卷曲通常是不可逆的过程,如果在卷曲后发现连接器性能不良,则必须 截去这个连接器。这将浪费一个光纤梢头连接器和一定长度的光纤光缆,并需要一个新的 连接器和光纤光缆端来端接。近来,研制出可再用的或可再次端接的光纤梢头连接器,诸如2003年8月25日 申请的共同指定为US申请号10/647848文件中公开的,该文件的全部主题在此引入作为 参考。另一种已知的可再用或可再次端接的光纤梢头连接器公开在共同指定为US申请号 11/262660 (Panduit Docket LCB490)的文件中,该文件的全部主题在此引入作为参考。由于这种可再次端接的连接器的尺寸较小,在现场时常常难以端接这种连接器。 此外,还可能在之前的连接器的设计中出现使用期间的偶然的逆触发(de-activated)。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再次端接的光纤连接器组件,可很容易地、可靠地在现场端 接一个可再次端接的光纤梢头连接器。可再次端接的光纤梢头连接器组件的优点是具有一个内部凸轮机构,其可通过连 接器组件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另一个连接器组件的相对旋转来端接光纤梢头。可使用手持的 凸轮触发工具,或与连接器支持结构一起来完成触发,以获得简易的和迅速的光纤光缆的 现场端接。在典型实施例中,可再次端接的连接器是ST型的连接器。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连接器包括一个外壳,诸如与匹配适配器(adapter)相配 套的卡销(bayonet)、保持在外壳背面内的脊柱(baclcbone)、在脊柱内的套箍架和在套箍 架和脊柱之间的凸轮。优选地,套箍架包括对准键,暴露对准键来与凸轮触发工具相匹配以 相对于另一个连接器部件锁住套箍架的旋转。在典型实施例中,凸轮包括凸轮触发切口(cutout),其正面与凸轮触发工具界面 相匹配,以能够在逆触发和触发位置之间旋转凸轮,该凸轮触发切口还容纳了贯穿的套箍 架的对准键。凸轮还包括驱动现场光纤夹(clamp)的第一凸轮轮廓(camming profile)和 驱动缓冲夹(buffer clamp)的第二凸轮轮廓。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连接器还可包括对准平面(nat)和阻止各种部件的旋转 和轴向运动的特征。仍然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因为在匹配时并没有暴露出凸轮,因此可以防止由 于疏忽引起的逆触发。当看到以下公开的内容时将可得知其他特征和优势。 附图说明参看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各种典型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了典型的预先抛光的无卷曲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图;图2示出了图2的光纤连接器的装配好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沿着中心线(忽略应变消除罩)的图2的光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图4示出了在图1的光连接器中的套箍架的局部横截面透视图;图5示出了图1的光连接器的典型凸轮的透视图;图6示出了沿着中心线的图5的凸轮的横截面视图;图7示出了沿着线7-7的图6的凸轮的横截面视图;图8示出了沿着线8-8的图6的凸轮的横截面视图;图9示出了图1的光连接器的典型卡销的局部横截面透视图;图10示出了图1的光连接器的典型脊柱的透视图;图11示出了图10的脊柱的后部透视横截面视图;图12示出了图1的光连接器的典型锁紧螺母的透视图;图13示出了图1的光连接器的典型凸轮板(cam plank)的透视图;图14示出了图1的光连接器的典型V型板的透视图;图15示出了图1的光连接器的典型套箍的透视图16示出了图1的光连接器的典型光纤梢头;图17示出了图1的光连接器的典型应变消除罩;图18示出了在组装前的图1的光连接器的套箍架副装配(sub-assembly)的分解 透视图;图19示出了处于组装状态的图1的套箍架副装配的透视图;图20示出了组装前的图1的光连接器的凸轮副装配的分解透视图;图21示出了处于组装状态的图20的凸轮副装配的透视图;图22示出了组装的套箍架副装配和凸轮副装配的分解透视图;图23示出了一次装配的图22的副装配的透视图;图M示出了在非触发位置上的光连接器的内部凸轮的横截面视图;图25示出了在局部触发位置上的光连接器的内部凸轮的横截面视图;图沈示出了在整个触发位置上的光连接器的内部凸轮的横截面视图;图27示出了依据一个典型实施例的凸轮触发工具基座1和凸轮触发工具2的分 解透视图;图观示出了图27的凸轮触发工具基座1的透视图;图四-30示出了图27的凸轮触发工具2的正面和背面的透视图;图31-33示出了凸轮触发工具组件的透视图,其中图31示出了 了靠近基座1的凸 轮触发工具2,图32示出了安装在基座1上的凸轮触发工具2的正面视图,以及图33示出 了安装在基座1上的凸轮触发工具2的背面视图;图34-35示出了在凸轮触发工具组件上安装可再次端接的光纤连接器的过程;图36示出了当凸轮触发工具位于第一位置时,安装在凸轮触发工具组件中的可 再次端接的光纤连接器;图37示出了当凸轮触发工具位于旋转的第二位置时,安装在凸轮触发工具组件 中的可再次端接的光纤连接器;图38示出了当移去了连接器卡销和弹簧以示出内部部件时,安装在图37的凸轮 触发工具组件中的可再次端接的光纤连接器;图39示出了当凸轮触发工具位于第二位置并且移去了连接器卡销和弹簧以示出 内部部件时,安装在图38的凸轮触发工具组件中的可再次端接的光纤连接器;图40示出了安装在凸轮触发工作中作为光学-凸轮(Opti-Cam)端接工具一部分 的可再次端接的光纤连接器;图41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ST型光纤连接器的典型卡销的透视图;图42示出了图41的卡销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图43示出了具有图41的开口和应变消除罩的典型ST型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图44示出了出于简洁目的移去了卡销和压缩弹簧的图43的光纤连接器的脊柱组 件的透视图;以及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逆端接现场光纤的可再端接的光纤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与匹配的适配器相匹配的外壳;保持在外壳内的脊柱;位于外壳内的套箍架,所述套箍架适于保持套箍,所述套箍架包括提供所述套箍架与所述匹配的适配器之间径向对准的径向延伸的对准键,所述套箍架紧固到所述脊柱,使得所述套箍架与所述脊柱在旋转时锁定;以及围绕所述套箍架定位的凸轮,所述凸轮构造成触发现场光纤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L·库弗S·M·马斯S·P·布罗维尔R·T·菲茨帕特里克P·J·欧文M·M·瓦格纳
申请(专利权)人:泛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