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民专利>正文

双圆盘开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3059 阅读:9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圆盘开沟器,包括呈V形且两个直径不等的大 圆盘和小圆盘,还具有支架,支架设有横梁和内部竖置的排肥腔道和排种 腔道,大圆盘和小圆盘分别安装在支架的两侧,支架上的排肥腔道位于排 种腔道的前部,支架底部安装有两通管,两通管上的排肥管和排种管分别 与支架内的排肥腔道和排种腔道相通,排种管的排种口位于小圆盘一侧, 排肥管的排肥口位于大圆盘一侧,排种管的排种口高于排肥管的排肥口。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能保持种肥分施效果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圆盘开沟器,属于播种机

技术介绍
用于小麦播种机的圆盘开沟器,大都由两个等径的圆盘构成,两个圆 盘通过轴承安装在立柱上,导肥管和导种管设置在两个圆盘内,这种结构 的开沟器其播种排肥为同层同行混施,造成种肥同施引起的烧苗问题。为 此,通过大小圆盘结构,达到种肥分施的目的。但该结构将导肥管和导种 管安装在立柱上,导肥管的排肥口和导种管的排种口基本平行设置,仅通 过一个柔性护种板隔开,存在着结构复杂、安装烦琐,尤其导肥管与导种 管接近,不能完全达到种肥分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能保持种肥分施 效果的双圆盘开沟器。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圆盘开沟器,包括 呈V形且两个直径不等的大圆盘和小圆盘,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架,支 架设有横梁和内部竖置的排肥腔道和排种腔道,大圆盘和小圆盘分别安装 在支架的两侧,支架上的排肥腔道位于排种腔道的前部,支架底部安装有 两通管,两通管上的排肥管和排种管分别与支架内的排肥腔道和排种腔道 相通,排种管的排种口位于小圆盘一侦IJ,排肥管的排肥口位于大圆盘一侧, 排种管的排种口高于排肥管的排肥口。本技术支架内的排肥腔道和排种腔道是按行进方向前后设置,而 且安装在支架底部两通管上的排肥管的排肥口及排种管的排种口呈高低设 置,并分别偏向大圆盘和小圆盘,因此在大、小圆盘开沟时,翻动土量小, 肥料会沿大圆盘内壁落到较深的位置,种子沿小圆盘内壁落到较浅的位置, 通过圆盘大小的差异使回流的土迅速经小圆盘侧间隙将肥料埋好,不使肥 料和种子混落在一起,能保持种肥分施的效果,很好地解决了种肥同施引3起的烧苗问题。本技术将大圆盘和小圆盘安装在支架上,而支架上有 设置排肥腔道和排种腔道,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向结构示意图。其中l一支架,卜l一排肥腔道,1-2—排种腔道,1-3—横梁,2—上 两通管,2-1_进肥管,2-2—进种管,3—刮土板,4—调节螺栓,5_镇压 轮总成,5-1—调节臂,5-2—镇压轮,6—小圆盘,7—两通管,7-1_排肥 管,7-2—排种管,8—大圆盘,9一轴承座,IO—螺栓,ll一防尘罩,12—轴承。具体实施方式见图l、 2所示,本技术的双圆盘开沟器,包括两个直径不等并呈 V形的大圆盘8和小圆盘6以及支架1,支架1设有横梁1-3及内竖置的排 肥腔道1- 1和排种腔道1-2,见图2所示,大圆盘8和小圆盘6分别安装在 支架1的两侧,该大圆盘8和小圆盘6分别与轴承座9连接,轴承12安装 在轴承座9内,螺栓10穿插过轴承12安装在支架1上,在轴承12与支架 l之间设有调整垫片,轴承座9的外部还具有防尘罩11,防尘罩ll安装在 轴承12的顶部。见图1 3所示,本技术大圆盘8和小圆盘6的内夹 角P为6。 15°之间,且大圆盘8和小圆盘6入土点的间隙c在2mm以 下,两圆盘入土角a在30 40°之间,具有较好的开沟性能,且翻土量小。 见图1 3所示,本技术支架1内的排肥腔道1-1位于排种腔道1-2前 部,支架1顶部安装有上两通管2,上两通管2上的进肥管2-1和进种管2-2 与支架1内的排肥腔道1-1和排种腔道1-2相通,支架1的底部安装有两通 管7,两通管7的排肥管7-1和排种管7-2分别与支架1内的排肥腔道1-1 和排种腔道1-2相通,排种管7-2排种口位于小圆盘6的一侧,排肥管7-1 排肥口位于大圆盘8的一侧,见图4所示,排种管7-2的排种口中轴线与 排肥管7-1的排肥口中轴线之间的距离d在5 10腿之间,该排种管7-2的排种口高于排肥管7-1的排肥口,最好排种管7-2的排种口高于排肥管7-1的排肥口 20 40mm,保证种肥分施、先肥后种、肥深种浅的耕作要求。 见图1所示,本技术在支架1的横梁1-3的后部还具有镇压轮总 成5,镇压轮总成5主要由镇压轮5-2和调节臂5-1构成,镇压轮5-2通过 调节臂5-1安装在横梁1-3上,横梁卜3上还安装有调节螺栓4,调节螺栓 4的底部顶在调节臂5-1上,以调节镇压轮5-2的镇压力度。支架1的横梁 1-3的后底部还安装有刮土板3,将大圆盘8和小圆盘6开沟带起的土由刮 土板3刮除。免耕播种机在播种施肥过程中,切割器会将地面的秸杆切断,并在地面 开一条宽5 10mra深8 10cm的沟,大圆盘8和小圆盘6在行进过程中会 沿这条沟继续翻土开沟,将其扩大成宽约25mm深8 10cm的播种沟,肥料 会沿大圆盘8内壁落到较深的位置,深约7 8cm,种子沿小圆盘6内壁落 到较浅的位置,深约4 5cm,由于圆盘大小的差异使回流的土迅速经小圆 盘6侧间隙将肥料埋好,不使肥料和种子混落在一起,施种施肥一次完成, 达到种肥分施,通过肥深种浅的空间安排,很好地解决了种肥同施引起的 烧苗问题。在排种排肥完成后,由镇压轮5-2覆土压实,完成开沟、排肥、 排种、覆土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双圆盘开沟器,包括呈V形且两个直径不等的大圆盘(8)和小圆盘(6),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架(1),支架(1)设有横梁(1-3)和内部竖置的排肥腔道(1-1)和排种腔道(1-2),大圆盘(8)和小圆盘(6)分别安装在支架(1)的两侧,支架(1)上的排肥腔道(1-1)位于排种腔道(1-2)的前部,支架(1)底部安装有两通管(7),两通管(7)上的排肥管(7-1)和排种管(7-2)分别与支架(1)内的排肥腔道(1-1)和排种腔道(1-2)相通,排种管(7-2)的排种口位于小圆盘(6)一侧,排肥管(7-1)的排肥口位于大圆盘(8)一侧,排种管(7-2)的排种口高于排肥管(7-1)的排肥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盘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呈V形 的大圆盘(8)和小圆盘(6)的内夹角P在6° 15°之间,且大圆盘(8) 和小圆盘(6)入土点的间隙c在2mm以下。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盘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盘(8) 和小圆盘(6)分别与轴承座(9)连接,轴承(12)安装在轴承座(9) 内,螺栓(10)穿插过轴承(12)安装在支架(1)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盘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 (9)的外部还具有防尘罩(11),防尘罩(11)安装在轴承(12)的顶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盘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 横梁(1-3)的后部还具有镇压轮总成(5),镇压轮(5-2)通过调节臂(5-1) 安装在横梁(1-3)上,横梁(1-3)上还安装有调节螺栓(4),调节螺栓(4)的底部顶在调节臂(5-1)上。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盘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 的横梁(1-3)的后底部还安装有刮土板(3)。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盘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通管(7) 排种管(7-2)的排种口高于排肥管(7-1)的排肥口 20 40鹏,且 排种管(7-2)的排种口中轴线与排肥管(7-1)的排肥口中轴线之间的距 离d在5 10mm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圆盘开沟器,包括呈V形且两个直径不等的大圆盘(8)和小圆盘(6),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架(1),支架(1)设有横梁(1-3)和内部竖置的排肥腔道(1-1)和排种腔道(1-2),大圆盘(8)和小圆盘(6)分别安装在支架(1)的两侧,支架(1)上的排肥腔道(1-1)位于排种腔道(1-2)的前部,支架(1)底部安装有两通管(7),两通管(7)上的排肥管(7-1)和排种管(7-2)分别与支架(1)内的排肥腔道(1-1)和排种腔道(1-2)相通,排种管(7-2)的排种口位于小圆盘(6)一侧,排肥管(7-1)的排肥口位于大圆盘(8)一侧,排种管(7-2)的排种口高于排肥管(7-1)的排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焦刚李博强季宁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民焦刚李博强季宁金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