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床的地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1502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的用于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床的地笼,包括:总地笼和支地笼,总地笼固定设置于蓄热床体的内部四周并与蓄热床体顶部的管道入口相连接,若干条支地笼平行设置于总地笼的一侧并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总地笼和支地笼共同发挥其有组织地引入和流动在蓄热床里的热空气,充分地同蓄热载体进行热交换,以提高蓄热床的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节能环保
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空气 集热蓄热床的地笼。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用于太阳能建筑用于建筑采暖的蓄热床里,尚无设置地笼的先例。因 此,这类建筑构造和构件的设计和制作,均具有探索和创新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床 的地笼,使太阳能建筑蓄热床里的热空气同蓄热载体工质之间,更好地进行热交换,更多地 蓄存所需要的热量,满足建筑相邻室内的采暖需求。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包括总地笼和支地 笼,其中总地笼固定设置于蓄热床体的内部四周并与蓄热床体顶部的管道入口相连接,若 干条支地笼平行设置于总地笼的一侧并相互连通。所述的支地笼和总地笼的外部设有蓄热载体。所述的蓄热床体为立方体、矩形体、球形或椭球形的空腔。所述的支地笼与总地笼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的支地笼的侧面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的蓄热床体相对总地笼的一侧顶部设有出风口。本技术通过热空气在蓄热床体内的流动,使得热空气和蓄热载体之间进行相 互之间的热量交换,并对热量在蓄热床中的蓄存或输出进行控制,起到满足建筑相邻室内 采暖需求的功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 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 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总地笼1和支地笼2,其中总地笼1固定设置于蓄热 床体3的内部四周并与蓄热床体3顶部的管道入口 4相连接,两条支地笼2平行设置于总 地笼1的一侧并相互连通。所述的支地笼2和总地笼1的外部设有蓄热载体5 ;所述的蓄热床体3为立方体、矩形体、球形或椭球形的空腔。所述的支地笼2与总地笼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的支地笼2的侧面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的蓄热床体3相对总地笼的一侧顶部设有出风口 6。本实施例中的总地笼和支地笼共同发挥其有组织地引入和流动在蓄热床里的热 空气,充分地同蓄热载体进行热交换,以提高蓄热床的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床的地笼,其特征在于,包括:总地笼和支地笼,其中:总地笼固定设置于蓄热床体的内部四周并与蓄热床体顶部的管道入口相连接,若干条支地笼平行设置于总地笼的一侧并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床的地笼,其特征在于,包括总地笼和支地笼,其 中总地笼固定设置于蓄热床体的内部四周并与蓄热床体顶部的管道入口相连接,若干条 支地笼平行设置于总地笼的一侧并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床的地笼,其特征是,所述的支地 笼和总地笼的外部设有蓄热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床的地笼,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彦军潘强李勇赵东亮张念胜刘彬彬刘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