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根据窗外风速风向调节叶片开度及方向的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6826 阅读:6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窗外风速风向调节叶片开度及方向的百叶窗。该百叶窗包括其内部有空腔或在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的若干纵向设置、同步转动、且在转到关窗状态下时位于同一平面的叶片,固定安装在这些叶片上的转轴,相对于窗台固定以支撑转轴的上下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叶片上端的相同位置处均有与转轴平行的转销,这些转销以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状态与同一连杆铰连;在窗口外侧上部设置有其下边缘不高于叶片上端边缘的外挡风板;上轴承连接为一长条,该长条两端固定在窗口内的两侧,在该长条与窗口顶面之间设置有内挡风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手动地同步调节,在改为机动或自动控制之联动时,因仅仅只需一台电机和相对简单的控制装置,故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A shutter that adjusts the opening and direction of the blade according to the wind speed outside the window

A shutter that adjusts the opening and direction of the blade according to the wind speed outside the window. The louver includes the internal cavity filled with a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settings, or leaves in the same plane, and the synchronous rotation to close the window when the state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in the cavity, the rotating shaft is installed in the blade, relative to the fixed window to support the upper and lower shaft bearing. In the invention, in the same position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blade shaft are parallel to the rotating pin, these pins to form a parallelogram mechanism with the same connecting rod hi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window; set the upper outer windshield lower edge is not higher than the upper edge of the blade; the upper bearing is connected as one strip. The strip end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indow, between the long and the window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in the windshield.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synchronize manually and manually, but also reduce the cost greatly because only one motor and relatively simple control device are needed when the linkage of the motor or the automatic control is cha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片纵向设置且可调节叶片开启角度的百叶窗。
技术介绍
百叶窗兼具有遮阳和通风的功能,例如,气象观察站的百叶箱,在其箱内始终不会受到阳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衡定的通风条件——原因是其箱体四周百叶窗的叶片均是固定的。这种叶片均固定的百叶窗还有能够挡住户外的人向室内观察的视线,所以, 在一些厕所或浴室朝向户外一侧的外墙上,也常常安装这类叶片均固定的百叶窗。然而, 在办公室或住宅的窗户上设置百叶窗时,要求又有所不同。人们为了遮挡强烈的阳光,或引入柔和的阳光,或改善室内的通风状况,如需要挡住大风但同时又想有一定量的新风吹进室内时,就需要把百叶窗做成可以同步转动其叶片,以调节叶片倾斜角度的形式。在可调节叶片倾斜角度的百叶窗中,只有其叶片宽度较宽(通常约小于窗口处的墙体厚度)且纵向设置,并可在180°或接近180°范围内调节的百叶窗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例如,当有大风从窗外左(或右)侧吹来时,人们就可以把叶片间形成的通风间隙,同步地调整到朝向右 (或左)侧,或进一步地把这种间隙同步地调小,以取得既能阻挡住大风直接吹进室内,又能得到一定量新风的效果——在申请号为2010103004612、名称为《移动式保温隔热百叶窗及其自动控制方法》中,就包括这种百叶窗。该方案仅为该百叶窗的各片叶片能够转动,就在每片叶片的转轴下端均连接了转动电机;再结合自动控制装置来驱动各个转动电机,以带动各片叶片同步转动。然而,由于是在每片叶片的转轴下端均连接转动电机的,所以,在除对各转动电机的可靠性有相对一致的要求之外,其控制装置保住电机同步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简言之,该专利技术仅百叶窗部分的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对于某些对各叶片转动角度的要求并不高、或比较在乎成本的而仅仅只需要手动的人来讲,这种在每片叶片的转轴下端均连接转动电机的结构也是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手动,加上电机与控制装置后又能够机动或自动控制的成本低廉的根据窗外风速风向调节叶片开度及方向的百叶窗。实现所述目的之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根据窗外风速风向调节叶片开度及方向的百叶窗。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方面是,该百叶窗包括其内部有空腔或在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的若干纵向设置、同步转动、且在转到关窗状态下时位于同一平面的叶片,固定安装在这些叶片上的与叶片宽度的中心线重叠的转轴,相对于窗台固定以支撑转轴的上下轴承。其改进之处是,在所述叶片上端的相同位置处均有与所述转轴平行的转销,这些转销以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状态与同一连杆铰连;在窗口外侧上部设置有其下边缘不高于所述叶片上端边缘的外挡风板;所述上轴承连接为一长条,该长条两端固定在窗口内的两侧,在该长条与窗口顶面之间设置有内挡风板。从方案可以看出,由于保证本专利技术各叶片同步转动的是包括了同一连杆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所以,在人们需要温柔阳光照进室内,需要挡住强烈阳光,需要引入微风吹进室内,或需要挡住大风,或者因其他需要而须调整叶片开启角度时,均仅需用手动方式调整其中一片叶片的开启角度和开启方向,即可带动所有叶片同步转动。显然,根据人们的喜好、 习惯和/或经济条件,在需要机动调节、甚至用自动控制方式进行调节时,仅把其中一片叶片的转轴与一台电机连接即可。在全部叶片均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还设置有内外挡风板, 需要挡住的大风也能够被挡住。简言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手动,在改为机动或自动控制之联动时,因仅仅只需一台电机和相对简单的控制装置,故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百叶窗的叶片转到完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横向水平布置于图纸);图2——本专利技术百叶窗的叶片转到垂直于窗口状态的示意图(横向水平布置于图纸); 图3——图1的k—k向剖视、放大图; 图4——图3的I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图4中下轴承俯视图; 图6——图2的B—B向剖视、放大图7——图3的C一C向放大图(仅绘制出了与叶片联动相关的部分,双点划线显示为较大转角时的叶片;为图幅清晰,仅绘制出了有代表性的两片叶片); 图8——图7的II区域局部放大图9——图3的C一C向放大图(仅绘制出了与叶片联动相关的部分,双点划线显示为较小转角时的叶片;为图幅清晰,也仅绘制出了有代表性的两片叶片); 图10——图9的III区域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窗外风速风向调节叶片开度及方向的百叶窗(参考图1、2、3、7、9,图7中的箭头表示叶片开启或关闭时的转动方向),该百叶窗包括其内部有空腔或在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的若干纵向设置、同步转动、且在转到关窗状态下时位于同一平面的叶片7,固定安装在这些叶片7上的与叶片宽度的中心线重叠的转轴71,相对于窗台固定以支撑转轴71的上下轴承(73、72)。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叶片7上端的相同位置处均有与所述转轴71平行的转销132,这些转销132以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状态与同一连杆13铰连;在窗口外侧上部设置有其下边缘不高于所述叶片7上端边缘的外挡风板10 ;所述上轴承73连接为一长条,该长条两端固定在窗口内的两侧,在该长条与窗口顶面之间设置有内挡风板11。结合对“
技术实现思路
”中所述有益效果的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上述披露,已完全能够根据具体窗口的大小等条件和/或其他要求,制造出能达到“
技术实现思路
”中所述明目的之百叶窗了。但需指出的是,如同申请号为2010103004612、名称为《移动式保温隔热百叶窗及其自动控制方法》中的现有技术百叶窗一样,仅依据达到上述目的之方案制造的百叶窗,在叶片全部关闭的情况下,还只能阻挡大风。可能存在的缝隙还存在漏风问题,更不能防止雨水浸入室内。因此,还应当如同该现有技术那样,至少在本专利技术百叶窗的外侧增加一层推拉窗,以防止漏风和雨水进入室内。当然,也可以如同下面披露的这样,针对本专利技术百叶窗自身,再作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百叶窗自身针对防止漏风和雨水的进一步改进是(参考图1、2、3、4、10):在所述叶片7转到关窗状态下观察相邻两叶片7的相对侧面之间夹有一填补该两侧面间缝隙的橡胶或人造橡胶的填缝条70,该填缝条70的一面紧贴在其中一片叶片7的侧面,另一面带有纵向设置的其横截面呈梳齿状的挤压条701,在该挤压条701未受挤压状态下,其梳齿有1/4 1/2伸过了对应叶片7侧面的投影线;在窗口内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各一块厚度与所述叶片7相同、且侧面与关窗状态下的两最近叶片7的侧面相对的窗侧条(8、9),其中一块窗侧条8的侧面紧贴有所述填缝条70,另一块窗侧条9的侧面为挤压对应填缝条70 上的挤压条701的侧面;从垂直于所述转轴71的截面上看,上述所有侧面均向同一方向倾斜,其倾斜程度以在假定相对侧面是无缝对碰的情况下,所有叶片在关闭时不发生干涉为度(如果像图7、8、9那样,叶片7朝向和背向窗外的两叶片面是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话,从垂直于转轴71的截面上看,同一叶片两侧的倾斜侧面就与它们构成了平行四边形);在窗台上固定安装有一内高外低呈两级台阶状的附加窗台14,两级台阶面均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 其倾斜角度为2° 5° (在两台阶面的平面度精度较高的情况下,倾斜角度可以取2° 3° ;必要时,在高台阶面上朝向室内的一边,还可以如图3、6所示的那样,增加一条提坝性质的挡水凸起),所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根据窗外风速风向调节叶片开度及方向的百叶窗,该百叶窗包括其内部有空腔或在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的若干纵向设置、同步转动、且在转到关窗状态下时位于同一平面的叶片(7),固定安装在这些叶片(7)上的与叶片宽度的中心线重叠的转轴(71),相对于窗台固定以支撑转轴(71)的上下轴承(73、7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片(7)上端的相同位置处均有与所述转轴(71)平行的转销(132),这些转销(132)以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状态与同一连杆(13)铰连;在窗口外侧上部设置有其下边缘不高于所述叶片(7)上端边缘的外挡风板(10);所述上轴承(73)连接为一长条,该长条两端固定在窗口内的两侧,在该长条与窗口顶面之间设置有内挡风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串禾刘红谷振宇华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