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杨梅树皮提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1207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从毛杨梅树皮提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方法:将净化后的毛杨梅树皮原料用植物粉碎机粉碎,将粉碎好的树皮原料用水在50~80℃温度条件下,提取60~120min,提取液加入浓度为0.5~1%的壳聚糖乙酸溶液作为絮凝剂,搅拌静置,冷却至室温;降温至1~7℃,静置24~48h,将上述清液用水配成固含量为4~5%w/v的上柱液,采用填料为预先经净化处理的非极性或低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常压下从醇水洗脱液中蒸出乙醇,得到的产物水溶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得粉状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目标产物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生物活性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植物材料提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毛杨梅树皮提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毛杨梅(Myrica esculenta)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广阔的资源分布。毛杨梅树皮富含植物多酚,其主要成分为局部棓酰化的聚原翠雀素(polymeric prodelphinidins),这种现象在植物界是不多见的,因为在植物体中原翠雀素多与原花青素(procyanidins)共存。原翠雀素与原花青素同属于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s)类。研究表明,低聚原花色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OP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生物活性,能清除人体内有害的自由基,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可作为防癌、抗突变、防治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和用作安全无毒的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等,已成为医药、保健品的重要原料及食品、化妆品的重要添加剂。国外对原花色素(主要是原花青素)生物活性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特别是自80年代以来,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日本、印度、匈牙利、韩国等国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国从80年代起加入了世界研究开发原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毛杨梅树皮提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粉碎:将净化后的毛杨梅树皮原料用植物粉碎机粉碎;(2)提取:以水为溶剂,将粉碎好的树皮原料用水在50~80℃温度条件下,提取60~120min,得提取液;   (3)絮凝沉降:提取液加入浓度为0.5~1%的壳聚糖乙酸溶液作为絮凝剂,搅拌静置,冷却至室温;壳聚糖的用量为树皮原料量的0.025~0.05%;(4)冷冻分离:将加入絮凝剂的提取液降温至1~7℃,静置24~48h,分离出清液,沉淀 物弃去;(5)树脂吸附分离:将上述清液用水配成固含量为4~5%w/v的上柱液,采用填料为预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毛杨梅树皮提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粉碎将净化后的毛杨梅树皮原料用植物粉碎机粉碎;(2)提取以水为溶剂,将粉碎好的树皮原料用水在50~80℃温度条件下,提取60~120min,得提取液;(3)絮凝沉降提取液加入浓度为0.5~1%的壳聚糖乙酸溶液作为絮凝剂,搅拌静置,冷却至室温;壳聚糖的用量为树皮原料量的0.025~0.05%;(4)冷冻分离将加入絮凝剂的提取液降温至1~7℃,静置24~48h,分离出清液,沉淀物弃去;(5)树脂吸附分离将上述清液用水配成固含量为4~5%w/v的上柱液,采用填料为预先经净化处理的非极性或低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上柱液流速为1.4~1.7Bv/h,吸附后用纯净水洗柱,再用体积比为60~70%v/v的乙醇水溶液以1.4~1.7Bv/h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6)脱溶剂在常压下从醇水洗脱液中蒸出乙醇,用纯净水稀释,得产物水溶液;(7)真空冷冻干燥产物水溶液经冷冻后在0~0.01Mpa的真空低压下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笳鸿汪咏梅吴冬梅吴在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