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五四专利>正文

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2355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个耐压容器、一个三通结构、至少一个散热器、一个补液罐和至少一个可开合的排气口构成;所述耐压容器一端通过管道与三通结构的进口端连接,所述三通结构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进口端连接,三通结构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出口端连接,所述散热器出口端与三通结构的第三端之间的管道上接设有补液罐,所述管道回路上设有可开合的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压容器可直接设置于热源上方或将热源置于耐压容器内,可以使用任意热源,燃烧材料多样化,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热源置于耐压容器正下方供热,使得加热效率、热压力和系统热循环能力提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循环供暖装置,尤其涉及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
技术介绍
这里所述的液体循环供暖装置俗称为"土暖气",是由炉体和水循环供 暖装置构成,所述水循环供暖装置由散热器、补水罐和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构成;市面上通常的"土暖气"的炉体是燃烧散煤或蜂窝煤,燃烧材料 单一,缺少以压縮煤气(液化气)或柴火等材料为燃料的"土暖气",而以 天燃气或燃油为燃料的"土暖气"造价和成本又太高,现有的以散煤、蜂 窝煤或天燃气为燃料的"土暖气"是通过不封闭的加热盛水管道吸收炉体 热量,或兼有侧立面水套(盛水器)通过水套侧壁辐射吸收炉体热量,来 达到水循环供暖的目的,这些设计均无完整的在火焰正上方的吸热装置, 因而热功率较低、热压较低、系统热循环能力也因此较低,要使水循环供 暖装置水循环加快,只能增设加压泵对水循环供暖装置加压,以促进系统 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用任意热源的、制造 和使用成本低的、热效率高的液体循环供暖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热压力液体循 环供暖装置,它是由一个耐压容器、 一个三通结构、至少一个散热器、一 个补液罐和至少一个可开合的排气口构成;所述耐压容器一端通过管道与 三通结构的进口端连接,所述三通结构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进口端 连接,三通结构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出口端连接,所述散热器出口 端与三通结构的第三端之间的管道上接设有补液罐,以补充热压力液体循 环供暖装置中热蒸发的液体,所述管道回路上设有可开合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可以设于散热器上。在所述三通结构的第三端与散热器出口端之间的管道上通过管道可连 接有调压阔,该调压阀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耐压容器连接,以降低耐压容器 内的压力,避免或减少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产生的噪声。在所述补液罐与三通结构第三端之间的管道上可设有单向止回阀A,以 阻止管道内的液体由三通结构第三端向补液罐方向回流。在所述三通结构出口端与散热器进口端之间的管道上可设有单向止回 阀B,以阻止管道内的液体由散热器向三通结构出口端方向回流,同时,对 耐压容器内部增压。在所述散热器出口端与补液罐之间的管道上可设有单向止回阀C,以阻 止管道内的液体由补液罐向散热器出口端方向回流。所述散热器是暖气片、换热器、换散热器或水床。本技术的耐压容器可直接设置于热源上方或将热源置于耐压容器 内,可以使用任意热源,燃烧材料多样化,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热源 置于耐压容器正下方供热,使得加热效率、热压力和系统热循环能力提高。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参见图1所示,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它是由一个耐压容器l、 一 个三通结构2、 一个散热器3、 一个补液罐4和一个可开合的排气口5构成; 所述耐压容器1一端通过管道与三通结构2的进口端连接,所述三通结构2 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3进口端连接,三通结构2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 散热器3出口端连接,所述散热器3出口端与三通结构2的第三端之间的管道 上接设有补液罐4,所述管道回路上设有可开合的排气口5。所述排气口5设于散热器3上。 所述散热器3是暖气片。实施例2参见图2所示,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与实施例l不同之处在于 在所述三通结构2的第三端与散热器3出口端之间的管道上通过管道可连接 有调压阔6,该调压阀6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耐压容器1连接。 实施例3参见图3所示,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在所述补液罐4与三通结构2第三端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单向止回阀A7。在所述三通结构2出口端与散热器3进口端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单向止回 阀B8。在所述散热器3出口端与补液罐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单向止回阀C9。权利要求1、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个耐压容器、一个三通结构、至少一个散热器、一个补液罐和至少一个可开合的排气口构成;所述耐压容器一端通过管道与三通结构的进口端连接,所述三通结构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进口端连接,三通结构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出口端连接,所述散热器出口端与三通结构的第三端之间的管道上接设有补液罐,所述管道回路上设有可开合的排气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 气口可以设于散热器上。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三通结构的第三端与散热器出口端之间的管道上通过管道可连接有调压阀,该 调压阀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耐压容器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补液罐与三通结构第三端之间的管道上可设有单向止回阀A。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三通结构出口端与散热器进口端之间的管道上可设有单向止回阀B。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散热器出口端与补液罐之间的管道上可设有单向止回阀C。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热器是暖气片、换热器、换散热器或水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个耐压容器、一个三通结构、至少一个散热器、一个补液罐和至少一个可开合的排气口构成;所述耐压容器一端通过管道与三通结构的进口端连接,所述三通结构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进口端连接,三通结构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出口端连接,所述散热器出口端与三通结构的第三端之间的管道上接设有补液罐,所述管道回路上设有可开合的排气口;本技术的耐压容器可直接设置于热源上方或将热源置于耐压容器内,可以使用任意热源,燃烧材料多样化,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热源置于耐压容器正下方供热,使得加热效率、热压力和系统热循环能力提高。文档编号F24D3/04GK201429143SQ20072019004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7日专利技术者蒋五四 申请人:蒋五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压力液体循环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个耐压容器、一个三通结构、至少一个散热器、一个补液罐和至少一个可开合的排气口构成;所述耐压容器一端通过管道与三通结构的进口端连接,所述三通结构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进口端连接,三通结构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散热器出口端连接,所述散热器出口端与三通结构的第三端之间的管道上接设有补液罐,所述管道回路上设有可开合的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五四
申请(专利权)人:蒋五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