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虎生专利>正文

球练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2136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练习装置,其包括框架、网、底架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支撑在所述框架和底架之间并支撑起框架,所述网张设于框架上,并通过能够与网拆分的连接件连接到框架上。在该球练习装置中,通过可拆分的连接件将网与框架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地拆装网到框架上,由于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网容易破裂,通过这种可拆分的连接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新网,从而节省了消费者的成本和提高了整套球练习装置的利用率及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尤其涉及一种球练习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运动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体育运动比赛更 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在很多的运动项目中,例如足球、曲棍球、棒球、 网球以及高尔夫球等等,人们在做这些球类运动时,经常需要去专门的场所练 习或运动。然而,对于练习者来说,去专门的场所既花费时间,又大大地不便, 有时球场人数众多,易受干扰难以专心练习。更为不利的是,打球时往往需要 频繁捡球,尤其对于网球或高尔夫球,检球将费时费力,相当的麻烦,从而使 练习者在得不到充分的练习时,就已经疲于练习者这种重复的捡球动作。为此有些条件较好的运动场馆采用悬挂帘式软网的办法,来緩沖并限制击 飞的球。但是这种方法的网大而笨重,对场地条件有一定要求,且一经悬挂即 固定,并不便于移动更换场所练习。而且,现有的球练习装置通常包括框架和 支撑框架的支架,框架上张设有网,以接收练习者的练习球。框架通常用织带 包缠并限定形状,而网通常车缝在织带里面,网和框架为一个整体。因此,网 或者框架一旦有损坏,整套球练习装置全部作废。然而,网由于长时间受球的 击打,极其容易破裂,此将导致整个球练习装置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网可拆换、可利用率高的球练习装置。 一种球练习装置,其包括框架、网、底架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支撑 在所述框架和底架之间并支撑起框架,所述网张设于框架上,并通过能够与网3拆分的连接件连接到框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球练习装置通过可拆分的连接件将网与框架连接, 从而可以方便地拆装网到框架上,由于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网容易破裂,通过 这种可拆分的连接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新网,从而节省了消费者的成本和提 高了整套球练习装置的利用率及使用价值,还可增长整个球练习装置的的使用 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球练习装置装有网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球练习装置框架和底架相互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的球练习装置的框架m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球练习装置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球练习装置的框架与网通过连接件连接的 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同时参阅图1和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球练习装置10,其 包括框架12、网11、底架16和支撑组件20。支撑组件20和底架16—同支撑 起框架12,网U张设于框架12上,并通过能够与网11拆分的连接件连接到 框架12上。框架12包括相互连接的底边框13、位于底边框13两侧的框架侧边框14 以及与底边框相对的顶边框15,如图所示,这四个边框为一体结构,并可采用 可挠性钢材制成。底架16包括一个连接边框17、位于连接边框17两侧的底架侧边框18以及与连接边框17相对的边框19,同样地,底架16的四个边框为 一体结构,并可采用可挠性钢材制成。框架12和底架16之间通过设置于底边 框13与连接边框17之间的能够拆卸的连接结构相连。由于框架12和底架16都采用可挠性钢材,因而两者各个边框上都缝有织 带,并且还可在相邻边框连接处缝有三角形织布30,如图2和3所示,以便于 使框架12和底架16限定为方形或矩形,并加强整个框架12和底架16的稳固 性。在框架12和底架16拆卸后,可分别进行框架12和底架16折叠,通过钢 材的挠性,将两者分别多次对折,体积变小,从而便于球练习装置IO的携带。另外,框架12上可以挂设有目标物122,以供练习者瞄准,练习击球准头。 底架侧边框18的长度为框架侧边框14的一半或一半以下。例如,框架12为正 方形时,底架12即为一个矩形,其较长的边长(连接边框17处)等于框架12 的边长,较短的边长(侧边框19处)为框架12边长的一半。传统的球练习装 置框架和底架都为正方形,而本实施例将底架12占用面积缩小,从而可以节省 使用空间,方便在家庭室内使用。该连接结构是可以拆卸的或者说分离式的,例如,如图2所示,在底边框 13和连接边框17上对应两处分别设置有粘接带32,以便两边框13和H相连 接且可以方便拆卸分离。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结构还可采用钮扣或卡扣连接 结构,或者设置于织带上的拉链等连接方式。由于传统的球练习装置将框架和 底架缝合在一起,可挠性钢材也具有一定韧性,在折叠时两者相互产生千涉, 需要折叠者用非常大的力气才能折好,且容易引起变形,从而导至无法多次使 用。而本实施例的球练习装置IO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不使用时,能方便将 框架12和底架16分离,然后单独折叠,省时又省力,能延长球练习装置10 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该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框架12上的多个挂勾120,具体为均匀 分布地设置于包缠底边框13、侧边框14及顶边框的织带上,网ll的周边网线 桂设在该多个挂勾120上,从而将网11连接到框架12上,方便网11的拆卸和安装,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网11容易遭受&裂损坏, 一旦损坏,则网 11可以方便快捷地更换。现有的网通常车缝在织带里面,网和框架为一个整体, 网或者框架一旦有损坏,整套球练习装置全部作废。而本实施例的球练习装置IO如果网或框架损坏,只需购买新的网或框架装上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球练 习装置10,从而节省了消费者的成本和提高了整套球练习装置10的利用率及使用价值。支撑组件20斜撑在框架侧边框14和底架侧边框18之间。如图1和4所示, 本实施例中在两侧的侧边框14和18分别撑设有支撑组件20,以协助底架16 支撑起框架12。支撑组件20包括分别设置于框架侧边框14和底架侧边框18 的两个套筒22、两端套设于套筒内的支撑杆24以及连接两套筒22的扣具26。 套筒22采用与包缠框架侧边框14和底架侧边框18的织带相同的材料,也可以 是编织带材料,套筒22—端开口以允许支撑杆24穿入,另一端封闭且固定侧 边框14 ( 18)上。支撑杆24采用玻璃纤维或铁管,并且分成多节,其可以是 可折叠或可拆卸可调节式结构。本实施例的支撑杆24采用三节可折叠可调节的 铁管,通过支撑杆24的长短调节,以改变框架12和底架16之间的相对倾斜角 度。例如,当支撑杆24为三节时,其完全伸长时,框架12和底架16基本垂直, 通常成85度左右的角度;当支撑杆24缩短一节时,框架12和底架M的倾角 约为75度,再缩短一节时,则框架12和底架16的倾角约为47度。当然,支 撑杆24可采用更多节的玻璃纤维或铁管,以实现更多的角度调节。另外,在拆 装时,支撑杆24也由套筒22内抽出,方便框架12和底架16的单独拆装。当 然,支撑组件20也可以与框架12或底架16—起折叠。扣具26包括分别连接于两套筒22开口端的公扣262和母扣264以及连接 带266,该连接带266连接公扣262和母扣264到对应的套筒22,连接带266 配合公扣262和母扣264将支撑杆24紧夹持于两套筒22内,且可以调节长度, 以便适应于支撑杆24的长度调节。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球练习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练习装置,其包括框架、网、底架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支撑在所述框架和底架之间并支撑起框架,所述网张设于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通过能够与网拆分的连接件连接到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练习装置,其包括框架、网、底架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支撑在所述框架和底架之间并支撑起框架,所述网张设于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通过能够与网拆分的连接件连接到框架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相连的两 个侧边框、底边框和顶边框,所述底架包括相连的两个侧边框和一个连接边框, 所述框架的底边框和底架的连接边框通过能够拆卸的连接结构相连。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 框架上的多个挂勾,所述网通过将网线挂设于勾挂上而与框架相连。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 框架上的多个挂环和绳索,所述网通过绳索穿过网孔与挂环相串接而连接到框 架上。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分别 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虎生
申请(专利权)人:黄虎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