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公达专利>正文

电虫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874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网拍加电用来击杀蚊、蝇等害虫的电虫拍,它是由手柄和四周绝缘的导电网面联接而成的电虫拍,手柄内设有电池及直流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出与导电网面相通,其特征是导电网面有多层,且网格稀密不同,层间有空隙,稀网接高压输出负极,密网接高压输出正极,高压发生器输出电压控制在10-15KV,输出电流≤50μA。本电虫拍不但击杀害虫效果好、安全,而且能产生高压负氧离子,还具有改善环境的功能。(*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对网拍加电用来击杀蚊、蝇等害虫的电虫拍,属电子领域。现有技术中已有电虫拍出现,其技术方案一般是由直流高压发生器产生的高压、弱电流输出与金属网拍相通,击倒害虫,其不足这处在于;1、高压输出偏低(小于2KV),电击后,只能使害虫暂时昏迷,不能致死,2、由于大多采用单层电网结构,对击杀效果及使用安全有一定影响。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经过实验,采用了多层网面结构,并增大了高压输出,使击杀效果及安全性明显提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手柄和四周绝缘的导电网面联接而成的电虫拍,手柄内设有电池及直流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出与导电网面相通,其特征是导电网面有多层,且网面稀密不同,稀密网相对,层间有空隙,稀网接高压输出负极,密网接高压输出正极。高压发生器输出10-15KV,输出电流≤50μA。导电网面可为二层,一层为稀网,一层为密网,两网层间距为5-6mm,稀网网格间距为8-10mm,密网格间距为4-5mm。导电网面也可为三层,密网居中,稀网在密网二侧,网层间距为5-6mm,稀网网格间距为8-10mm,密网网格间距为4-5mm。直流高压发生器的电路由设于变压器初级回路的LC振荡器和变压器次级回路的倍压或整流电路组成,倍压或整流输出端,还并接有放电电阻,安全性好。下面接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电虫拍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2为二层网面的电虫拍(主视);图3为三层网面的电虫拍(主视);图4为高压发生器的一种电路;图5为高压发生器的另一种电路。参看图1,电虫拍由空心手柄1及绝缘外壳2联接而成,手柄内设有电池3及由其供电的高压发生器4,高压发生器4的直流高压输出接多层导电网面5,打开设于手柄上的电池开关6,网面上即有直流高压,可击伤蚊、蝇等害虫,由于电流很小,对人体无碍。手柄和网面外壳可用注塑加工制作。图2为双层网面电虫拍,5′为稀网,接高压输出负极,5″为密网,接高压输出正极。图3为三层网面电虫拍,5′为稀网,接高压负极,5″为密网接高压正极。多层网可嵌入在网外壳的槽内。图4、图5为高压发生器的两种实施电路,变压器T初级为LC振荡器,变压器7次级电路一种为倍压输出,另一种为整流输出,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可使高压输出控制在10-15KV,电流≤0.05mA,输入回路工作电流在200mA以内,击杀蚊、蝇、蟑螂等效果最佳。倍压或整流输出端,还并接有放电电阻,安全性好。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采用双层、三层电击网,稀密相对,昆虫能很顺利的进入网中,同时具有较强吸附性,能吸附住所击昆虫,而不用手捡,因而很卫生,也可击杀蟑螂等害虫,用途广。2、由于是双层、三层电网,因而当一面网触及人体时,不形成放电回路,故安全性好。3、能产生较强的负氧离子,在挥拍灭蚊蝇时,既能灭蚊蝇,同时,又能改善环境,因而具有保健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虫拍,由手柄和四周绝缘的导电网面联接构成,手柄内设有电池及直流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出与导电网面相通,其特征是导电网面有多层,且网面稀密不同,稀密网相对,层间有空隙,稀网接高压输出负极,密网接高压输出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虫拍,由手柄和四周绝缘的导电网面联接构成,手柄内设有电池及直流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出与导电网面相通,其特征是导电网面有多层,且网面稀密不同,稀密网相对,层间有空隙,稀网接高压输出负极,密网接高压输出正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虫拍,其特征是导电网面为二层,一层为稀网,一层为密网,两网层间距为5-6mm,稀网网格间距为8-10mm,密网格间距为4-5mm。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公达
申请(专利权)人:范公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