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晓东专利>正文

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284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导管,包括:控制装置,其连接旋转台和采光组件的驱动机构,并驱动采光组件与入射阳光成一定的角度;透明的光罩和/或容器,其组成一空间以容纳采光组件;旋转台,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横向跟踪入射阳光;固定部件,其位于容器的表面,用于与建筑物固定;采光组件,包括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纵向追踪装置和可旋转的反光光学板,反光光学板在纵向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入射阳光成一定的角度,将入射阳光反射并聚合到光导管体内;光导管体,其连接采光组件,且内壁表面为反光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主动方式跟踪和聚合太阳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光导管
技术介绍
根据建筑部2004年颁布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国标GB/T50033/34-2004)的规 定,在我国的建筑设计中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各种导光和反光装置将自然光引入室 内;“利用太阳能作为照明能源”。光导管就是符合这种国家要求的节能绿色照明产品。光导管是空心管,并且内壁 做过特殊处理,具有高反射度。因此,光导管能够利用反射原理把光从一端传输到另外一端。对任何光导设备来说,获得集中度高的而且方向性很强的光束是至关重要的。有 了这种光束,无论是使用光导管体还是光纤维都能让阳光在建筑内部低损耗传输。但是,因 为太阳的高度和方位随季节和每天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被动式光导管,也就是传统光 导管(见图1、图幻无法高效利用和传输太阳光,整体效率维持在25%以下,也就是说,将 近80%的太阳能被浪费掉。此类系统在应用在中国高层和多层建筑时,会占用大量建筑内 部空间,并且其光导管管道和建筑内部柱、梁、板、承重墙形成冲突(见图2),因此使用成本 尚ο世界上目前具备阳光追踪的系统均使用光纤将聚合后的太阳光传递到建筑内部 以达到照明的目的,但是这种结构存在如下限制1)此种追踪器一般都必须放到屋顶,体积比较大,占用太阳光照射面积大,所以总 体效率低。2)放到屋顶的聚光器形成的光束要经过长距离的光纤传递,增加了系统费用,而 且大大降低传导效率。3)光纤的直径小,而且分接转接需要专门的昂贵设备,不适于商业性应用。4)屋顶的追踪系统与其他太阳能设备(比如太阳能热水器)产生冲突和竞争,抢 夺有限的屋顶面积。所以,目前世界上尚没有能够应用于多层建筑的每层楼层上、价格便宜而且效率 高的阳光追踪和光导管系统。这种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突破点1)空间利用率高,尽量减少占用屋顶、屋面和建筑内部的空间。2)半透明系统,能够方面应用于各种风格的建筑上,美观大方。3)能够水平传输光线、能够充分利用多层建筑中现有的设备层空间。4)不依赖昂贵的传输媒介(比如光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导管,其阳光和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简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导管,包括控制装置,其连接旋转 台和采光组件的驱动机构,并驱动采光组件与入射阳光成一定的角度;透明的光罩和/或 容器,其组成一空间以容纳采光组件;旋转台,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横向跟踪入射阳光; 固定部件,其位于容器的表面,用于与建筑物固定;采光组件,包括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纵向 追踪装置和可旋转的反光光学板,反光光学板在纵向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入射阳光成一定 的角度,将入射阳光反射和聚合到光导管体内;光导管体,其连接采光组件,且内壁表面为 反光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一改以往传统光导管被动接收阳光的设计特点, 采用主动方式跟踪和聚合太阳光。该设计的主动跟踪方式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同类产品不 同,采用可重叠可扩展外挂型设计,从而可以利用建筑外立面进行太阳能采集和利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光导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光导管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光导管采光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光导管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光导管在建筑中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导管采光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大部分光传感器、 光罩、容器、旋转台、固定部件、采光组件、太阳光板系统、光导管体和太阳能电池板PV组合 件。其中,采光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采光板。系统组合方式请见图3,具体来说其中包括光传感器。其跟踪阳光的入射位置。控制装置,其驱动采光组件与入射阳光成一定的角度,使得入射阳光被反光板反 射到光导管内。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光传感器采集到的阳光信息控制反光板;也可以通 过预设的角度信息控制反光板,总之,其只要可以控制反光板角度将阳光反射到光导管内 即可。光罩。光罩可以为透明的半球型或其他形状,具备自动清洗功能,利用雨水对整个 系统外表面进行冲洗,并且避免过分积雪承重。材料采用抗紫外线的透明材料。容器。容器用来保证其内部的各种器件不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风、雨、冰 雹和雪,以及灰尘、飞鸟和昆虫的影响。材料采用抗紫外线的透明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容器 结构优选采用横截面为矩形的方式,其横截面可以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旋转台。该部件座于固定部件上,靠小电机动力来驱动,使系统能够在光传感器的 控制下在水平面上跟踪太阳的移动。旋转角度可以最大为+/-90度。固定部件保证系统能够外挂到任何建筑外表面。所述的固定部件位于采光容器的 底部或侧壁,以能够方便的与建筑物屋顶或侧壁相连接为宜。采光组件。上述的光罩、容器、旋转台、固定部件形成了一个安全密封的活动空间。 在该空间中可以配置纵向追踪结构(a)和多组采光组件(b)。a)纵向追踪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和小电机,负责在光传感器的控制下改变采光组件 的倾斜度。b)采光组件包括一组或者多组光学器件,保证把来自各个方向的太阳光转化为垂 直传播的光线。如图4所示,所述的光学器件可以为反光板,所述的发光板可以为多个。其 在光传感器的控制下与入射阳光成一定的角度,将入射阳光反射到光导管内。光导管体。本专利技术所述光导管系统中,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以在建筑内部(设备 夹层内)使用水平的光导管体,将聚合起来的光进行发散式传输,尤其适用于建筑深处无 窗区域的背景照明。光导管体为直径是10-30厘米左右的管道,内表面光滑如镜。如图5 所示,在采光结构的后部安装有若干组发光板,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使得阳光按照预定的 路径在光导管中被传输,最终达到需要阳光的位置。太阳能电池板PV组合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阳光传送的路径中采 用太阳能电池板PV系统。太阳能电池板PV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驱动追踪系统,不耗 费多余能量。同时太阳能电池板PV系统更可以将阳光以电能的形式储存起来,用于照明等 工作。太阳能电池板PV系统也可以安装在直径比较大的管道起到控制照明亮度和转化电 能的作用。图5显示了太阳光是如何被聚集并转化为垂直传输的光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太阳 能电池板可以安装在反光板的背面,所述发光板/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旋转,当需要光导管 传输光线的时候,反光板反射光线;当不需要光导管传输光线的时候,翻转反光板到太阳能 电池板的一面,由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池系统充电。该电能可以被用来为本专利技术中所有耗电 的组件提供动力,也可以与室内的照明电源相连接,为室内提供照明电能。本专利技术所述高效高空间利用率产品一改以往传统光导管被动接收阳光的设计特 点,采用主动方式跟踪和聚合太阳光。该设计的主动跟踪方式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同类产品 不同,采用可重叠可扩展外挂型设计,从而可以利用建筑外立面进行太阳能采集和利用。再 结合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PV)的应用可以让太阳能在光-电间进行转换,并 把暂时不需要的电能存储下来供需要时段使用。该系统尤其适合多层建筑,特别适合我国 国情。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实施方式。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于为了描 述和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基于本专利技术启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也应当被认为 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的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其连接旋转台和采光组件的驱动机构,并驱动采光组件与入射阳光成一定的角度;透明的光罩和/或容器,其组成一空间以容纳采光组件;旋转台,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横向跟踪入射阳光;固定部件,其位于容器的表面,用于与建筑物固定;采光组件,包括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纵向追踪装置和可旋转的反光光学板,反光光学板在纵向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入射阳光成一定的角度,将入射阳光反射聚合到光导管体内;光导管体,其连接采光组件,且内壁表面为反光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晓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