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侧开门吊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94403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井侧开门吊桶,包括侧壁设置有筒门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口设置有隔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实现了人员进出安全省力、加快交接班速度;且摘挂保险带方便、快捷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立井建设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上下井的立 井侧开门吊桶。
技术介绍
目前,立井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上下,均采用吊桶完成,现有吊桶包括设有上开口 的筒体组成,施工人员由筒体上口通过梯子进出,人员出入十分不便。而且因筒体的上口是 敞开的,存在高空坠物的安全隐患。此外,立井一期施工时,井下一个施工队伍,上、下井的施工人员少,利用吊桶即可 满足上下施工人员的需要。但当立井二期井筒到底时,进入马头门施工及未实现临时改绞 前的巷道施工,施工队伍增加至两个以上,而且施工人员交接班时间相对固定,此时再利用 现有吊桶提升就费时费力。每次交接班在一个小时左右,严重影响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井侧开门吊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安全省 力、加快交接班速度;且摘挂保险带方便、快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井侧开门吊桶,包括侧壁设置有筒门的筒体,所述筒体 上口设置有隔网,在用于阻挡较大的高空坠物的同时还可以将挂保险带。进一步地,所述筒门与筒体之间设置有从筒体内部操作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 置为配合设置的插销和插座。这样人员就可以从筒门直接进入立井侧开门吊桶,然后从里 面使用插销将筒门锁死。进一步地,所述隔网远离筒体的一侧覆盖有钢板,所述钢板上留有天窗。本技术立井侧开门吊桶结构简单、合理、紧凑,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主要具有以 下几方面优点1、在立井侧开门吊桶顶部采用隔网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高空坠物伤人的发生,提 高了立井侧开门吊桶的安全系数,同时施工人员可以将保险带挂在隔网上,缩短了摘挂保 险带时间;2、立井侧开门吊桶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方便施工人员进出的筒门,大大节省了人 员出入立井侧开门吊桶的时间,加快交接班的速度。对于同样大小的筒体,侧门的进入间接 地增加了吊桶的容积,例如通过梯子出入5m3的筒体上口,筒体内容纳13人后就不再方便 进人,而通过侧门进入就可以多容纳几人,最多可以达到17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井侧开门吊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井侧开门吊桶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结合附图,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筒体2-筒门3-隔网4-锁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 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 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井侧开门吊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 例一的立井侧开门吊桶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由图可见立井侧开门吊桶,包括侧壁设置有筒门2的筒体1,为适用于地下作业, 筒体1应采用较厚的、工作强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筒门2高1000mm,宽500mm,筒 门2的高度、宽度要适合人员进出,以减少进出吊桶时间。筒体1上口设置有隔网3,隔网3为采用多根Φ20的螺纹钢筋交错焊接固定的网 状结构,用于阻挡较大的高空坠物的同时还可以挂保险带。筒门2与筒体1之间设置有从筒体1内部操作的锁紧装置4,所述锁紧装置4为配 合设置的插销和插座。这样人员就可以从筒门2直接进入吊桶,然后从里面使用插销将筒 门2锁死。为了使施工人员进出更为方便快捷,还可以对立井吊盘进行如下改造井筒施工 到底,进入巷道施工,吊盘位置相对固定,不能经常起落,原吊盘喇叭口高度在IOOOmm左 右,人员进出很艰难,要跳进跳出吊桶,为方便现在将其缩短到200-300mm,人员可以在打开 吊桶筒门2后,走出立井侧开门吊桶,这样十分方便人员进出立井侧开门吊桶。在立井侧开门吊桶顶部采用隔网3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较大的高空坠物伤人的发 生,提高了立井侧开门吊桶的安全系数,同时施工人员可以将保险带挂在隔网上,缩短了摘 挂保险带时间;立井侧开门吊桶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方便施工人员进出的筒门,大大节省 了人员出入立井侧开门吊桶的时间,加快交接班的速度。同时,对于同样大小的筒体1,侧 壁筒门2的进入间接地增加了吊桶的容积,因为通过梯子自5m3筒体1上口出入,筒体1内 容纳13人后就不再方便进人,而通过侧壁筒门2进入就可以多容纳几人,最多可以达到17 人。立井施工结束到未进行临时改绞之前有2个掘进队伍,每循环交接班人员为50 人,吊桶改造前,一次接送人员最多13人,改造后,一次接送人员最多可达17人。一次交接 班由改造前的4次降低到改造后的3次,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减少了一次绞车运转次数。井 上、井下人员等罐时间由以前的15分钟降低到10分钟。按理论计算仅在接送井上、井下交 接班人员每循环节省30分钟,每天就节省了 90分钟(每小班八小时,每天三个循环),设每小班八小时掘进2米,两个小班就掘进4米,按每米2. 5万元计算,每小时创造效益1. 25万 元,折合每天交接班节省时间所获纯收益为1. 875万元。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隔网远离筒体的一侧包覆有5mm厚的圆形钢板封闭,钢板上还留有一天窗。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立井侧开门吊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壁设置有筒门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口设置 有隔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侧开门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门与筒体之间设置有 从筒体内部操作的锁紧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井侧开门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为配合设置的 插销和插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侧开门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远离筒体的一侧覆 盖有钢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井侧开门吊桶,包括侧壁设置有筒门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口设置有隔网。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实现了人员进出安全省力、加快交接班速度;且摘挂保险带方便、快捷的优点。文档编号B66B17/04GK201907906SQ20102068064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冯旭东, 张玉祥, 施云峰, 李强, 马强, 鹿爱继 申请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十工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井侧开门吊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壁设置有筒门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口设置有隔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旭东施云峰李强马强张玉祥鹿爱继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十工程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