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贵增专利>正文

砖混结构工程无架眼脚手架搭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83734 阅读:5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砖混结构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砖混结构工程无架眼脚手架搭设装置。其嵌墙角钢(2)一端嵌入墙体(8)立缝中,另一端焊接在横杆(1)顶端,横杆(1)另一端活动搭在活动升降杆上端的支撑板(7)的槽中或侧端托钩(9)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砌体灰缝宽度,采用专用定型工具对脚手架进行支设,并改善了施工工艺与操作方法,从而实现砌体无架眼施工。避免了外墙架眼封堵不实,造成向室内渗水的质量通病,有效地提高了砖混结构工程的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砖混结构工程施工中使用 的砖混结构工程无架眼脚手架搭设装置。技术背景长期以来,砖混结构工程施工中,构造柱、圈梁、脚手架支 设时,往往留下许多脚手眼或穿墙方木眼,从而影响了砌体结构的强度与 整体性,同时砌体架眼补砌即费工费时,质量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效避免了外墙架眼封堵不实防水性能差的 弊端,实现砌体无架眼施工的砖混结构工程无架眼脚手架搭设装置。其嵌墙角 钢2—端嵌入墙体8立缝中,另一端焊接在横杆l顶端,横杆l另一端活动搭 在活动升降杆上端的支撑板7的槽中或侧端托钩9上。由于本技术充分利用砌体灰缝宽度,釆用专用定型工具对脚手架进行支设,并改善了施工工 艺与操作方法,从而实现砌体无架眼施工。避免了外墙架眼封堵不实,造成向室内渗水的质量通病,有效地提高了砖混结构工程的整体强度和抗震 性能,施工速度快,工效高,可缩短工期,降低了劳动强度及工程成本, 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且构造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一次性制作,多次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嵌墙角钢2 —端嵌入墙体8立缝中, 另 一端焊接在横杆1顶端,横杆1另 一端活动搭在活动升降杆上端的支撑板7的槽中或侧端托钩9上。活动升降杆由支撑管3下端焊接在支撑座5上部,支撑板7焊接在活动杆4上端,且由固定销6活动设置在支撑管3中,侧端托钩9 焊接在支撑管3上端两侧。使用时,当墙体砌筑到一步脚高接近1200mm时,即可把一端焊有角钢 的脚手架专用小横杆插入预先留置的墙体灰缝内,小横杆间隔不应大于 "00mm,小横杆另一端放在已调好高度的三角锥体升降支柱的挂钩上。之 后在小横杆上放脚手板。人与适当材料放在脚手板上可继续进行下步砌筑 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砖混结构工程无架眼脚手架搭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嵌墙角钢(2)一端嵌入墙体(8)立缝中,另一端焊接在横杆(1)顶端,横杆(1)另一端活动搭在活动升降杆上端的支撑板(7)的槽中或侧端托钩(9)上。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砖混结构工程无架眼脚手架搭设装置,其特征是 活动升降杆由支撑管(3)下端焊接在支撑座(5)上部,支撑板(7)焊接在活 动杆(4)上端,且由固定销(6)活动设置在支撑管(3)中,侧端托钩(9) 焊接在支撑管(3)上端两侧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砖混结构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砖混结构工程无架眼脚手架搭设装置。其嵌墙角钢(2)一端嵌入墙体(8)立缝中,另一端焊接在横杆(1)顶端,横杆(1)另一端活动搭在活动升降杆上端的支撑板(7)的槽中或侧端托钩(9)上。由于本技术充分利用砌体灰缝宽度,采用专用定型工具对脚手架进行支设,并改善了施工工艺与操作方法,从而实现砌体无架眼施工。避免了外墙架眼封堵不实,造成向室内渗水的质量通病,有效地提高了砖混结构工程的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文档编号E04G1/38GK201321716SQ20082023098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徐广东, 李彦明, 牛光威, 赵贵增, 邓海平 申请人:赵贵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砖混结构工程无架眼脚手架搭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嵌墙角钢(2)一端嵌入墙体(8)立缝中,另一端焊接在横杆(1)顶端,横杆(1)另一端活动搭在活动升降杆上端的支撑板(7)的槽中或侧端托钩(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平徐广东赵贵增李彦明牛光威
申请(专利权)人:赵贵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