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482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组织夹,是一种在临床上属于外科植入物类医疗器械。具有上夹体、下夹体和调节孔,上夹体和下夹体为相互配合且同方向弯曲的弓形上夹体和弓形下夹体;在上夹体头部设有卡槽;在下夹体头部设有卡子;在上夹体和下夹体连接处设有调节孔;在上夹体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一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一,下夹板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二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二,所述两组外齿形防滑凸起和内齿形防滑凸起成齿形咬合结构,防止组织滑脱;在上夹体内侧设有加强止血凹槽,下夹体内侧设有加强止血凸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织夹设计合理,齿形咬合结构配合相互自锁的卡扣结构,解决了U型钛夹变形闭合处无自锁而滑脱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组织夹,是一种在临床上属于外科植入物类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人体外科手术中,一旦在人体体内发现病灶,需要切除,在切除手术过程中,体内器官需要暂时关闭,甚至需要永久关闭。现有的技术一是对体内关闭部位进行线缝合关闭,其缺陷是手术时间长,手术难度大,要求医生具有很强的缝合打结技术,万一线结扎不紧会造成松线或脱线现象,引起病人出血,而且伤口愈合慢。二是其他组织夹,比如常用的金属夹(钛夹、银夹),通常为U型金属夹。在临床使用时,使用专用的组织施夹钳,将金属夹镶在组织施夹钳头部的夹头内,然后进行释放,即将组织施夹钳的夹头夹紧,然后退出组织施夹钳,U型金属夹将要闭合的组织紧紧夹在一起。这种金属夹因使用简单,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缺陷是U型钛夹变形后,因其闭合处无自锁,在被夹组织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出现滑脱现象,不仅对闭合的组织起不到闭合作用,而且容易滑落到以内成为异物,在一些重要的血管、神经部位容易引起组织粘连和梗阻。还有金属夹的夹紧力过大会压爆组织,会引起手术失败。此外,现有技术中也开发了非吸收高分子人工合成材料夹,如美国(Week Co.)的威克结扎锁(Hem-o-lok),这种非吸收高分子人工合成材料夹也容易在体内形成异物并被组织包裹。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最理想的是生物可降解材料制造的可吸收组织夹,如美国的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 Ltd)开发生产的可吸收血管闭合夹ABS0L0K (又称PDS Clip),采用可吸收缝线材料Polydioxanone制成,降解时间约为7个月。美国的泰科公司 (Tyco Ltd)开发生产的可吸收血管闭合夹(Laprp-Clip)也是采用其可吸收缝线Dixon/ Maxion的材料制成,降解时间约6个月。强生公司可吸收血管闭合夹ABS0L0K (又称PDS Clip)由于遇水(包括血液、体腔内液等)容易迅速软化,闭合力量不强,会有渗血现象。美国的泰科公司(Tyco Ltd)开发生产的可吸收血管闭合夹(Laprp-Clip)在夹子完全闭合时会将组织向外挤压,导致闭合不牢,对硬化的管道如硬化的胆囊管,往往无能为力,有时甚至出现夹断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织夹,通过设置在上夹体和下夹体上的齿形咬合结构配合相互自锁的卡扣结构,解决了 U型钛夹变形后,因其闭合处无自锁,在被夹组织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出现滑脱现象。凹凸槽加强止血结构配合相互自锁的卡扣结构,解决了常规组织夹,由于夹闭后成型间隙锁定不牢导致闭合处渗血的不安全性。还有金属夹的夹紧力过大会压爆组织,会引起手术失败。组织夹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组织夹具有上夹体、下夹体和调节孔,上夹体和下夹体为相互配合且同方向弯曲的弓形上夹体和弓形下夹体,有效地避免了组织夹对组织的剪切作用,预防切断组织;在上夹体头部设有卡槽;在下夹体头部设有卡子,在外力作用,下夹体的头部上的卡子与所述的卡槽相互卡住形成自锁的卡扣结构;在上夹体和下夹体连接处设有调节孔;在上夹体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一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一,下夹板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二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二,所述两组外齿形防滑凸起和内齿形防滑凸起成齿形咬合结构,防止组织滑脱;在上夹体内侧设有加强止血凹槽,下夹体内侧设有加强止血凸槽。在所述的上夹体头部外侧设有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一,在所述的下夹体头部外侧设有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二,以方便组织施夹钳夹取,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一和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二的尺寸和形状与组织施夹钳要求一致,与组织施夹钳配套,所述的组织施夹钳采用泰科医疗器材的单发式施夹器或者泰利福医疗器材的威克Hem-O-Iok施夹钳等。所述的调节孔为月牙形闭合间隙自动调节孔,在组织被夹闭在上夹体和下夹体之间时,通过月牙形闭合间隙自适应调节孔的闭合大小,适应中间被夹闭的组织厚度。所述的加强止血凹槽和加强止血凸槽均为台阶式,互相配合形成凹凸槽加强止血结构,加强止血。本技术组织夹在使用时通过组织施夹钳夹取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一和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二,在被结扎组织周围定位组织夹,在组织钳的手柄上施加足够的力量,以便使组织夹卡槽和卡子互锁,从而使组织夹上夹体和下夹体咬合关闭组织,松开组织钳的手柄, 让组织钳回到足够大的位置即可。本技术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案。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技术组织夹设计合理,齿形咬合结构配合相互自锁的卡扣结构,解决了 U 型钛夹变形后,因其闭合处无自锁,在被夹组织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出现滑脱现象。凹凸槽加强止血结构配合相互自锁的卡扣结构,确保加紧组织,解决了常规组织夹,由于夹闭后成型间隙锁定不牢导致闭合处渗血的不安全性。相互配合且同方向弯曲的弓形上夹体和弓形下夹体配合月牙形闭合间隙自动调节孔的设计,增强了产品增强了产品的灵活性,及对不同厚度组织的适应性。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织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夹体,2、下夹体,3、调节孔,4、卡槽,5、卡子,6、外齿形防滑凸起一,7、内齿形防滑凸起一,8、外齿形防滑凸起二,9、内齿形防滑凸起二,10、加强止血凹槽,11、加强止血凸槽,12、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一,13、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二。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组织夹具有上夹体1、下夹体2和调节孔3,上夹体1和下夹体2为相互配合且同方向弯曲的弓形上夹体和弓形下夹体,有效地避免了组织夹对组织的剪切作用,预防切断组织;在上夹体1头部设有卡槽4 ;在下夹体2头部设有卡子5,在外力作用,下夹体2的头部上的卡子5与所述的卡槽4相互卡住形成自锁的卡扣结构;在上夹体1和下夹体2连接处设有调节孔3 ;在上夹体1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一 6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一 7,下夹板2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二 8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二 9,所述的外齿形防滑凸起一 6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一 7、外齿形防滑凸起二 8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二 9成齿形咬合结构,防止组织滑脱;在上夹体1内侧设有加强止血凹槽10,下夹体2内侧设有加强止血凸槽11。在所述的上夹体1头部外侧设有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一 12,在所述的下夹体2头部外侧设有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二 13,以方便组织施夹钳夹取,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一 12和组织施夹钳夹持轴二 13的尺寸和形状与组织施夹钳要求一致,与组织施夹钳配套,所述的组织施夹钳采用泰科医疗器材的单发式施夹器或者泰利福医疗器材的威克Hem-O-Iok施夹钳寸。所述的调节孔3为月牙形闭合间隙自动调节孔,在组织被夹闭在上夹体1和下夹体2之间时,通过月牙形闭合间隙自适应调节孔的闭合大小,适应中间被夹闭的组织厚度。所述的加强止血凹槽10和加强止血凸槽11均为台阶式,互相配合形成凹凸槽加强止血结构,加强止血。权利要求1.一种组织夹,其特征是具有上夹体、下夹体和调节孔,上夹体和下夹体为相互配合且同方向弯曲的弓形上夹体和弓形下夹体;在上夹体头部设有卡槽;在下夹体头部设有卡子;在上夹体和下夹体连接处设有调节孔;在上夹体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一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一,下夹板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二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二,所述两组外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织夹,其特征是具有上夹体、下夹体和调节孔,上夹体和下夹体为相互配合且同方向弯曲的弓形上夹体和弓形下夹体;在上夹体头部设有卡槽;在下夹体头部设有卡子;在上夹体和下夹体连接处设有调节孔;在上夹体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一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一,下夹板内侧面设有外齿形防滑凸起二和内齿形防滑凸起二,所述两组外齿形防滑凸起和内齿形防滑凸起成齿形咬合结构,防止组织滑脱;在上夹体内侧设有加强止血凹槽,下夹体内侧设有加强止血凸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松波田润亭吴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三联星海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