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谷丽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黄褐斑、雀斑的中草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117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黄褐斑、雀斑的中草药,该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茯苓10~15克、党参10~15克、冬瓜仁25~35克、红花4~8克、桃仁4~8克、白附子2~4克、蔓荆子2~4克、细辛2~4克、桑白皮7~10克、杏仁7~10克、大青叶7~10克、生地丹皮7~10克、牛旁子7~10克、赤芍7~10克、淡竹5~7克、通草2~4克、蝉衣1~3克、灯心草1~3克。本配方中草药治疗黄褐斑、雀斑成本低、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草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黄褐斑、雀斑的中草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治疗黄褐斑、雀斑的美容产品有许多,有外敷的、内服的,不同药品的成分不同,成本、疗效也各不相同,但大部分的产品疗效并不明显,而且容易复发,有些产品虽然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一般消费者消费不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配方的、成本低、效果好的治疗黄褐斑、雀斑的中草药。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黄褐斑、雀斑的中草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茯苓10~15克、党参10~15克、冬瓜仁25~35克、红花4~8克、桃仁4~8克、白附子2~4克、蔓荆子2~4克、细辛2~4克、桑白皮7~10克、杏仁7~10克、大青叶7~10克、生地丹皮7~10克、牛旁子7~10克、赤芍7~10克、淡竹5~7克、通草2~4克、蝉衣1~3克、灯心草1~3克。本配方为纯中草药,具有增白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能很好的治疗面部斑点,与同类药物相比效果快、效力高、价格低,是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临床实践证明,疗效好,无任何负作用。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茯苓10克、党参10克、冬瓜仁25克、红花4克、桃仁4克、白附子2克、蔓荆子2克、细辛2克、桑白皮7克、杏仁7克、大青叶7克、生地丹皮7克、牛旁子7克、赤芍7克、淡竹5克、通草2克、蝉衣1克、灯心草1克。实施例2茯苓12克、党参12克、冬瓜仁30克、红花6克、桃仁6克、白附子3克、蔓荆子3克、细辛3克、桑白皮9克、杏仁9克、大青叶9克、生地丹皮9克、牛旁子9克、赤芍9克、淡竹6克、通草3克、蝉衣2克、灯心草2克。实施例3茯苓15克、党参15克、冬瓜仁35克、红花8克、桃仁8克、白附子4克、蔓荆子4克、细辛4克、桑白皮10克、杏仁10克、大青叶10克、生地丹皮10克、牛旁子10克、赤芍10克、淡竹7克、通草4克、蝉衣3克、灯心草3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黄褐斑、雀斑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茯苓10~15克、党参10~15克、冬瓜仁25~35克、红花4~8克、桃仁4~8克、白附子2~4克、蔓荆子2~4克、细辛2~4克、桑白皮7~10克、杏仁7~10克、大青叶7~10克、生地丹皮7~10克、牛旁子7~10克、赤芍7~10克、淡竹5~7克、通草2~4克、蝉衣1~3克、灯心草1~3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黄褐斑、雀斑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茯苓10~15克、党参10~15克、冬瓜仁25~35克、红花4~8克、桃仁4~8克、白附子2~4克、蔓荆子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丽刘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谷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