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止咳、平喘、润肺、祛痰的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治疗咳嗽的药物中,西药多为中枢神经抑制剂,长期服用大多具有成瘾性;中药多为原料药水煎煮物直接制成,服用量大,有效部位不明确,直接影响药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达到治疗由感冒引起的咳嗽、气喘,亦治疗急慢性气管炎及肺炎咳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它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吊石苣苔1000~1500g(干)或5000~7500g(鲜)、毛大丁草300~600g(干)或1500~3000g(鲜)、桔梗100~400g、甘草100~300g。制备工艺(1)将吊石苣苔、毛大丁草、桔梗、甘草粉碎后,用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量为6~12倍,煎煮时间第1次为2小时,第2,3次各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的流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得相对密度为1.12~1.18的浸膏,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浓缩,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干浸膏粉,以此干浸膏粉制成胶囊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吊石苣苔1000~1500g(干)或5000~7500g(鲜)、毛大丁草300~600g(干)或1500~3000g(鲜)、桔梗100~400g、甘草100~30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吊石苣苔1000~1500g(干)或5000~7500g(鲜)、毛大丁草300~600g(干)或1500~3000g(鲜)、桔梗100~400g、甘草100~300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1)将吊石苣苔、毛大丁草、桔梗、甘草粉碎后,用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量为6~12倍,煎煮时间第1次为2小时,第2,3次各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的流浸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得相对密度为1.1 2~1.18的浸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