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谦专利>正文

蟑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204 阅读:4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一罩盒1和带粘胶层4的底片2构成,罩盒1由一张矩形硬纸片折叠形成有四周倾斜面和左右两侧端底边、回折构成,在顶面上涂有引诱剂层3,带粘胶层4底片2与安放在罩盒1的下部。其结构简单,生产加工简便,使用方便,故体积小,易于携带及包装存放。(*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捕捉蟑螂的用具。捕杀蟑螂的方式一般都是用药物杀虫剂灭杀和用器具捕杀。在已有技术中中国专利95220078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蟑螂屋,其包有盒体、粘胶层、保护层和引诱剂构成,盒体为折叠式结构,盒体由一片硬纸片裁剪后将其两侧上折成构成,其通过两侧向上折起形成顶部并卡接连接形成所谓的屋型,在盒体的底板面上涂有粘胶层和其保护层,其使用安全,没有污染很实用,但也并非理想,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一次性使用,盒体底面上的胶层一旦用完或者是失效后,就得整体丢掉,而使用中往往一片粘胶是不够用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可重复使用的捕捉蟑螂的用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一罩盒1和带粘胶层4的底片2构成,罩盒1由一张矩形硬纸片在其上压切有折叠线,并按压切折叠线折叠形成有四周倾斜面和左右两侧端底边、底边外侧部回折构成卡槽结构构成,在其上顶面内侧面上涂有引诱剂层3,带粘胶层4及其保护层的底片2与所述的罩盒两侧端底边回折边构成的卡槽配合安放在罩盒1的下部。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表示了罩盒1折起后的状态。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罩盒1的平面展开图。图5是罩盒1另一实施例平面展开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由罩盒1和底片2构成,如图1所示,罩盒1由一张矩形硬纸片在其上压切有折叠线,并按压切折叠线折叠形成有上平面10、四周倾斜面11、12、13、14、左右两侧底边15、16、左右两侧底边15、16外侧回折边17、18构成。图2、3所示,在罩盒1的上顶面10内侧面上涂有一层引诱剂层3,在底片2上涂有粘胶层4,并在粘胶层4上覆有保护层,带粘胶层4的底片2的左右端部与罩盒1左右两侧端底边回折边17、18构成的卡槽配合,安放在罩盒1的下部。图4、5表示了折叠构成罩盒1的矩形硬纸片1′上的压痕线形状。参见图4所示,在构成罩盒1的矩形硬纸片1′的四周边侧上,至少压切有折叠前后倾边的压痕11′、12′、折叠左右倾边的压痕13′、14′、折叠左右两侧底边的压痕15′、16′、折叠左右两侧回折边的压痕17′、18′和折角压痕a、b、c、d、折角切缝13′a、14′a、13′b、14′b。参见图5所示,在构成罩盒1的矩形硬纸片1′的四周边侧上,至少压切有折叠前后倾边的压痕11′、12′、折叠左右倾边的压痕13′、14′、折叠左右两侧底边的压痕15′、16′、折叠左右两侧回折边的压痕17′、18′和折角压痕a、a′、b、b′、c、c′、d、d′。其折起后形状与图1所示形状基本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四角形状有所不同,即其四角形成为下凹三角形。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加工简便,使用方便,底片2上的粘胶层用过后,更换一片底片2,即可重复使用罩盒1,不必整体丢弃,由于其是折叠式,故体积小,易于携带及包装存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蟑螂盒,其特征是由罩盒(1)和底片(2)构成,罩盒(1)由上平面10、四周倾斜面(11、12、13、14)、左右两侧底边(15、16)、左右两侧底边(15、16)外侧回折边(17、18)构成,在罩盒(1)的上顶面(10)内侧面上涂有一层引诱剂层(3),在底片(2)上涂有粘胶层(4)及在粘胶层(4)上覆有保护层(5),底片(2)的左右端部与罩盒(1)左右两侧端底边回折边(17、18)构成的卡槽配合,安放在罩盒(1)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蟑螂盒,其特征是由罩盒(1)和底片(2)构成,罩盒(1)由上平面10、四周倾斜面(11、12、13、14)、左右两侧底边(15、16)、左右两侧底边(15、16)外侧回折边(17、18)构成,在罩盒(1)的上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谦
申请(专利权)人:谭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