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人工水净化机,包括变速箱壳体,变速箱壳体内安装三根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轮,轮的外周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设置数个棘齿,轮上安装棘爪,棘爪的一端与轮铰连,第二转轴上安装双联齿轮,第三转轴上安装第二齿轮,双联齿轮的小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转轴的一端安装第一皮带轮,变速箱壳体上安装高压泵,高压泵的轴上安装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上安装皮带,高压泵上安装泡沫过滤器,泡沫过滤器上安装抽水管,高压泵上设置出水管,出水管上安装一级过滤器,第一转轴上安装脚踏杆。它方便医疗分队携带,并且,无需依靠电源提供动力,适合在野外环境下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应急水处理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便携式人工水净化机。
技术介绍
医疗分队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时,在山区经常遇到无法保障供应饮用水的情况,而能 找到河水、湖水等天然水源大都因受到污染而无法直接作为饮用水使用,从而,给医疗分 队在山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直接影响医疗分队的救护能力,因此,需要给医疗 分队配备水净化装置。但是,现有的各类水净化装置,由于都是针对正常生活环境条件下 设计,因此,它们的动力都依赖于电能,而在野外训练或救援等无电源的环境下根本无法 使用,并且,现有设备体积较大,难以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人工水净化机,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i 可方便医疗分队或执行任务的其他部队携带,并且,无需依靠电源提供动力,适合在野外 环境下使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便携式人工水净化机,包括变 速箱壳体,变速箱売体内安装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轮,轮的 外周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内侧均匀设置数个棘齿,轮上安装棘爪,棘爪的一端与轮 铰连,棘爪的另一端位于两棘齿之间,第二转轴上安装双联齿轮,第三转轴上安装第二齿 轮,双联齿轮的小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转轴的 一端伸出变速箱壳体外安装第一皮带轮,变速箱壳体的顶部安装高压泵,高压泵的水泵轴 上安装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的外周安装皮带,高压泵上安装泡沫过滤器, 泡沫过滤器上安装抽水管,高压泵上设置出水管,出水管上安装一级过滤器,第一转轴的 一端伸出变速箱壳体外安装脚踏杆。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脚踏杆上设置踏杆安 装套,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固定槽,固定槽与定位块配合。变速箱壳体的侧壁上安装传动 箱壳体,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位于传动箱壳体内。 一级过滤器上安装二级过滤 器,二级过滤器上安装二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上安装四级过滤器,四级过滤器上设置出 水口, 二级过滤器.卜.设置环形凸沿,环形凸沿位于一级过滤器内,二级过滤器与一级过滤器之间安装密封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依靠人力为净化机提供动力,可在任何条件下进行水的 净化处理,并且,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它还具有加工制作简单,生产成本 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丄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 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l卨压泵2变速箱壳体3传动箱壳体4抽水管5出水管6—级过滤器7二级过滤器8三级过滤器9四级过滤器IO出水口 ll第'转轴12轮13第一齿轮14棘齿15第二转轴16双联齿轮17第三转轴18第二齿轮19脚踏杆20第一皮带轮21皮带22第二皮带轮23水泵轴24泡沫过滤器25密封圈26踏杆安装套27同定槽28定位块29环形凸沿30棘爪。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人工水净化机,包括变速箱壳体2,变速箱壳体2内安装第 一转轴ll、第二转轴15和第三转轴17,第一转轴11上安装轮12,轮12的外周安装第一 齿轮]3,第一齿轮13的内侧均匀设置数个棘齿14,轮12上安装棘爪30,棘爪30的一端 与轮12铰连,棘爪30的另一端位于两棘齿14之间,第一齿轮13、轮12和棘爪30连接 构成与自行车飞轮机构相同的棘轮机构,可实现轮12正转时,带动第一齿轮13同向转动, 轮12反转时,不改变第'齿轮13原转动状态的功能;第二转轴15卜.安装双联齿轮16, 第三转轴17上安装第二齿轮18,双联齿轮16的小齿轮与第一齿轮13啮合,双联齿轮16 的大齿轮与第二齿轮18啮合,第三转轴17的一端伸出变速箱壳体2外安装第一皮带轮20, 变速箱壳体2的顶部安装高压泵1,高压泵1的水泵轴23上安装第二皮带轮22,第二皮带 轮22和第一皮带轮20的外周安装皮带21,高压泵1上安装泡沫过滤器24,泡沫过滤器 24上安装抽水管4,泡沫过滤器24可对抽水管4抽取的水进行粗过滤,滤除水中的大颗粒 杂质,高压泵1上设置出水管5,出水管5上安装一级过滤器6,第-转轴ll的端伸出 变速箱壳体2外安装脚踏杆19。使用时,用脚向下踩踏脚踏杆19,脚踏杆19通过第一转轴11带动轮12正转,轮12 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通过双联齿轮16带动第二齿轮18转动,第二齿轮18通过第三转轴17带动第一皮带轮20转动,第一皮带轮20通过皮带21带动第二皮带轮22 转动,第二皮带轮22通过水泵轴23为高压泵1提供动力,高压泵1通过抽水管4抽水, 水依次经泡沫过滤器24和一级过滤器6过滤,最终,得到可直接饮用的水;当一次向下踩 踏动作完成后,将脚踏杆19反向转动抬起,此时,轮12不改变第一齿轮13原转动状态, 第一齿轮13依然保持原转动状态;脚踏杆19反向抬起,为下一次踩踏脚踏杆19作准备。 如图5所示,为方便携带,可在脚踏杆19上设置踏杆安装套26,第一转轴11的一端 设置固定槽27,固定槽27与定位块28配合;当使用时,脚踏杆19可通过踏杆安装套26 与第一转轴ll插接于一体;当使用完毕后,可将脚踏杆19由第一转轴11卸下,以减小休 积方便携带。为确保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22的转动不受影响,如图2所示,可在变速箱壳 体2的侧壁上安装传动箱壳体3,第一皮带轮20、皮带21和第二皮带轮22位于传动箱壳 体3内。为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一级过滤器6上可安装二级过滤器7, 二级过滤器7上安装 三级过滤器8, 二级过滤器8上安装四级过滤器9,四级过滤器9上设置出水口 10,从而, 实现四级过滤;二级过滤器7可以是KDF-活性炭过滤器,它是由KDF滤料与颗粒活性炭按 比例复合制成,KDF是一种高纯度的铜锌合金,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水中的氯、铁、重 金属、硫化氢等杂质,同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交换产生了一种电解质环境,使大多 数微生物无法生存,因而可以控制细菌、藻类、真菌等在滤器中的滋生,与活性炭复合使 用,可有效控制细菌在活性炭滤芯中的滋生繁殖,可大幅提高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及使用寿 命; 一级过滤器6的结构形状可与二级过滤器7相同;三级过滤器8和四级过滤器9可以 是现有的带有陶瓷膜滤芯的过滤器,陶瓷膜滤芯是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 一种无机分离膜,可通过吸附、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除去水中颗粒、细菌等污染物;为方 便更换过滤器,如图4所示,二级过滤器7上可设置环形凸沿29,环形凸沿29位于一级 过滤器6内,即二级过滤器7 B」通过环形凸沿29与一级过滤器6螺纹连接串联成一体,三 级过滤器8与二级过滤器7之间、三级过滤器8与四级过滤器9之间也可采上述结构方式 连接;为提高密封效果,二级过滤器7与一级过滤器6之间可安装密封圈25, 二级过滤器 7与三级过滤器8之间、三级过滤器8与四级过滤器9之间也可安装密封圈25。本技术还可用于装备野外作业队或执行任务的部队。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公知技术。权利要求1、便携式人工水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壳体(2),变速箱壳体(2)内安装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5)和第三转轴(17),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人工水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壳体(2),变速箱壳体(2)内安装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5)和第三转轴(17),第一转轴(11)上安装轮(12),轮(12)的外周安装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的内侧均匀设置数个棘齿(14),轮(12)上安装棘爪(30),棘爪(30)的一端与轮(12)铰连,棘爪(30)的另一端位于两棘齿(14)之间,第二转轴(15)上安装双联齿轮(16),第三转轴(17)上安装第二齿轮(18),双联齿轮(16)的小齿轮与第一齿轮(13)啮合,双联齿轮(16)的大齿轮与第二齿轮(18)啮合,第三转轴(17)的一端伸出变速箱壳体(2)外安装第一皮带轮(20),变速箱壳体(2)的顶部安装高压泵(1),高压泵(1)的水泵轴(23)上安装第二皮带轮(22),第二皮带轮(22)和第一皮带轮(20)的外周安装皮带(21),高压泵(1)上安装泡沫过滤器(24),泡沫过滤器(24)上安装抽水管(4),高压泵(1)上设置出水管(5),出水管(5)上安装一级过滤器(6),第一转轴(11)的一端伸出变速箱壳体(2)外安装脚踏杆(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寿,李延斌,陈勇华,刘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