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45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农用喷雾器,由摇杆、拉杆、空气室、唧筒、药液箱等组成。摇杆一端为把手,另一端铰插在药液箱下部,与拉杆的下端铰接,拉杆的上端与空气室的上端铰接,空气室下端活套在唧筒上,唧筒安装在药液箱内,特点是药液箱有一上下贯通的凹缺,拉杆装配时,其主体段位于该凹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安全,不损伤农作物,并且结构简单,不增添零件,外形工整,成本经济,适于在广大农村推广运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喷雾器,尤其是一种农用喷雾器药液箱的结构改进,属于农用器具
摇杆、拉杆、空气室、唧筒、药液箱是农用喷雾器的五大组成部分。其中摇杆通常为呈“L”形的构件,它的一端是用于手摇操作的把手,另一端铰插在药液箱下部,与拉杆的下端铰接,拉杆的上端与空气室的上端铰接。空气室下端活套在唧筒上,唧筒安装在药液箱内,与药液箱固连。摇杆、拉杆如同曲柄连杆机构中的曲柄、连杆。当用手驱动摇杆时,摇杆的摆动通过拉杆传递给空气室,使其与唧筒产生上下相对运动,在唧筒内产生负压,结果由于空气室中压力变化而将药液箱内的药液不断喷洒出去。由于现有农用喷雾器的拉杆及摇杆轴都固定并外露于药液箱的左侧或右侧,因此对于可左、右操作的喷雾器而言,当摇杆在左侧工作时,右侧伸出的摇杆轴很容易损伤农作物;当摇杆在右侧工作时,左侧伸出的摇杆轴同样很容易损伤农作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农用喷雾器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无论摇杆在左侧或右侧工作,摇杆轴都不会损伤农作物的农用喷雾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农用喷雾器的含有摇杆、拉杆、空气室、唧筒、药液箱。其中摇杆一端为把手,另一端铰插在药液箱下部,与拉杆的下端铰接,拉杆的上端与空气室的上端铰接,空气室下端活套在唧筒上,唧筒安装在药液箱内,其特点是药液箱有一上下贯通的凹缺,拉杆装配时,其主体段位于该凹缺内。这样,无论拉杆静止还是运动,都包容在药液箱的最大外廓尺寸内,因此使用安全,不会损伤农作物。本技术结构简单,不增添零件,并且外形工整,成本经济,适于在广大农村推广运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1和图2中的农用喷雾器主要由摇杆1、拉杆2、空气室3、唧筒4、药液箱5组成。“L”形摇杆1的一端为把手,另一端的截面为多边形,插装在内孔形状与其相配的摇杆套6中,摇杆套6铰插在药液箱5下部的通孔中,与拉杆2的下端铰接,拉杆2的上端与空气室3的上端铰接,空气室3下端活套在唧筒4上,唧筒4安装在药液箱5内,与药液箱5固连,药液箱5的侧后有一上下贯通的凹缺,拉杆2的主体段位于该凹缺内。该农用喷雾器使用时,用手驱动摇杆1,摇杆1带动摇杆套6摆动,再通过拉杆2将运动传递给空气室3,使其与唧筒4产生上下相对运动,结果空气室3中压力变化,将药液箱5内的药液不断喷洒出去。在此过程中,拉杆2始终包容在药液箱的最大外廓尺寸内,因此不会接触农作物,自然也就不会损伤农作物。除此之外,由于摇杆插孔5-1贯通药液箱5的左右,因此摇杆1既可从左侧插入摇杆套6内,也可以从右侧插入摇杆套6内,从而使得该农用喷雾器既可以用左手操作,也可以用右手操作,给使用者带来更多便利。除了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其他实施方式。例如,药液箱上的凹缺也可以位于药液箱的前面、后面等等。凡采取此类等效变换产生的结构变化均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用喷雾器,含有摇杆、拉杆、空气室、唧筒、药液箱,所述摇杆一端为把手,另一端铰插在药液箱下部,与拉杆的下端铰接,所述拉杆的上端与空气室的上端铰接,所述空气室下端活套在唧筒上,唧筒安装在药液箱内,其特征在于:药液箱有一上下贯通的凹缺,拉杆装配时,其主体段位于该凹缺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用喷雾器,含有摇杆、拉杆、空气室、唧筒、药液箱,所述摇杆一端为把手,另一端铰插在药液箱下部,与拉杆的下端铰接,所述拉杆的上端与空气室的上端铰接,所述空气室下端活套在唧筒上,唧筒安装在药液箱内,其特征在于药液箱有一上下贯通的凹缺,拉杆装配时,其主体段位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群李明流张召春周云舞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