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新宝专利>正文

龟头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10848 阅读:48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龟头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包括中空的针管,针管一端设有呈椭球状的龟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端头为球状,替代了现有技术的锋利的锐头针尖,使用时,经皮肤上的点状切口,利用肌筋膜、肌纤维间隙,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入皮肤及组织内。通过滑动、旋转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有利于医生采用介入微创治疗法开展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时用到的穿刺针。
技术介绍
目前,经皮穿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时所用的穿刺针的针头都是锋利的锐头,由于 颈部的构造比较特殊,包含有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复杂。采用常见的穿刺针在穿刺治疗 过程中极易损伤上述组织及气管,造成严重的临床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影响临床中介入微 创治疗的顺利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穿刺针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时容易损伤组织,提 供一种不易损伤组织的龟头穿刺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龟头穿刺针,包括中空的针管, 针管一端设有呈椭球状的龟头。优选方案中所述龟头是球状龟头。所述球状龟头的直径是广6mm。本技术的端头为球状,替代了现有技术的锋利的锐头针尖,使用时,经皮肤上 的点状切口,利用肌筋膜、肌纤维间隙,将本技术插入皮肤及组织内。通过滑动、旋转可 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有利于医生采用介入微创治疗法开展颈椎 间盘突出的治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龟头穿刺针,包括中空的针管1,针管1 一端设有呈椭球状的龟头 2。本技术使用过程如下经皮肤上的点状切口,将本技术经插入皮肤组织 内,然后通过滑动、旋转拔插避开神经、血管等组织。如果在操作时不小心使得针管1误入 血管内,则针管1的尾部随即有血液流出,此时应拔出针管,指压穿刺点片刻后,方可继续 操作。当确定好穿刺位置后,将针管1固定,采用细针3插入针管1内,细针3的针尖穿出 龟头3,直达颈椎间盘内,然后顺着细针3将针管1拔下,再通过细针依次插入套管,即可进 行介入微创手术的治疗,此方法安全、方便。除了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之外,本技术适用于对神经、血管丰富的软组织 部位的穿刺、活检及介入微创性治疗。 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龟头2是球状龟头。所述球状龟头2的直径是 1 6mm,比如说Imm或2mm或3mm或4mm或5mm或6mm。权利要求1.一种龟头穿刺针,包括中空的针管(1),其特征在于针管(1) 一端设有呈椭球状的 龟头(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龟头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龟头(2)是球状龟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龟头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龟头(2)的直径是 1 6mm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龟头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包括中空的针管,针管一端设有呈椭球状的龟头。本技术的端头为球状,替代了现有技术的锋利的锐头针尖,使用时,经皮肤上的点状切口,利用肌筋膜、肌纤维间隙,将本技术插入皮肤及组织内。通过滑动、旋转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有利于医生采用介入微创治疗法开展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文档编号A61B17/34GK201920853SQ20112001085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秀梅, 程新宝, 程阳 申请人:程新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龟头穿刺针,包括中空的针管(1),其特征在于:针管(1)一端设有呈椭球状的龟头(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新宝程阳张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程新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