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锦哲专利>正文

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5661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它包括类球状防水空心容器,容器内上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底部装有可充电电池和电子设备;容器外侧的底部由绳缆连接起固定作用的重物。容器内部上轻下重,可自然漂浮于水上,顶部向上。在容器表面布有透明窗口,容器顶端装有防进水可透气装置、报警装置和无线通信天线;容器内部有无线数据通信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电子设备在水面给与承载,同时借助于太阳能天然能源,达到了节能高效。可以形成长期、定点、无人值守的电子监测通信站点。它为人类充分认知和利用水域资源提供了方便而有效的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江河湖海中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 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的70 %,水利资源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水路灾害也 给人类造成了损失。同时,在海洋学研究、江河工程建设和水上国防安全等方面,水上电子 设备的应用也具有很大意义。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应用一直是一个难度较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漂浮于水面、可利用太阳能、可搭载对水体情况实 时监测及通讯转发等各类电子设备的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它包括一个防水空心容器,在容器内的上 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容器内的底部装有可充电电池和电子设备;容器外侧的底部由绳 缆连接起固定作用的重物。容器内部上轻下重,可自然漂浮于水上,必要时可在空心容器底 部配置重物,以保证容器顶部向上。在容器表面布有透明窗口,容器顶端装有防进水可透气 装置、报警装置和无线通信天线;容器内部有无线数据通信模块。所述的防进水可透气装置,是由外管套装内管、且内外管之间设有挡水板所构成, 内管与容器内部相连。容器外侧底部的绳缆中有信号线缆,分别连接至水中传感器和水底传感器。在水 底传感器的外围罩有起保护作用的防沙网罩。本专利技术以简约有效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在水面的承载,同时借助于太阳能天 然能源,达到了节能高效。可以形成长期、定点、无人值守的电子设备在水面的承载站点。为 人类充分认知和利用水域资源提供了方便而有效的手段。本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在水面承载电子设备的地方,如监测江河湖海中的含 沙量、污染情况、水质化学成分、微生物状况、鱼群及海产品的生长情况;通过海平面的急剧 下降即水压的急剧变化来监测海啸的发生并报警;无人值守的通信基站、中转站;海岸线 的国防监测;以及各种需要承载电子设备的水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进水可透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防进水可透气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空心容器,2、电子设备,3、可充电电池,4、水中传感器,5、水底传感器,6、 防沙网罩,7、绳缆,8、无线数据通信模块,9、无线通信天线,10、报警装置,11、透明窗口,12、防进水可透气装置,13、重物,14、太阳能电池板,15、内管,16、外管,17、挡水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包括空心容器1,在容器1内的上部安 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4,底部设有可充电电池3、电子设备2 ;容器1的外侧底部由绳缆7连 接起固定作用的重物13。容器1内部上轻下重,可自然漂浮于水上,在空心容器1底部可 配置重物,以保证容器顶部向上。容器1外侧底部绳缆7中有信号线缆,分别连接水中传感 器4和水底传感器5。在水底传感器5的外围罩有起保护作用的防沙网罩6。容器1为透 明材料所制或表面有透明窗口 11,在容器1顶端装有防进水可透气装置12、报警装置10和 无线通信天线9 ;内部有无线数据通信模块8。参见图2、图3,防进水可透气装置12,其构成是在内管15外装有外管16,且内、外 管之间设有挡水板17,内管与15容器1的内部相连。本专利技术装置为一个上轻下重的空心容器,可自然漂浮于水面,由固定装置固定于 一定范围之内,由容器内的太阳能电池给容器底部的可充电电池充电,再由可充电电池给 整个监测设备充电。由设于水中和水底的传感器对水体情况进行采集,由绳缆中的信号线传至容器中 的检测设备进行数据分析,并将有关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位于容器顶部的无线传送天 线发送给远端的数据处理中心,并可在紧急情况下如海啸、洪水、严重污染等发出报警。防进水可透气装置,既可在风浪来临时,短时间防止容器内部进水,又可实现容器 内部与外界大气相连。既可散热空气流通,又是许多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如利 用水压测水深,传感器必须与大气相连。)应用范围该装置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检测水体情况的地方,如监测江河湖海中的含沙量、 污染情况、水质化学成分、微生物状况、鱼群及海产品的生长情况;通过海平面的急剧下降 即水压的急剧变化来监测海啸的发生并报警;无人值守的通信基站、中转站;海岸线的国 防监测;以及各种需要监测水中情况的场所。权利要求1.一种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容器(1),在容器(1)内 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4)、可充电电池(3)、电子设备O)、无线数据通信模块(8);容器 (1)外侧底部由绳缆(7)连接起固定作用的重物(13),在容器(1)的上端或内部安装有无 线通信天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⑴为 透明材料所制或表面有透明窗口(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容器(1) 的上端可以安装防进水可透气装置(12),其构成是在内管(1 外装有外管(16),且内、外 管之间设有挡水板(17),内管与容器内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1)外 侧底部绳缆(7)中可以有信号线缆,分别连接至水中传感器(4)和水底传感器(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容器(1) 的上端可以安装报警装置(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底传感 器(5)的外围可以罩有起保护作用的防沙网罩(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它包括类球状防水空心容器,容器内上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底部装有可充电电池和电子设备;容器外侧的底部由绳缆连接起固定作用的重物。容器内部上轻下重,可自然漂浮于水上,顶部向上。在容器表面布有透明窗口,容器顶端装有防进水可透气装置、报警装置和无线通信天线;容器内部有无线数据通信模块。本专利技术可对电子设备在水面给与承载,同时借助于太阳能天然能源,达到了节能高效。可以形成长期、定点、无人值守的电子监测通信站点。它为人类充分认知和利用水域资源提供了方便而有效的手段。文档编号G01D21/02GK102104075SQ200910259590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思达, 陈锦哲 申请人:陈锦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漂式太阳能电子设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容器(1),在容器(1)内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4)、可充电电池(3)、电子设备(2)、无线数据通信模块(8);容器(1)外侧底部由绳缆(7)连接起固定作用的重物(13),在容器(1)的上端或内部安装有无线通信天线(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哲陈思达
申请(专利权)人:陈锦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