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登竣专利>正文

网布椅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404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网布椅框结构,为降低现有射出结合技术在外观上的瑕疵,可大幅提高外观上的良率结构设计;主要藉由一第一框架、一内藏式的网布结合复数个扣接件及一第二框架相对构组而成;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可确保该网布紧绷结合于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外,藉由内藏式的扣接件结合网布得降低以往射出结合技术在外观构造技术上的瑕疵缺点,进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幅提高产品外观构造上的良率,并增进产品的外观构造质量,进而可达到网椅质量的提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关一种网布椅框结构
技术介绍
按,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椅具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依需求而衍生出各种功能或场所需使用的椅具,而早期椅具只要求可供乘坐的实用功能,除了具备乘坐功能外,尚需具备别致的外观及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透气材质的使用与倾躺舒适性等。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案号第094218778号的「椅背结构」,是于边框表面环设有一槽沟,再设一靠垫及固定件,以将靠垫边缘固定于该槽沟内,另设-压条将靠垫边缘盖压于该槽沟中,以将靠垫与边框相固接。以及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案号第096203021号的「椅背结构改良」,是为现有网椅实施于椅背结构,主要使网布张设于椅背前框的前缘面,并将其周缘折覆于椅背前框背侧,再于椅背后框并合覆组于椅背前框时,一并对网布周缘形成夹掣固定,使网布稳固地张设于椅背前框的前缘面,形成舒适的弹性垫撑。而上述专利仅是以压条或者框体并合压掣的方式,将网布、或靠垫结合于框体上, 因此,其结合度并不牢固,以致使用者乘坐躺靠于该网布上时,该网布即会因承受重力而在与框体结合处产生拉移的现象,于此,该网布于日久使用后便会产生松弛,而减损乘坐躺靠于该网布上的舒适性。因此,乃有业者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将网布与框体做灌包,以期增加网布与框体结合的稳固性,是以,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案号第094146881号的「椅具制造方法」, 为一种网状布与椅架的结合制造方法,乃射出成型一预定的椅架内框部分,再将网状布绷紧固定于椅架内框,继之,再射出成型灌包层于椅架外框上。然而,上述专利案容易使灌包过程中发生表面瑕疵,如气泡、裂痕等等,进而容易使椅具在外观结构上的质量良率上造成下降,严重者则足以令整张椅具成为废弃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布椅框结构;以针对习知椅具结构所存在的容易因射出技术因素问题,而使灌包过程中发生产品结构上的瑕疵,进而容易使椅具在外观结构上的质量造成不良率提高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网布椅框结构,包括一第一框架,其包含一内框面及一外框面,于框架的内框面并延其周面预定位置设有复数个扣接孔;一网布,于周缘处对应组合有复数个扣接件,令该网布对应包覆于该第一框架的外框面,并使该网布及各扣接件反折至第一框架的内框面,反折后令该复数个扣接件对应扣合于该第一框架的复数个扣接孔;一第二框架,对应组装盖覆该第一框架的内框面,并使各扣接件夹置于前述二框架内部。采用上述设计,使本技术除可确保该网布紧绷结合于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外,藉由内藏式的扣接件结合网布得降低以往射出结合技术在外观构造技术上的瑕疵缺点,进而使本技术可大幅提高产品外观构造上的良率,并增进产品的外观构造质量,进而可达到网椅质量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网布椅框结构的应用于座椅的头枕框、背靠框及座椅框的实施态样。图2 为本技术网布椅框结构的实施例图,其显示该网布及扣接件包覆于第一框架后,并反折扣合于第一框架的扣接孔的实施态样。图3 为本技术的第二框架的外观示意图。图4 为本技术的第一框架、网布、扣接件及第二框架的分解剖示图。图5 为本技术的第一框架、网布、扣接件及第二框架的组合剖示图。图6 为本技术的第一框架、网布、扣接件及第二框架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图7 为本技术的第一框架、网布、扣接件及第二框架又一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网布椅框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网布椅框结构应用于座椅的头枕框㈧、背靠框⑶及座椅框(C)(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第一框架(10),其包含一内框面(1 及一外框面(13),于框架的内框面(12) 并沿其周面预定位置设有复数个扣接孔(11);一网布(23),于周缘处对应组合有复数个扣接件(20),其中该网布及扣接件 (20)于本实施例是藉由高频波热压成型技术、塑料射出技术或以热融胶灌注固化成型而使二者固组成一体形态,且该扣接件00)为一凸字型态样,而使扣接件00)形成有较大端的第一扣部(21),及较小端的第二扣部(22),继而令该网布对应包覆于该第一框架(10) 的外框面(13),该网布藉由该第一框架(10)的外框面(1 当作包覆承受面,并使该网布及各扣接件00)反折至第一框架(10)的内框面(12),反折后令该复数个扣接件 (20)的第二扣部02)对应扣合于该第一框架(10)的复数个扣接孔(11)(如图2所示), 相较于习知利用钉固的方式固定网布(23),该第一扣部与网布03) —体结合而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减少网布受力拉扯时容易破损的问题,另,钉固时,钉子可直接钉穿第一扣部以加强固定,可避免网布03)于钉固时其结构受到破坏,于使用时容易由钉固处拉扯而产生破裂;一第二框架(30),该第二框架(30)对应该扣接件00)的第一扣部设有扣接部(31),而令该第一框架(10)对应组装盖覆该第一框架(10)的内框面(12),并使该第二框架(30)的扣接部(31)对应扣合于该扣接件00)的第一扣部(21),使各扣接件OO) 夹置于前述二框架内部,该第一框架(10)与第二框架(30)间用胶固或以螺丝锁固的方式组合,俾将该网布与第一框架(10)及第二框架(30)牢固结合为一体,使得第一框架 (10)与第二框架(30)间能紧密压牢其间的网布0;3),以加强固定网布及增加网布受固定的面积,今网布周缘得承受更大的张力,令网布不致容易破损,以增加椅具的使用寿命。依此,除可确保该网布03)紧绷结合于第一框架(10)及第二框架(30)外,藉由内藏式的扣接件00)结合网布03)得降低以往射出结合技术在外观构造技术上的瑕疵缺点,进而使本技术可大幅提高产品外观构造上的良率,并增进产品的外观构造质量。本技术网布椅框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其包含的第一框架(10)、 扣接件(20)、网布及第二框架(30)其构成形态与组设有大致与图1-5实施一致;其差异是在该第一框架(10)及第二框架(30)相对该扣接件00)位置对向穿置有复数个限位销(40),进而可使大幅结合该网布与第一框架(10)及第二框架(30)之间的牢固性, 另,因为该限位销GO)穿置扣接件(20),因此,不致破坏网布03)整体结构的完整性而令网布的结构受力能力变小而容易破裂,亦可大幅提升椅具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网布03)椅框结构的又一实施例(如图7所示),其包含的第一框架 (10)、扣接件(20)、网布及第二框架(30)其构成形态与组设有大致与图1-5实施一致;其差异是在该第一框架(10)及第二框架(30)相对该扣接件00)位置于任一单向位置贯穿有复数个插销(50)而锁固或钉固于第一框架(10),藉锁固或钉固方式以增加第一框架(10)及第二框架(30)夹压网布03)之力,另,于锁固第二框架(10)于第一框架(30) 前,更可预先以限位销固定固定件,以加强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网布椅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框架,其包含一内框面及一外框面,于框架的内框面并延其周面预定位置设有复数个扣接孔;一网布,于周缘处对应组合有复数个扣接件,令该网布对应包覆于该第一框架的外框面,并使该网布及各扣接件反折至第一框架的内框面,反折后令该复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布椅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框架,其包含一内框面及一外框面,于框架的内框面并延其周面预定位置设有复数个扣接孔;一网布,于周缘处对应组合有复数个扣接件,令该网布对应包覆于该第一框架的外框面,并使该网布及各扣接件反折至第一框架的内框面,反折后令该复数个扣接件对应扣合于该第一框架的复数个扣接孔;一第二框架,对应组装盖覆该第一框架的内框面,并使各扣接件夹置于前述二框架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登竣
申请(专利权)人:杨登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