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135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包括取桂枝88-92g、泽泻88-92g、陈皮88-92g、香加皮88-92g、茯苓88-92g、姜皮88-92g、大腹皮88-92g、苍术88-92g、黄柏88-92g、椒目58-62g、冬瓜皮88-92g、益母草88-92g,将茯苓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中药加水煎煮两次,分别为2小时和1.5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于60℃测相对密度1.25-1.30,加入茯苓粉与稠膏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筛;用70-80%乙醇或5-10%糖浆制粒,干燥;加入颗粒重量比5%的干燥淀粉、0.5%的硬脂酸镁和1%的滑石粉,混匀,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本中药制剂的优点是健脾渗湿,利水消肿,改善症状明显,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修复受损肾脏作用强,安全无毒,制剂科学先进,服用方便,深受患者欢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成药,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肾炎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若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病情迁延,肾功能下降乃至尿毒症。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肾病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根据中医中药的理论,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按中华医学会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的标准,根据证候诊断临床上较常见分为风热症候型(风水相搏证)、湿肿症候型(湿邪困脾证)、阳虚证候型(脾肾阳虚证)三种,风热证候型诊断标准是发热不恶寒或热重寒轻、头面眼脸浮肿、咽喉肿痛或口干咽燥,肢体酸痛,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脉浮数。湿肿证候型诊断标准是肢体浮肿,晨起面肿甚,午后腿肿较重,按之凹陷,身体重困,小便短少脘胀纳呆,或便溏、头重、胸闷、带多,舌苔白腻,脉濡缓。阳虚证候型诊断标准是全身浮肿,畏寒肢冷,脘腹胀满,纳呆便溏,面色苍白,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足跟痛;性功能失常或月经失调;尿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弱。目前中西医治疗肾炎的方法较多,就其西药而言患者会出现抗药性或者过敏反应,长期服药毒副作用较大,服用中药可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但实际上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多不能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如壮腰健肾丸、肾炎片等,许多中成药有的患者适用有的不适用,因此针对性差,见效慢,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易复发。为了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肾病的效果,创立新型有针对性治疗肾病的中成药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肾炎湿肿证,多由素体脾虚,运化失司,湿从内生,或多因贪凉饮冷,复感外邪,使寒邪停于中焦,内外相夹,以致湿邪内盛,湿困中阳,内伤脾肾,运化无权而发本证,而提供的一种改善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对肾脏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的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商品名称为肾炎消肿片)。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是由桂枝、泽泻、陈皮、香加皮、茯苓、姜皮、大腹皮、苍术、黄柏、椒目、冬瓜皮、益母草十二味药配制而成,其配伍是桂枝88-92g、泽泻88-92g、陈皮88-92g、香加皮88-92g、茯苓88-92g、姜皮88-92g、大腹皮88-92g、苍术88-92g、黄柏88-92g、椒目58-62g、冬瓜皮88-92g、益母草88-92g,辅料适量,混合压制成片,包衣而成。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制备方法取桂枝88-92g、泽泻88-92g、陈皮88-92g、香加皮88-92g、茯苓88-92g、姜皮88-92g、大腹皮88-92g、苍术88-92g、黄柏88-92g、椒目58-62g、冬瓜皮88-92g、益母草88-92g,十二味药备用,将茯苓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十二味加水煎煮两次,分别为2小时和1.5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于60℃测相对密度1.25-1.30,加入茯苓粉与稠膏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筛;制成药粉,加适量辅料,制片工艺步骤是将上述制得的药粉用70-80%乙醇或5-10%糖浆制粒,干燥;加入颗粒重量比5%的干燥淀粉、0.5%的硬脂酸镁和1%的滑石粉,混匀,压制成基片重0.32g的片子699片,包糖衣,即得成品。上述辅料为预胶化淀粉、硫酸钙、硬脂酸镁和滑石粉,制片工艺步骤是将上述制得的药粉用70-80%乙醇或5-10%糖浆制粒,干燥后,加入颗粒量重量比2%的预胶化淀粉,3%的硫酸钙、0.5%的硬脂酸镁和1%的滑石粉,混匀,压制成基片重0.32g的片子699片或压制成基片重0.533g的片子420片,包薄膜衣,得规格为每片重0.34g薄膜衣片或每片重0.56g薄膜衣片。上述辅料为干淀粉、预胶化淀粉、硫酸钙、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和滑石粉,制片工艺步骤是将上述制得的药粉加入药粉量3.5%的干淀粉或2%的预胶化淀粉及1.5%的硫酸钙,混匀,用70-80%乙醇或5-10%糖浆制粒,干燥,制粒后加入1.5%羧甲淀粉钠及0.5%的硬脂酸镁和1%的滑石粉,混匀,压制成基片重0.32g的片子699片或压制成基片重0.533g的片子420片,包薄膜衣,得规格为每片重0.34g薄膜衣片或每片重0.56g薄膜衣片。方解方中桂枝、椒目通阳利水,振奋脾肾气化功能,苍术健脾燥湿,大腹皮理气行水,陈皮、香加皮、茯苓、姜皮、冬瓜皮健脾渗湿利水消肿,配以泽泻、黄柏泻肾浊,益母草活血化瘀。处方中的茯苓、泽泻、大腹皮有利水渗湿之功能,具有利尿消肿作用,可以使尿中的钾、钠、氯、尿素的排出量增加,而且有抑制或降低肾炎病理过程中肾组织的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肾组织的损伤。桂枝可以减除实验性肾炎的尿蛋白,白术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本方所治水肿,属脾虚气滞,湿胜生肿之变。脾属土,气化水,脾虚则湿,气滞则水停,故身面悉肿,胀满气促,水便不利等症并见,采用本方健脾理气,化渗温阳,肿满自消。动物长期毒性实验将饲养6-8周的大白鼠取80-120g体重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一组为大剂量组(12.0g/kg),二组为中剂量组(6.0g/kg),三组为小剂量组(3.0g/kg),四组为空白对照组,给同容积生理盐水。大、中、小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111、56、28倍,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90天。实施前各组白鼠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SGPT)和肾功能(尿素氮)检查,各项检查无差异后正常饲养一周,然后进行实验。给药期间对白鼠的一般体征、体重、外观、行为进行观察并记录,在给药至第90天,测定血常规、尿常规、肝功(SGPT)、肾功能(尿素氮)检查,将其检查结果同给药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然后每组取10只急性处死(断头),切取心、肝、脾、肺、肾进行病理检查,检查结果与空白组进行比较,看该药物毒性反应情况。经辽宁省中药研究所和沈阳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实验,各组白鼠实验前后检查结果表明1、给药后各组大白鼠体重都呈递增状态,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该药对大白鼠身体发育无任何影响。2、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表明、给药各组及对照组的数据与给药前相比,皆在正常范围之内。给药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3、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表明,给药组及对照组比较,心、肝、脾、肺、肾主要脏器均没见药物所致的病理改变,说明该药对大白鼠的主要脏器均无损害作用。结论是本中药通过连续90天的慢性毒性实验观察,其结果表明,该药基本无毒,长期服用不会给人体带来明显损害,为安全无毒的可靠药物,可进行临床实验。临床实验病例的选择,是依据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意见为标准。中医辩证属湿肿(湿邪困脾)证候,即肢体浮肿、按之凹陷、身体困重、小便短少、脘胀纳少或便溏、头重、胸闷、带多、舌苔白腻、脉象沉缓者。按所述的中医辩证属湿肿证候选择病人,其观察方法按参加全国肾炎科研协作的各观察验证单位,均按1987年6月北京肾炎协作组会议制定的观察方案统一进行。在西医诊断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进行观察,采取住院和门诊相结合的方式。凡符合诊断标准之条件者,投与肾炎消肿片,每次5片,每日三次。2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可作总结。在服药过程中,一般停用其它中西治疗药物,并由专人统一观察治疗效果,详细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尿蛋白等检查的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桂枝、泽泻、陈皮、香加皮、茯苓、姜皮、大腹皮、苍术、黄柏、椒目、冬瓜皮、益母草配制而成,其配伍是桂枝88-92g、泽泻88-92g、陈皮88-92g、香加皮88-92g、茯苓88-92g、姜皮88-92g、大腹皮88-92g、苍术88-92g、黄柏88-92g、椒目58-62g、冬瓜皮88-92g、益母草88-92g,辅料适量,混合压制成片,包衣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桂枝、泽泻、陈皮、香加皮、茯苓、姜皮、大腹皮、苍术、黄柏、椒目、冬瓜皮、益母草配制而成,其配伍是桂枝88-92g、泽泻88-92g、陈皮88-92g、香加皮88-92g、茯苓88-92g、姜皮88-92g、大腹皮88-92g、苍术88-92g、黄柏88-92g、椒目58-62g、冬瓜皮88-92g、益母草88-92g,辅料适量,混合压制成片,包衣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其特征是由桂枝90g、泽泻90g、陈皮90g、香加皮90g、茯苓90g、姜皮90g、大腹皮90g、苍术90g、黄柏90g、椒目60g、冬瓜皮90g、益母草90g,辅料适量,混合压制成片,包衣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肾炎湿肿证的中成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桂枝88-92g、泽泻88-92g、陈皮88-92g、香加皮88-92g、茯苓88-92g、姜皮88-92g、大腹皮88-92g、苍术88-92g、黄柏88-92g、椒目58-62g、冬瓜皮88-92g、益母草88-92g,将茯苓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中药加水煎煮两次,分别为2小时和1.5小时;分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于60℃测相对密度1.25-1.30,加入茯苓粉与稠膏混匀,减压干燥,粉碎过筛;制得药粉,加适量辅料,压制成片,包衣,即为成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肾炎湿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继宇吴永军崔小路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