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中笑专利>正文

载物蹬楼人力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0162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在平地上行驶,能够在楼梯上向上或向下行驶的载物蹬楼人力车,它是由框型载物车厢,车把,蹬楼轮杆,下楼轮杆,支撑轮杆构成。框型载物车厢是用来载重物的,在它下面安装着能行驶的车轮,在框型载物车厢的两侧安装车把,它能够根据车的蹬楼或下楼而确定推车方向。安装在框型载物车厢前部两侧的蹬楼轮杆能够根据杠杆原理省力蹬楼。安装在框型载物车厢中部两侧的下楼轮杆通过压缩弹簧缓冲车的重力而使车平稳下楼。安装在框型载物车厢后部两侧的支撑轮杆,能够配合车轮所处的位置支撑着车的重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车,它能够载重物在楼梯上靠人力向上或下行驶,也能 在平地上行驶。它属于车辆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载物上楼人力车称为爬楼车,他的构造是履带式或多轮式的。这种爬 楼车省力很少,在上楼时是靠人的倒退步行拉车,这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爬楼车省力很少,倒退步行拉车上楼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 种载物蹬楼人力车,此车是用蹬楼轮杆和下楼轮杆在楼梯上蹬行和下楼。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物蹬楼人力车,在框型 载物车厢的下部安装着两个车轮,在它的前部两侧安装着蹬楼轮杆,在它的中部两侧安装 着下楼轮杆,在它的后部两侧安装着支撑轮杆。在它的两侧安装着车把。框型载物车厢是 由上框,下框,框立杆,下框横杆和车轮构成。它是载重物的。车轮安装在框型载物车厢的下框前端,用来在平地上或台阶平面上行驶。蹬楼轮 杆是由蹬楼杆,蹬楼车轮,蹬楼轮杆套和控制螺栓构成。蹬楼车轮安装在蹬楼杆的前端。蹬楼杆安装在安装有控制螺栓的蹬楼杆套中,并能在套中移动。蹬楼杆套固定在 框型载物车厢的上框前端。下楼轮杆是由下楼杆、下楼车轮、下楼杆套、压缩弹簧和控制螺 栓构成。下楼杆的下端安装着下楼车轮。下楼杆上安装着三个下楼杆套,其中上端和下端 的下楼杆套固定在框立杆上。下端和中间的下楼杆套上安装着控制螺栓。在中间与上端的 下楼杆套之间安装着压缩弹簧。下楼杆能在下楼杆套中移动,而这种移动能被控制螺栓控制。车把是由车把杆,圆 盘,控制螺栓和车把杆轴构成。圆盘固定在框立杆上。车把杆轴固定在圆盘中央,并且安装 在车把杆的前端。车把杆能绕车把杆轴转动,而这种转动是受控制螺栓控制。支撑轮杆是 由支撑杆,支撑车轮,支撑杆套,控制螺栓构成。支撑车轮安装在支撑杆的下端。支撑杆的 上端安装在支撑杆套中,并且能够移动。支撑杆套固定在框型载物车厢的后部的框立杆的 外侧两端,而下端的支撑杆套上安装着控制螺栓,它控制着支撑杆,使其被动固定或移动。当载物蹬楼人力车停在地面上,对着上楼的楼梯时,用手握住车把杆上端,使蹬楼 车轮处在第二级台阶面上方,然后用力向上前方抬起,这时,车轮就从地面上蹬上了第一级 台阶,接着用双手将车把杆向下用力压,向前推,这样蹬楼车轮就处在第三级台阶面的上 方。这时,支撑车轮是处在地面的上方。拧开控制螺栓,使支撑车轮落到地面上,然后拧紧 控制螺栓,这样,支撑车轮就起到了支撑车重力的作用。重复以上双手的动作,车轮和支撑 车轮一级又一级的蹬上楼。车轮和支撑车轮的车轴之间的距离是大于台阶平面的宽度。载 物蹬楼人力车的蹬楼过程完全利用了杠杆原理,所以省很多力。当载物蹬楼人力车停在下楼的台面上时,通过控制螺栓使车把杆转动140度角后被固定,这样推车方向与上楼时相反。拧开支撑杆套和下楼杆套上的控制螺栓,使支撑车轮 和下楼车轮下落到下楼的第一级楼梯台面上。然后拧紧控制螺栓,同时拧紧中间的下楼杆 套上的控制螺栓,使下楼杆套被固定在下楼杆上。这时,压缩弹簧处在伸开状态。这时,要 使车轮仍处在下楼的台面上。在以上状态下,向前推车,下楼车轮在下楼的第一级楼梯台面 上向前转动,而车轮也向前转动,并且落到下楼的第一级楼梯台面上。而支撑车轮也向前转 动,并且下落到下楼的第二级楼梯台面上。这时,车的重力通过上端的下楼杆套和压缩弹簧 压在下楼车轮上,而压缩弹簧起到了缓冲这种重力的向下作用,而不必用人力拉车子去缓 冲。所以,省力显著。继续向前推车,载物蹬楼人力车将逐级下楼。下楼车轮与车轮的车轴 距离要小于楼梯的台面宽度。本技术的有益功效是,载物蹬楼人力车使用时省力很多,人向前行进推车蹬 楼或下楼,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框型载物车厢的构造示意图。(主视图和俯视图)图2是车把的构造和功能原理示意图。(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是蹬楼轮杆的构造和功能原理示意图。(主视图和俯视图)图4是下楼轮杆的构造和功能原理示意图。(主视图和俯视图)图5是支撑轮杆的构造和功能原理示意图。(主视图和俯视图)图6是载物蹬楼人力车装配示意图。(俯视图)图7是载物蹬楼人力车蹬楼功能原理示意图。(主视图)图8是载物蹬楼人力车下楼功能原理示意图。(主视图)图中1.上框,2.下框,3.框立杆,4.框立杆,5.蹬楼杆套,6.蹬楼杆套,7.控制螺 栓,8.控制螺栓,9.下楼杆套,10.下楼杆套,11.车把杆,12.车把杆,13.圆盘,14.圆盘, 15.控制螺栓,16.控制螺栓,17.车轮,18.车轮,19.蹬楼车轮,20.蹬楼车轮,21.蹬楼杆, 22.蹬楼杆23.控制螺栓二4控制螺栓,25.下楼杆套,26.下楼杆套,27.下楼杆套,28.下 楼杆套,29.下楼杆,30.下楼杆,31.压缩弹簧,32.压缩弹簧,33.下楼车轮,34.下楼车轮, 35.控制螺栓,36.控制螺栓,37.车把杆轴,38.车把杆轴,200.地面,201.蹬楼第一级楼 梯台面,202.蹬楼第二级楼梯台面,300.下楼平面,301.下楼第一级楼梯台面302.下楼第 二级楼梯台面,39.框立杆,40.框立杆,41.框立杆,42.框立杆,43.框立杆,44.框立杆, 45.支撑杆套,46.支撑杆套,47.支撑杆套,48.支撑杆套,49.控制螺栓,50.控制螺栓, 51.下框横杆,52.支撑杆,53.支撑杆,54.支撑车轮,55.支撑车轮,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框型载物车厢是由上框(1),下框O),及固定连接它们的框立杆(3),框 立杆G),框立杆(39),框立杆(40),框立杆(41),框立杆(42),框立杆(43),框立杆(44), 下框横杆(51)及车轮(17)和车轮(18)构成。在下框( 上固定着下框横杆(51)。在下 框O)的前端安装着车轮(17)和车轮(18)。框型载物车厢是载物的。在图2中,车把是由车把杆(11),圆盘(13),控制螺栓(15)和车把杆轴(37)构成。圆盘(1 固定在框立杆C3)上。车把杆轴(37)固定在圆盘(1 中央。车把杆(11)前端 安装在车把杆轴(37)上,可以绕轴转动。控制螺栓(1 安装在车把杆(11)的前端,通过 控制螺栓(1 的拧开和拧紧可以控制车把杆(11)处于转动和固定两种状态。在图3中,蹬楼轮杆是由蹬楼杆和蹬楼车轮(19),蹬楼杆套(5),和控制螺栓 (7)构成。蹬楼杆套(5)固定在上框(1)的前端上面。蹬楼杆能在蹬楼杆套(5)中移 动,通过控制螺栓(7)可以控制蹬楼杆处于移动和被固定状态。蹬楼杆移动距 离根据楼梯台面的宽度确定。在图4中,下楼轮杆是由下楼杆( ),下楼车轮(33,)压缩弹簧(31),下楼杆套 (9),下楼杆套(25),下楼杆套(27),控制螺栓(23)和控制螺栓(35)构成。下楼杆套(9)和 下楼杆套0 被固定在框立杆Gl)的外侧两端。下楼杆09)安装在下楼杆套(9)和下 楼杆套0 之中。压缩弹簧(31)和下楼杆套(XT)安装在下楼杆09)上,压缩弹簧(31) 的上端压在下楼杆套(9)的下面,它的下端压在下楼杆套(XT)的上面。控制螺栓(35)安 装在下楼杆套(XT)上面,它能控制压缩弹簧(31)处于伸开或被压缩状态。控制螺栓03) 安装在下楼杆套05)上面,它能控制下楼杆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物蹬楼人力车,在框型载物车厢的下框底部安装着两个车轮,其特征是:在框型载物车厢的两侧安装着车把,在它的前部两侧安装着蹬楼轮杆,在它的中部两侧安装着下楼轮杆,在它的后部两侧安装着支撑轮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笑
申请(专利权)人:王中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