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学梅专利>正文

一种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1372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包括底板、支撑架与搁物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支撑架包括上左支撑杆和上右支撑杆,下支撑架包括一号下支撑杆、二号下支撑杆与三号下支撑杆,中部分别设置有上左拉簧、上右拉簧的上左支撑杆、上右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搁物架底部设置的一号滑槽滑动配合的上左滑块、上右滑块,中部设置有下拉簧的三号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一号下支撑杆、二号下支撑杆上设置的二号滑槽、三号滑槽滑动配合的一号下滑块、二号下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调整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而且减疲劳效果较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语文教具,尤其涉及一种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具体适用于语文教学中作文、作业的批改。
技术介绍
目前,语文教学的内容越来越多,不仅包括词语、句子的学习,还包括作文的撰写、 文章的理解等,这造成语文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批改作文时,由于作文的字数较多,每份的批改时间较长,而且总份数又较多,这会造成语文教师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姿态,不仅会降低批改质量,而且会增加教师的疲劳度,影响教学效果。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563926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9月1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语文教学读书架,它由底盘、支架、底板、托书板、照明灯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书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连接的底板,上部设置有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的照明灯。虽然该技术使用方便,能有效的避免长时间的手持课本带来的肌肉酸痛和职业病, 但其只能调节高度,而不能调节视觉角度,可调整性较弱,减疲劳效果较差,因而不能适用于作文批改中减疲劳的要求,应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调整性较弱、减疲劳效果较差、应用范围较窄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可调整性较强、减疲劳效果较好、应用范围较广的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包括底板、支撑架与搁物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搁物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支撑架包括上左支撑杆和上右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架的一端与底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与上左支撑杆、上右支撑杆相连接,上左支撑杆、 上右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上左滑块、上右滑块,上左滑块、上右滑块与搁物架底部设置的一号滑槽滑动配合;所述上左支撑杆、上右支撑杆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左拉簧和上右拉簧。所述上左拉簧的长度为上左支撑杆的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上右拉簧的长度为上右支撑杆的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所述下支撑架包括一号下支撑杆、二号下支撑杆与三号下支撑杆,一号下支撑杆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二号下支撑杆旋转配合,二号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板相连接,三号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号下滑块和二号下滑块,一号下滑块和二号下滑块分别与一号下支撑杆、二号下支撑杆上各自设置的二号滑槽、三号滑槽滑动配合,三号下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下拉簧,下拉簧的长度为三号下支撑杆的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ο所述底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固定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技术一种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中的上支撑架包括上左支撑杆和上右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架的一端与底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与上左支撑杆、上右支撑杆相连接,上左支撑杆、上右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上左滑块、上右滑块,上左滑块、 上右滑块与搁物架底部设置的一号滑槽滑动配合,上左支撑杆、上右支撑杆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左拉簧和上右拉簧,使用时,通过上左滑块、上右滑块的滑动以及上左拉簧、上右拉簧的伸缩来调整搁物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调整教师批改作文时的视觉角度,以缓解眼疲劳和放松身体姿态。因此本技术的可调整性较强、减疲劳效果较好。2、由于本技术一种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中的下支撑架包括一号下支撑杆、 二号下支撑杆与三号下支撑杆,一号下支撑杆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二号下支撑杆旋转配合,二号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板相连接,三号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号下滑块和二号下滑块,一号下滑块和二号下滑块分别与一号下支撑杆、二号下支撑杆上各自设置的二号滑槽、三号滑槽滑动配合,三号下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下拉簧,使用时,可以通过一号下滑块、二号下滑块的滑动以及下拉簧的伸缩来调整一号下支撑杆与二号下支撑杆的夹角,从而调整下支撑架的高度,使得本装置纵向可调,不仅能够进一步缓解语文教师的腰部和颈部疲劳,而且扩展了可调整性与应用范围。因此本技术不仅可调整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而且减疲劳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支撑架2,搁物架3,一号滑槽31,上支撑架4,下支撑架5,上左支撑杆6,上左滑块61,上左拉簧62,上右支撑杆7,上右滑块71,上右拉簧72,一号下支撑杆8, 二号滑槽81,二号下支撑杆9,三号滑槽91,三号下支撑杆10,一号下滑块101,二号下滑块 102,下拉簧103,连接部11,固定螺栓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包括底板1、支撑架2与搁物架3,所述支撑架2的一端与底板1相连接,另一端与搁物架3相连接;本技术的特别之处之一在于 支撑架2包括上支撑架4和下支撑架5,上支撑架4包括上左支撑杆6和上右支撑杆7 ;所述下支撑架5的一端与底板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11与上左支撑杆6、上右支撑杆7 相连接,上左支撑杆6、上右支撑杆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上左滑块61、上右滑块71,上左滑块61、上右滑块71与搁物架3底部设置的一号滑槽31滑动配合;所述上左支撑杆6、上右支撑杆7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左拉簧62和上右拉簧72。该设计可以调整搁物架3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调整教师批改作文时的视觉角度。优选上左拉簧62的长度为上左支撑杆6的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上右拉簧 72的长度为上右支撑杆7的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该设计可以确保调整后搁物架3 的稳定性。优选下支撑架5包括一号下支撑杆8、二号下支撑杆9与三号下支撑杆10,一号下支撑杆8的一端与连接部11相连接,另一端与二号下支撑杆9旋转配合,二号下支撑杆9 的另一端与底板1相连接,三号下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号下滑块101和二号下滑块102,一号下滑块101和二号下滑块102分别与一号下支撑杆8、二号下支撑杆9上各自设置的二号滑槽81、三号滑槽91滑动配合,三号下支撑杆10的中部设置有下拉簧103,下拉簧103的长度为三号下支撑杆10的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该设计可以调整下支撑架5的高度,以缓解语文教师的腰部和颈部疲劳,扩展了可调整性与应用范围。优选底板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固定螺栓12。该设计可以确保本装置的稳定性。由上可见,本技术不仅可调整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而且减疲劳效果较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包括底板(1)、支撑架( 与搁物架(3),所述支撑架 (2)的一端与底板(1)相连接,另一端与搁物架C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上支撑架(4)和下支撑架(5),上支撑架(4)包括上左支撑杆(6)和上右支撑杆(7);所述下支撑架( 的一端与底板(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11)与上左支撑杆(6)、上右支撑杆(7)相连接,上左支撑杆(6)、上右支撑杆(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上左滑块(61)、 上右滑块(71),上左滑块(61)、上右滑块(71)与搁物架C3)底部设置的一号滑槽(31)滑动配合;所述上左支撑杆(6)、上右支撑杆(7)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左拉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语文教学用作文批改架,包括底板(1)、支撑架(2)与搁物架(3),所述支撑架(2)的一端与底板(1)相连接,另一端与搁物架(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上支撑架(4)和下支撑架(5),上支撑架(4)包括上左支撑杆(6)和上右支撑杆(7);所述下支撑架(5)的一端与底板(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11)与上左支撑杆(6)、上右支撑杆(7)相连接,上左支撑杆(6)、上右支撑杆(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上左滑块(61)、上右滑块(71),上左滑块(61)、上右滑块(71)与搁物架(3)底部设置的一号滑槽(31)滑动配合;所述上左支撑杆(6)、上右支撑杆(7)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左拉簧(62)和上右拉簧(7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学梅
申请(专利权)人:倪学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