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友明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冷风箱调节温度的机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2341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冷风箱调节温度的机房结构,解决在一般天气条件下,对机房温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机房顶设置一夹层空腔或利用机房内侧走廊等空间形成冷风箱,机房与冷风箱之间设置有由智能控制器控制的变速风扇,在夹层侧墙或内侧走廊墙壁上设置有冷空气进风窗,在机房内设置有使机房内与大气连通的机房出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单,在满足机房内设备散热的情况下,大大降低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基站等小型设备机房用利用冷风箱对 机房温度进行调节的机房结构。技术背景近年来,蜂窝移动通信迅猛发展,为了满足覆盖和容量的需求, 移动通信基站(下称基站)大量使用,遍布全国城乡郊野。据统计, 到2007年底我国有基站52万座,而且,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基站 仍在快速增长。基站机房一般是10 30平方无人值守的小型设备机 房,因设备运行产生热量,为了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机房 一般都配备2台空调,24小时轮流工作。因空调制冷时耗电量大, 空调成为基站中主要耗电设备,每站空调年平均耗电量约15000度。 统计资料显示,基站设备正常配置情况下(如GSM900、 DCS1800 或再加CMDA多网设备共站),空调耗电约占基站总用电量的60%。 基站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环境要求温度-5。C +40QC,湿度10% 80%,最佳工作环境温度18DC 24QC,湿度30% 40%。运 行中的设备不断产生热量,通过散热风扇将热量传递到机房室内空 气,使室内的空气温度升高。为了保持机房环境温度,通常配备2台 空调轮流工作,24小时制冷把热量带出机房。同时,为了提高制冷 效率,防止室外热量渗入,现有机房均作了隔热和封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实际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宽松,自 然环境温度和湿度在大绝部分时间都满足要求(因地域、季节、气候 等差异有所不同)。因此,当自然环境温湿度均达到一定要求时,可 利用机房室内外冷热空气交换,以户外凉风不断替换室内热空气,使 机房环境温度达到设备正常工作要求,当自然气候十分恶劣、户外温、 湿度特别高时仍就使用空调制冷。这样,风冷与空调制冷相结合,大 部分时间采用风冷,极少数恶劣气候条件下采用空调制冷,从而大大 縮短空调运转的时间,大幅度降低基站耗电量。本技术采用箱式风冷的机房结构,在自然环境温湿度不太高 的情况下,以风冷代替空调制冷来调节机房环境温度,使空调在大部 分时间处于停机状态,从而大大降低基站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目前,我国基站机房的建设主要有新建机房和改造机房两类新 建机房是由运营商自己按通信机房标准新建的,如在山上、野外的基 站机房,还有在楼宇顶部用彩钢板等轻质材料搭建的简易机房等,这 类机房较为规范,且相对独立;改造机房是运营商租赁现有建筑楼宇 的房间进行改造当作基站机房,这类机房因地制宜,机房室外改造受 业主和现有条件限制较多,但一般楼宇都有走廊等通道阴凉空间。本技术根据上述节能理念,提出一种利用冷风箱对机房温度 进行调节的机房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基站机房保持环境温度能耗大 的技术不足。本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机房为封闭式结 构机房,在机房的房顶设置夹层形成冷风箱,在机房的房顶与冷风箱 之间设置有变速风扇,在冷风箱的侧壁上设置冷空气进风窗,在机房的房顶设置有使机房内与大气连通的机房出风管,在冷风箱的顶部设 置有使冷风箱与大气连通的冷风箱换风管。本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机房结构的另一技术方案是,该机房为 带走廊等空间的空腔结构的封闭式机房,在机房靠走廊侧墙壁上设置 有与走廊冷空气连通的冷空气进风窗,机房内设置有抽风箱与冷空气 进风窗相连,抽风箱设置有变速风扇,在机房的房顶或外墙高处设置 有使机房与大气连通的机房出风管。本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机房结构的控制冷热空气交换速度和 空调制冷与风冷倒换的技术方案是,以可编程智能控制器和室内外温 湿度探头组成的机房环境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智能控制器可预设温 度、湿度参考值和机房最佳环境温度范围,通过室内、外温湿度探头 实时采集室内和户外大气温湿度信息,决定空调与变速风扇间工作切 换,变速风扇间工作时,由智能控制器调节变速风扇的转速,控制冷 热空气交换速度,以保持一定的机房环境温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了实际可行、实施简单、 成本低等因素,对现有机房改造小,简单易行,智能控制也只需 对现有机房环境控制器稍加改造即可实现,对电信、电力和自动 控制等小型设备机房均适用。如果得以推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十分可观。以基站为例,如采用本技术,只有高温天气、 三五月梅雨季节和雨天等非常潮湿和高温等非常恶劣的时候才 需要用空调制冷,绝大多数时间均可以采用风冷,空调使用时间 不足原来的10%,而风扇功率一般只有百瓦的量级,不及空调的耗电的10%,因此,可节省原空调耗电的80%以上。如果站 空调耗电占基站总用电的60%,使用本技术为基站节能约 50%。以现有基站空调年平均耗电15000度计,全国52万座基 站每年能节约电能39亿度,相当于几座大型发电厂的发电量。 另外,因空调使用少了,现有基站配置2台空调完全可以减少一 台,因此,还可以节省一台空调的投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新建机房实施例1立体透视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俯视图。附图3为机房实施例1机房房顶夹层冷风箱正视图。附图4为机房实施例1机房房顶夹层冷风箱侧视图。附图5为环境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示意图。附图6为本新型新改造机房实施例2立体透视示意图。附图7为机房出风弯管示意图。附图8为抽风箱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自动控制流程图。附图中,l机房,2冷风箱,3变速风扇,4冷空气进风窗,5 机房出风管,6换风管,7机房内设备,8智能控制器,9室外温湿度 探头,IO室内温湿度探头,ll空调,12机房出风弯管,13抽风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l,在机房顶部增加一夹层,形成冷风箱,以 获得相对阴凉的空气。在冷风箱侧墙壁上设置冷空气进风窗,使户外大气与冷风箱连通,在冷空气进风窗中设置空气过滤、净化装置,使 进入风箱的空气洁净,用风扇从冷风箱中将阴凉空气抽入冷却机房。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空气对流原理,机房中热空气会聚集 在机房的顶部,因此,在机房顶部设置出风管通向户外大气,利于热 气排出。在风扇和机房室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冷空气从冷风箱进入机 房,机房内热空气从顶部出风管排出,冷热空气不断替换将热量带出 机房,保持一定的机房环境温度。因高温天气仍用空调制冷时,滞留在风箱里的空气会被房顶加 热,故在冷风箱夹层的顶部设置换风管通向屋顶大气,换风管上下两 端因温度差形成负压,使冷风箱内的热空气通过排风管自然排出,而 较冷空气则从冷空气进风口进入,如此循环流动,从而使风箱内温度 与户外大气温度基本保持一致。另外,因机房屋顶是太阳热辐射最大受热区,机房顶部增加风箱 夹层也有效隔断了太阳辐射热量通过屋顶直接导入机房,提高机房的 隔热效果。本技术实施例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机房走廊等阴凉空间实 际上等效于一个冷风箱,因此,无需增加任何设施即可获得阴凉空气。 在机房走廊侧墙壁上开冷空气进风窗,机房内侧连接抽风箱,既可用 风扇直接从走廊等空间将阴凉空气抽入冷却机房。为净化抽入机房的 空气,在冷空气进风窗中加上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在机房顶或外墙壁高处开出风管通往户外大气,以利于聚集在机 房顶部的热气排出,这样,在风扇和机房室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冷空 气从走廊进入机房,热空气从出风管排出,冷热空气不断交换将热量带出机房,保持一定的机房环境温度。为防止雨水和逆风倒灌,出风管管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冷风箱调节温度的机房结构,该机房为封闭式结构机房,其特征在于:在机房(1)的房顶设置冷风箱(2),在机房(1)的房顶与冷风箱(2)之间设置有变速风扇(3),在冷风箱(2)的侧壁上设置冷空气进风窗(4),在机房(1)的房顶设置有使机房(1)内与户外大气连通的机房出风管(5),在冷风箱(2)的顶部设置有使冷风箱(2)与户外大气连通的冷风箱(2)换风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冷风箱调节温度的机房结构,该机房为封闭式结构机房,其特征在于在机房(1)的房顶设置冷风箱(2),在机房(1)的房顶与冷风箱(2)之间设置有变速风扇(3),在冷风箱(2)的侧壁上设置冷空气进风窗(4),在机房(1)的房顶设置有使机房(1)内与户外大气连通的机房出风管(5),在冷风箱(2)的顶部设置有使冷风箱(2)与户外大气连通的冷风箱(2)换风管(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风箱调节温度的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空气进风窗(4)上设置有防沙防尘过滤网。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冷风箱调节温度的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房变速风扇(3)送风口与设备散热风扇的进风口对应,出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明黄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友明黄晓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