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士舜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化疗止呕的脐贴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946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脐贴药物,它是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比的组分制成的:半夏1~5份、姜1~4份、吴茱萸1~3份、大枣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经反复实验、筛选、配伍组方,使各组分之间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各组分的走窜之特性,使之更适于脐部吸收,由此也进一步增强了药物的功效。同时又调和了个药的偏性及其毒性,使其更适于化疗患者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可用于防治各种癌症化疗时所引发的呕吐,其无论对急性呕吐或慢性呕吐均具有显效快、疗效稳定、无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用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特别适于化疗时止呕的脐贴药物。
技术介绍
化学药物治疗癌症是当今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但由于癌症患者体质较差且对化疗耐受性降低,加之化疗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因而,在化疗过程中常常可引起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肾脏损害等毒副作用。其中患者的呕吐反应是癌症化疗时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由于多数患者化疗后均会产生恶心、呕吐的症状,伴随呕吐还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出现,从而严重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临床在化疗过程中常用的止呕药有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等,这些化学药物虽然镇吐效果较理想,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其安全度令人担忧,价格昂贵、对迟发性呕吐无效等等。近年来中医学者在防治化疗恶心、呕吐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有些药物起效慢、疗效不够显著,有些药物服用剂量大,不适合呕吐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临床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化疗止呕的脐贴药物,该药物显效快,毒副作用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脐贴药物是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比的组分制成的半夏1~5份、姜1~4份、吴茱萸1~3份、大枣1~2份。本专利技术中的半夏可选择生半夏,也可选用法半夏,但最好为姜半夏,以进一步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方中半夏为君药。其主要含有挥发油、L-麻黄碱、葫芦巴碱等生物碱,植物甾醇、葡萄糖醛酸及其衍生物3,4-二羟基苯葡萄糖甙等化学成份。按照中医药理论讲,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其归脾、胃、肺径。具有降逆止呕、消瘀散结的功效。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方中姜为臣药,用以助半夏之力。本专利技术所用姜可选用干姜粉,也可选用生姜榨取其汁使用。姜的主要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莰烯、柠檬醛、芳榇醇等化学成份。按照中医药理论讲,姜味辛、微温、归肺、脾径,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方中,吴茱萸为佐药,主要含有挥发油、吴茱萸酸、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化学成份。按照中医药理论讲,吴茱萸性味辛苦、温、有毒。入肝、胃经,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其即可温胃止呕,又可温肝降逆,协助半夏、姜,以加强其止呕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方中大枣为使药,主要含有含大枣皂甙I、II、III(ziziphussaponin I,II,III)、酸枣仁皂甙B(jujuboside B)、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葡萄糖、果糖、蔗糖、环磷腺苷(cAMP)、环磷乌苷(cGMP)等化学成份。按照中医药理论讲,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之功效,其还可平胃气、通九窍,同时可调和诸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反复实验、筛选、配伍组方,使各组分之间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各组分的走窜之特性,使之更适于脐部吸收,由此也进一步增强了药物的功效。同时又调和了个药的偏性及其毒性,使其更适于化疗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专利技术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为了进一步增强本专利技术的临床疗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加入1-4份重量份比高良姜或1~2份重量份比的连翘,以进一步增强药物疗效。本专利技术最好再加入一些芳香类药物,如加入1~2份重量份比的沉香。以进一步增强本专利技术药物行气、止呕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常规的外用敷贴剂的制备方法制成,也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a、称取药物组分备用。b、将除姜之外的药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浓缩后,加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浓缩,制成浸膏。c、将干姜粉碎成粉,(如选用鲜姜则榨取姜汁),将干姜粉或鲜姜汁加入所述浸膏中,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透皮吸收剂和水溶性高分子基质,涂布于粘性背衬上,制成贴膏。本专利技术的用法用量为在每日化疗前,将本专利技术贴膏敷于患者脐部,每3日更换一次,直至化疗结束。本专利技术药物可用于防治各种癌症化疗时所引发的呕吐,其无论对急性呕吐或慢性呕吐均具有显效快、疗效稳定、无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药物配方也可按照常规制药技术制成口服液、胶囊、片剂以及注射液等各种剂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下实验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临床资料病例选择自2005年2月至2006年1月,于本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50例,其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22~76岁,平均52.6岁。纳入标准经X线、CT、细胞学、病理学等确认为胃癌、肠癌、肝癌、乳腺癌、肺癌。Kamofsky氏评分标准≥50分以上。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无肠道梗阻症状。②无颅内转移等颅内高压症状。③24小时内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并发症及止呕药用史。④肝、肾功能正常。曾接受两个以上周期的化疗。实验方法为防止药物残效的“洗脱期”,将所有病例分为两大组。急性呕吐组和慢性呕吐组。急性呕吐组治疗中包含化疗方案。化疗方案胃癌采用PF或FAM方案;肠癌采用FCF或PF方案;肝癌采用FAM或CMP;乳腺癌采用CMF或CA;肺癌采用CAP或EP或MVP方案。慢性呕吐治疗组治疗中不包含化疗方案。两组内分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呕吐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人;慢性呕吐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人。实验中所用“止呕贴”即为本专利技术贴膏。给药方法急性呕吐组治疗组(A组)于每天化疗前1小时以75%酒精将患者脐部消毒干燥后,取止呕贴外敷于脐部。3天更换一次;同时于化疗前1小时及化疗后8小时给予生理盐水10ml+枢丹8mg静注。对照组(B组)仅化疗前1小时及化疗后8小时给予生理盐水10ml+枢丹8mg静注。慢性呕吐组治疗组(A1)外贴止呕贴(方法同上),1次/3日,对照组(B1)以胃复安10mg肌注,3次/日。疗效判断标准恶心分度(标准0度无恶心、呕吐。I度恶心,想吐,但不影响正常生活。II度短暂恶心呕吐,食量下降,影响正常生活。III度恶心呕吐每天1-2次,需治疗。IV度呕吐难以控制,每天3次以上,不能进食需卧床休息、对症治疗)。根据呕吐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呕吐(接受化疗的第1~3天为急性呕吐)和慢性呕吐(化疗结束后第4~5天为慢性呕吐)。具体疗效判断0度、I度为显效,II度、III度为有效,IV度为无效。实验结果急性呕吐组内两组止吐效果比较 慢性呕吐组内两组止吐效果比较 在治疗中急性呕吐病人因不能耐受故有5例病人被排除,经比较A组总有效率为91.3%,B组总有效率为54.5%,A组非常显著高于B组,经卡方检验p<0.01;A1组总有效率为97%,B1组总有效率为70%,A1显著高于B1组,经卡方检验p<0.01;经以上统计学处理,证实以止呕贴为主治疗急性呕吐(接受化疗的第1~3天为急性呕吐)和慢性呕吐(化疗结束后第4~5天为慢性呕吐)均有较好疗效,尤其以治疗慢性呕吐效果更佳。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a、称取法半夏5kg、生姜4kg、吴茱萸3kg、大枣2kg,备用。b、将法半夏、吴茱萸、大枣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比重为1.10的浸膏,加3倍量的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浸膏;c、将生姜榨取姜汁,将姜汁加入所述浸膏中,混合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化疗止吐的脐贴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比的组分制成的:半夏1~5份、姜1~4份、吴茱萸1~3份、大枣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化疗止吐的脐贴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比的组分制成的半夏1~5份、姜1~4份、吴茱萸1~3份、大枣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疗止吐的脐贴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半夏为姜半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化疗止吐的脐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舜
申请(专利权)人:张士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