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器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9326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位器开关结构,包括由开关下盖和开关端子组成的包塑开关本体、由接触切换片和塑胶拨动子组成的包塑开关子、扭力弹簧、塑胶转体和开关上盖;开关端子嵌入开关下盖中并包胶形成包塑开关本体,开关端子冲切成型分离为断开的开关左端子和开关右端子,开关右端子拉伸有凸柱,接触切换片嵌套入塑胶拨动子形成包塑开关子,接触切换片拉伸有凸筒,包塑开关子通过凸筒与开关右端子的凸柱套接;扭力弹簧一端与包塑开关本体一套孔固定为支点,另一端与包塑开关子一定位孔连接;塑胶转体与塑胶拨动子转动触接形成开关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铆合,组装方便,从而降低成本,可有效地保障开关切换性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位器
,尤其涉及电位器开关结构。技术背景电位器常用于收音机、对讲机、功放、助听器、音响等设备的 音量、音质调整,及玩具产品的速度、方向调节和医疗设备的速率 调节等。现有的电位器开关结构, 一般由开关本体(由开关端子进 行包塑而形成)、接触切换片、塑胶拨动子、扭力弹簧、金属铆钉(如 铜铆钉)、塑胶转体和开关上盖组成。开关端子嵌入开关下盖中并包 胶形成开关本体,再通过导电率高的铜铆钉将开关端子、接触切换 片与塑胶拨动子铆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有间隙的有机整体,接触切 换片和塑胶拨动子还通过扭力弹簧与开关本体连接,然后利用塑胶 转体的旋转带动实现开关的切换功能,其通电性能由通过连接在一 起的铜铆钉、接触切换片和开关端子实现。这种电位器开关结构, 由于用铜铆钉铆接的零件较多,公差的控制较为困难,对铆合的要 求极高,而且在铆合过程中容易产生铆松或铆紧的情况,铆松使得 扭力弹簧易脱离而令开关无法动作,铆紧使得开关切换不顺容易产 生死点或无法切换;同时,由于铜铆钉直接与开关端子和塑胶拨动 子串接铆合,上锡焊接时,塑胶拨动子因直接受热而产生变形,从 而使得塑胶拨动子粘紧在铆钉上,产生切换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位器 开关结构,这种电位器开关结构无需铆合,组装方便,可有效地保 障开关切换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电位器 开关结构,包括由开关下盖和开关端子组成的包塑开关本体、由接 触切换片和塑胶拨动子组成的包塑开关子、扭力弹簧、塑胶转体和 开关上盖,所述开关端子嵌入开关下盖中并包胶形成包塑开关本体, 开关端子冲切成型分离为断开的开关左端子和开关右端子,开关右端子拉伸有凸柱;所述接触切换片嵌套入塑胶拨动子形成包塑开关子,接触切换片拉伸有凸筒,塑胶拨动子开设有与凸筒套接的套孔, 所述包塑开关子通过接触切换片的凸筒与开关右端子的凸柱套接, 扭力弹簧一端与包塑开关本体一套孔固定为支点,扭力弹簧另一端 与包塑开关子一定位孔连接,塑胶转体设在包塑开关本体中心沉孔 上,且塑胶转体与包塑开关子的塑胶拨动子转动触接,形成开关切换;通过开关上盖与包塑开关本体套接而形成一固定的高度间隙空 间。所述开关右端子的凸柱为圆形凸柱,接触切换片的凸筒为圆形 凸筒,塑胶拨动子的套孔为圆形套孔b所述开关下盖开设有用于嵌装开关端子的凹槽区,凹槽区内设 有用于套接开关左端子的左凸柱,凹槽区内还设有用于套接开关右 端子的右凸柱。所述开关下盖还开设有弹簧孔,扭力弹簧一端穿设在弹簧孔上 与开关下盖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中间段为弧形体。所述塑胶拨动子在与塑胶转体转动触接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塑 胶转体在与塑胶拨动子转动触接处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所述开关左端子冲压成型有突起的左信号输入端,所述开关右 端子冲压成型有突起的右信号输入端。所述开关上盖与开关下盖套接形成高度间隙空间。所述开关下盖开设有转体下安装孔,开关上盖开设有转体上安 装孔,塑胶转体的下端插设在转体下安装孔内,塑胶转体的上端插 设在转体上安装孔内。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电位器开关结构的开关端 子冲切成型分离为断开的开关左端子和开关右端子,开关右端子拉伸有凸柱;所述接触切换片嵌套入塑胶拨动子形成包塑开关子,接触切换片拉伸有凸筒,塑胶拨动子开设有与凸筒套接的套孔,所述 包塑开关子通过接触切换片的凸筒与开关右端子的凸柱套接,扭力 弹簧一端与包塑开关本体一套孔固定为支点,扭力弹簧另一端与包 塑开关子一定位孔连接,塑胶转体设在包塑开关本体中心沉孔上,且塑胶转体与包塑开关子的塑胶拨动子转动触接,形成开关切换; 采用这种结构的电位器开关结构,零件间相互套接,无需铆合,组 装方便,可有效地保障开关切换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技术电位器开关结构的电位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l所示,电位器开关结构,包括开关下盖l、开关上盖7、开关端子2、接触切换片4、塑胶拨动子5、扭力弹簧3和塑胶转体 6。开关端子2嵌入开关下盖1中并包胶形成包塑开关本体,开关端 子2冲切成型分离为断开的开关左端子21和开关右端子23,开关右 端子23拉伸有凸柱24,接触切换片4拉伸有凸筒41,塑胶拨动子5 开设有套孔51,所述接触切换片4通过凸筒41与开关右端子23的 凸柱24套接,塑胶拨动子5通过套孔51与接触切换片4的凸筒41 套接,扭力弹簧3 —端与开关下盖1连接,扭力弹簧3另一端穿过 包塑开关子的塑胶拨动子5并与之连接,扭力弹簧3的中间段为弧 形体,塑胶拨动子5与扭力弹簧3形成开关切换功能部件,塑胶转 体6设在包塑开关本体的开关下盖1上且塑胶转体6与塑胶拨动子5 转动触接,开关上盖7与开关下盖1插接形成合理的高度间隙空间 以保证切换的灵活性。所述开关右端子23的凸柱24为圆形凸柱, 接触切换片4的凸筒41为圆形凸筒,塑胶拨动子5的套孔51为圆 形套孔,凸柱24、凸筒41和套孔5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开关下盖 1开设有用于嵌装开关端子2的凹槽区14,凹槽区14内设有用于套 接开关左端子21的左凸柱12,凹槽区14内还设有用于套接开关右 端子23的右凸柱13。开关下盖1还开设有弹簧孔15,扭力弹簧3一端穿设在弹簧孔15上与开关下盖1连接。塑胶拨动子5在与塑胶 转体6转动触接处开设有凹槽52,塑胶转体6在与塑胶拨动子5转 动触接处设有与凹槽52相配合的凸台61。开关左端子21冲压成型 有突起的左信号输入端22,开关右端子23冲压成型有突起的右信号 输入端25。开关下盖1开设有转体下安装孔11,弁关上盖7开设有 转体上安装孔71,塑胶转体6的下端插设在转体下安装孔11内,塑 胶转体6的上端插设在转体上安装孔71内。使用时,通过外力转动塑胶转体6,塑胶转体6的凸台61作用 于包塑开关子的塑胶拨动子5的凹槽52,带动塑胶拨动子5转动, 从而接触开关左端子21的左信号输入端22或开关右端子23的右信 号输入端25,进行开关切换。本技术通过开关右端子23凸柱 24的管体和平台与接触切换片4的接触产生通电性能。因此,本实 用新型无需铆合,组装方便,可有效地保障开关切换性能,降低成 本,同时由于采用金属冲压件套接接触的结构,能承受温度高达400 °C,时间为5秒的焊接热量,保障了生产工艺的适用性。图2所示为使用本技术电位器开关结构的电位器,由轴芯 9、电位器8、电位器开关结构IO等组成,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成本较低,开关切换性能良好的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 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 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电位器开关结构,包括由开关下盖(1)和开关端子(2)组成的包塑开关本体、由接触切换片(4)和塑胶拨动子(5)组成的包塑开关子、扭力弹簧(3)、塑胶转体(6)和开关上盖(7),所述开关端子(2)嵌入开关下盖(1)中并包胶形成包塑开关本体,其特征在于开关端子(2)冲切成型分离为断开的开关左端子(21)和开关右端子(23),开关右端子(23)拉伸有凸柱(24);所述接触切换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位器开关结构,包括由开关下盖(1)和开关端子(2)组成的包塑开关本体、由接触切换片(4)和塑胶拨动子(5)组成的包塑开关子、扭力弹簧(3)、塑胶转体(6)和开关上盖(7),所述开关端子(2)嵌入开关下盖(1)中并包胶形成包塑开关本体,其特征在于:开关端子(2)冲切成型分离为断开的开关左端子(21)和开关右端子(23),开关右端子(23)拉伸有凸柱(24);所述接触切换片(4)嵌套入塑胶拨动子(5)形成包塑开关子,接触切换片(4)拉伸有凸筒(41),塑胶拨动子(5)开设有与凸筒(41)套接的套孔(51),所述包塑开关子通过接触切换片(4)的凸筒(41)与开关右端子(23)的凸柱(24)套接,扭力弹簧(3)一端与包塑开关本体一套孔固定为支点,扭力弹簧(3)另一端与包塑开关子一定位孔连接,塑胶转体(6)设在包塑开关本体中心沉孔上,且塑胶转体(6)与包塑开关子的塑胶拨动子(5)转动触接,形成开关切换;通过开关上盖(7)与包塑开关本体套接而形成一固定的高度间隙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新欧阳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林远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