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588465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由黄连、黄芩、大黄、黄柏4种中药组合而成的散剂,其重量配比为:黄连2-15份、黄芩2-30份、大黄5-25份、黄柏3-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用途。该药物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组合物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的爆发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病、赤皮病等疾病的用途。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用于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与防治畜禽疾病的药物相比,批准用于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药物较少,而且大部分是毒性比较大的药物。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加上滥用药品,致使氯霉素、孔雀石绿等水产动物药物残留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动物产品的出口贸易和我国的声誉,危害了公众健康,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水产用中草药制剂作为一类“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不危害人类健康、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植物源渔药在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中逐渐得到关注。兽医临床上中药以散剂为最常用剂型,普通中药散剂存在“粗、大、黑”的问题。由于普通中药散剂粒径较粗,降低了其利用率,影响了药效的发挥,通常使用剂量较大。即使进行萃取提纯,但也存在工艺复杂、投资大、成本高、有机溶剂污染、有效成分损失、资源浪费等问题。超微粉是利用超微粉碎技术打破植物细胞壁而得到的粒度小于50微米的极细粉,其特点是粉末粒径小,分布均匀、质量均一,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学活性,减少剂量、节省药材、降低成本。按中医原理,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清热解毒,止血,大黄凉血解毒,泻热通肠,混合配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抗菌消炎、清热止血、燥湿、抗病毒等多种功能;适宜防治水产动物爆发性出血病,以及肠炎、烂鳃病、赤皮病等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毒绿色环保的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该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水产动物疾病药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是由黄连、黄芩、大黄、黄柏原料按一定的重量配比而制成的散剂。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黄连2-15份、黄芩2-30份、大黄5-25份、黄柏3-35份。优选的原料重量配比是黄连5-12份、黄芩10-30份、大黄10-20份、黄柏10-25份。更优选的原料重量配比是黄连8-10份、黄芩25-30份、大黄15-20份、黄柏15-20份。该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下列中药材为原料黄连2-15份、黄芩2-30份、大黄5-25份、黄柏3-35份。(2)将各组分洗净烘干,经超微粉碎后按所需比例组合,搅拌均匀制成散剂即得。(3)由该方法制成的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粒径在50微米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发挥中药复方制剂的组合效应治疗疾病,疗效确切,见效快,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爆发性出血病,以及肠炎、烂鳃病、赤皮病等疾病。(2)本专利技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增大药物颗粒的表面积,增强药物的溶出和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疗效。与普通粉碎方法制备的粉剂相比,药物使用剂量减少,节省药材资源。(3)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药制剂,毒副作用小、不会产生危害人类健康的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不污染环境、不引发药源性疾病。(4)在防治水产动物病害过程中,除了兼有药物性和营养性外,还具有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功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四黄粉超微粉剂粒径的体积分布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黄连9份,黄芩27份,大黄18份,黄柏18份,烘干,超微粉碎,过筛,按所需比例组合,搅拌均匀制成散剂即得,药物粒径控制在50微米以下。实施例2黄连2份,黄芩2份,大黄5份,黄柏3份,烘干,超微粉碎,过筛,按所需比例组合,搅拌均匀制成散剂即得,药物粒径控制在50微米以下。实施例3黄连8份,黄芩16份,大黄15份,黄柏19份,烘干,超微粉碎,过筛,按所需比例组合,搅拌均匀制成散剂即得,药物粒径控制在50微米以下。实施例4黄连15份,黄芩30份,大黄25份,黄柏35份,烘干,超微粉碎,过筛,按所需比例组合,搅拌均匀制成散剂即得,药物粒径控制在50微米以下。实施例5该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取得(1)称取下列中药材为原料黄连9份、黄芩27份、大黄18份、黄柏18份。(2)将各组分洗净烘干,经超微粉碎后按所需比例组合,搅拌均匀制成散剂即得。(3)药物粒径控制在50微米以下。观察例观察例1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对南美白对虾生长促进作用的观察150cm×80cm×80cm的玻璃缸12口,每口缸装水800L,并用纱窗布罩住,防止虾跳出。试验期间水温为20~28℃,整个养殖过程以充气泵连续充氧。试验前对室内环境、玻璃缸、工具进行彻底消毒。购平均体重为(0.98±0.25)g南美白对虾,暂养7天后,弃去小、弱的个体,将大小规格基本一致(平均体重为(1.0±0.17)g)的虾用于实验;暂养期间投喂基础饵料。每组随机抽取30尾测量体重,并将其作为试验虾的初始重量。每口缸放养南美白对虾150只。设A、B、C、D四组,每组又设3个平行。A、B、C分别是低、中、高药物剂量组,分别以1g/kg、2g/kg、4g/kg的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药饵投喂,每半个月连续投喂七天,其余时间投喂基础饲料;D组为阴性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期间每天记录水温和生长、死亡情况,清除水底残饵、粪便以及死亡个体,并视水质情况换水1/3~1/2。各组每天投喂相应饵料两次,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一次,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准。生长试验进行了60天。经过60天的养殖,生长试验结束时,对照组和各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试验组南美白对虾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见表1。表1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药饵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存活率的促进作用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经ANOVA分析检验,在日增重率、存活率两个指标上,A、B、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B、C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B、C组与A组有显著差异,P<0.05。B组的日增重率略高于C组,存活率略低于C组,但这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例2 对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治疗效果观察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治疗鲤鱼肠炎,将实施例2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药物按照1g/kg、2.5g/kg、5g/kg、7.5g/kg、10g/kg浓度制成药饵料进行投喂治疗,并与常规方法制成的相同组分的散剂1g/kg、2.5g/kg、5g/kg、7.5g/kg、10g/kg浓度药饵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360小时内,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制剂的治愈率分别是85%、100%、100%、100%、100%,常规方法制作的制剂的治愈率分别是49%、62%、83%、94%和100%。因此,本专利技术制作的中药复方制剂在饲料中的有效使用剂量为0.25%,比常规方法制作的对鲤鱼肠炎表现出更好的治疗作用。观察例3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对提高中华鳖生产性能效果的观察面积180m2的供试鳖池五个,编号A、B、C、D、E。每只鳖约250克,共5000只,分养于五个鳖池,每池放养1000只;放养前随机抽取50只测量体重。养殖场定期消毒。A池为阴性对照组,一直投喂基础饲料;B池和C池为低剂量药物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黄连、黄芩、大黄、黄柏等4种中药原料组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黄连、黄芩、大黄、黄柏等4种中药原料组合而成。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黄连2-15份、黄芩2-30份、大黄5-25份、黄柏3-35份。3.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优选重量配比是黄连5-12份、黄芩10-30份、大黄10-20份、黄柏10-25份。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更优选重量配比是黄连8-10份、黄芩25-30份、大黄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彤莫云胡华明田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北农动物保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